« 1 23» Pages: ( 1/3 total )
本页主题: 毛一敬读书报告(更新到11月9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毛一敬读书报告(更新到11月9日)

2016年11月9日
书单: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舒茨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社会实在问题》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日常接触》
布劳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一.韦伯理解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其现象学社会学对社会世界的意义理解
舒茨在综合借鉴胡塞尔现象学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基础上发展其现象学社会学对社会世界的研究。韦伯认为理解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而舒茨认为他对行动,意义及理解的定义是充满歧义和模糊不清的,也正是在对韦伯的这些批判上他逐步澄清其现象学社会学所进行的研究与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对本质的追问不同,舒茨着眼于由常识和日常生活构成的具有最高实在意义的社会世界,他突出强调了意识的作用并对理解社会学的意义理解等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韦伯没有对作为过程中行动和作为已经结束的行动进行区分这一区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行动意义的理解上对于意义的分析舒茨深受胡塞尔伯格森的影响,意义问题与时间问题紧密相关,对体验者来说其体验的意义乃是建构于对自身生命流程的意识之中,而对自身生命流程的意识唯有在体验完成后以反省的目光被体验。所以作为一种意向性成就,意义只能来源于反省,只能在以完成式的形式回顾行动过程而获得。故作为过程中的行动只是一种单向不可逆的,从多样性到多样性不断行进的非意义体验过程。而作为已经结束的行动可以在回忆中凸显为个别经验,从而被赋予意义。要注意的是,并不意味着只有过去式的行动才具有意义,舒茨特别强调在意识中未来完成式的方式一个完整行动想象期待并且这种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性成为其区分行为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行动在这种构想中被赋予一种统整的意义性。就像吉登斯提出的行动流的概念一样,舒茨认为任何一项经验是单独存在或者是没有背景的,每个行动体验都位于一个意义脉络内,并且我们过去各种体验的意义脉络统合成一种经验基摸,作为一种知识储存我们对自己的经验解释时当做诠释基模援引
以上可以看做是对自我的理解。在面向他人面向社会世界时舒茨认为韦伯没有对复杂的社会世界进行分,没有具有不同亲近与匿名性人进行区分这些差异深深影响了对他人的理解和社会关系的建立舒茨根据一种时空关系将社会世界分为:周遭世界,共同世界,前人世界及后人世界,主要分析了面对面为主要交往方式的周遭世界和类型化方式进行交往的共同世界。这两种社会世界的不同伯格森提出体验流程之内的单纯前进生活概念化的时空世界中生活之分相似。前者是种以我们的关系为主的直接交往的世界,所处环境具有共同性,我们一起变老。而共同世界匿名化程度高,只能以间接的方式与同时代人接近,他意识体验只能以类型化方式被我所知。直接的和类型化的对他者理解方式引出舒茨对韦伯的另一批判,即韦伯没有区分日常生活社会科学活动所进行理解的不同。韦伯将社会学的理解分为当下理解根据动机理解,但舒茨分析认为,理解社会学所界定的理解不可能是当下理解用来建立探讨主观意义的科学方法必然是根据动机理解,而当下的理解适用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与其研究对象之间同共同世界与他的观察对象之间相似的是都是以理念型作为理解或是观察的媒介正是因为社会科学把人当做一种理念型来理解,所以这就无涉于个人的生命流程或是自发活动而意义设定者的意义内容对于作为诠释者的社会科学家来说是以已构成的对象的客观意义被给予的,这就有一个客观意义对主观意义的取代过程所以舒茨认为所有关于社会世界的科学论题都是针对一般的特定的主观意义脉络作客观意义脉络。
舒茨坚持社会实在论,他认为由常识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具有最高的实在性。除了这个日常生活的最高实在,舒茨借鉴詹姆斯有关次级宇宙的分析提出了有限的意义域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世界(宗教体验世界,精神病患的世界等)都是有限的意义域。各种经验的一致性和相容性只在他们所从属的这种特殊意义域的界限之中才能生存。不同意义域之间的过度需要经历冲击的跳跃。舒茨对有限意义域的分析与福柯关于非理性的分析有某种相似性。首先是被舒茨分析为有限意义域的领域与福柯所分析认为的被建构的非理性领域有某种重合。其次他们都注意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封闭性,也都提到在各自系统之内有他们自己的运作逻辑可以理解自身,但是超出了其内部系统则会被认为是某种非理性。他们都倾向于认为不同系统之间是缺乏沟通的。这与哈贝马斯的看法相左,哈贝马斯提倡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流,对于理性和非理性来说,交流甚至可以改变原有的不对等结构,交流具有重大的生产性意义。(领域的重合,被建构性,以及各系统的封闭性)
二.社会中的行动分析
后现代社会学大家这里,各种理论上的极端二元对立已经很少见了,各大家对社会的分析更具一种现实感。他们着眼于共同生活的世界,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断丰富我们社会世界的认识。我想整合后四大家以及戈夫曼布劳舒茨观点对社会行动进行分析,这个社会行动他既包括了人际间的互动也包含化的行动。最后社会阶层的流动进行单独分析。
1. 行动者理性人假设
几乎所有大家都有一种假定就是处在社会中能够进行行动的主体都是具有某种理性的,对于这种理性的来源布迪厄的惯习舒茨的经验基模以及吉登斯的实践意识为我们提供了某种说明。
在布迪厄始终坚持一种关系思维来对社会进行分析,在他的眼中没有独立存在的个体或事物。这种关系连结深深溶嵌于其对有关社会场域与惯习的分析之中。在他看来,场域就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而行动者作为特定资本的承载者其拥有的资本结构及资本总量决定了其在哪种场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惯习作为一种外在结构内在化的结果,(行动者的行为总是受惯习的牵引),它以某种大体连贯一致的方式对场域要求作出回应,在惯习的引导下行动总是符合一定情景中的规范和要求,使行动表现出一定的理性。
舒茨对经验基模的产生在前面已经进行过分析,经验基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它使得个体每一次的经验都得以进行自我调整。我们把对于自我的体验作为一种再认综合的活动,将自己的体验放回或安置于互相一致的经验基模中。这样以前的体验经验作为一种知识存储对我们当下的活动进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行动者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可理解性和秩序性。
在吉登斯的眼中行动者是有知识有技巧的,吉登斯对行动者的意识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无意识下的动机激发实践意识下的理性话语意识支配下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都会对行动者行为产生影响,在三种意识的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指导下,行动者的社会行为总体来说是表现出很大的理性的。实践意识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言明就知道如何行动的那种意识。
    2.社会行动的过程
吉登斯认为任何一种社会行动包含交往的意义、权力的支配以及道德合法化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为什么行动?怎么样行动?什么影响着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行动动机分析舒茨在对韦伯的行动概念进行分析时区分出行动和行为间的不同,认为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行动具有一种未来完成式的计划性,并进一步引出对行动的原因动机目的动机进行了理论上的区分。在他看来,目的动机是根据构想来说明行动,而真正的原因动机则是以行动者的过去经验来说明构想如何形成。可见目的动机是指向未来的,是追求行动的结果,而原因动机指向过去,只有通过追溯既往的反思才能认清。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动机互易性的理想化之假设,即行动者的目的动机可以变成他的伙伴的原因动机,互动是以有关被预期的他人行为的构想为前提的布劳把任何社会行动都看做是一种交换。他认为社会吸引是诱导人们主动地建立社会交往的力量,而这种吸引则来源于交往将获得的内在性报酬或是交往将提供的外在收益。对这种内外报酬的不同追求,当社会交往是相互进行时则产生了相互吸引交换,当时单方面进行时则产生了单方面的依附权力。(四种交往类型)
其次对于互动的过程戈夫曼哈贝马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社会交往的理想类型戈夫曼的拟剧通过微观分析的方法对社会互动进行了研究。在戈夫曼这里,行动者的理性就表现在他像一个演员一样在与人交往过程的进行前台后台区分的选择性表演,这些表演践行着自我的印象管理,并通过演员与观众的共谋来维持这样一种交往的持续有效性。他也提到所有表演的情景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表演显著的表现了它所在社会的普遍正式的价值标准,是对共同体道德价值的表达和重申。 哈贝马斯深入交往过程,认为沟通交往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之间取得一致的过程。但通过交往所形成的任何一种共识都是建立在主体间对于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要求的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追求沟通的行为者必须和他的表达一起提出三中有效性要求:陈述的真实性,合法行为及其规范语境具有正确性,主体经验表达具有真诚性。(拟剧论:在道德价值的规范下,与他者合谋的基础上个体或集体指向印象管理的表演)(交往行为理论:主体在生活世界中  在对可供批判检验的三种交往有效性要求的遵循下 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和理解)
最后权力是行动者永远都逃避不了的话题。各大家对权力的分析可以分为两种观点,其一是结构性的权力观,其二是动态的权力观1.吉登斯和布迪厄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权力的结构性特征。首先吉登斯认为权力根植人类能动性的本质之中,他将权力的支配作为一种结构性因素纳入行动中,这种支配结构既是行动的中介又是行动的结果。行动中包含的权力逻辑上指一种转换能力,权力通过资源这一媒介的控制对行动产生影响。布迪厄把权力等同于一种力量,而力量的决定因素就是资本的占有,在特定场域中占有场域中的优势资本就能在场域中保持一种优势地位。布迪厄通过教育场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权力在特定场域的再生产过程。(在特定场域中权力对行动产生象征性影响)2.权力可以产生于互动之中布劳认为社会交换不平等促进权力的产生。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一种交换,但是这种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最大的不同是社会交换引起了未加规定的义务。(社会交换会产生未加规定的义务)在社会交易中引起的义务不平衡就会造成权力上的差异,未作回报的、反复发生的利益迫使接受者服从提供者的要求,因此赋予了后者支配前者的权力。他提出在社会交换中保持权力的四种必要条件:对他人提供给他作为交换的利益保持冷淡、切断他人可替代服务的选择、使用强制力量的能力、能提供他人必不可少的需要。在福柯这里权力是一种关系与知识连结深深联结在一起。权力的实行是对他者行为的引导和可能性的操作,只是在运作的时候权力才存在不仅因为知识产生着权利并且权力促进知识的发展这样的一种互构的关系,而且一方面知识要符合某个特定时期的科学话语的一套规则和限制,另一方面,权力要根据在特定知识体系中可被证实的程序、方法、手段和目标而被运用。
    3.社会阶层流动
首先分析一种婚姻现象的出现。多位大家都注意到一种通婚圈的现象。戈夫曼在进行拟剧论分析时,提到被婚姻纽带结合到一起的人可以看到彼此的前台背后的东西,若新来者本人页一直保持着同样的表演,或对破坏性信息了如指掌,那么场面就不会特别尴尬,所以同行之间的通婚就比较普遍。布劳在论述社会交换时提到,由于地位是种资本,能够获得收益也能被消耗,所以社会性交往就常发生在社会地位大体想同的人之间。布迪厄提出婚姻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家族的延续同时不损害家产的完整性,婚姻作为一种经济交换,更讲究经济上的门当户对。上述各大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但是都分析说明了同阶层通婚的优越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种事实分析。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种社会流动。达伦多夫论述平等时认为现代社会追求的应该是机会平等而非实质平等,并认为社会流动性的增长可带来机会平等的扩大,而教育正是促进社会流动更加自由的因素;而在布迪厄和密里本德看来,教育非但不能促进社会流动,还是种阻碍社会变革的现象。教育体系在每一代人那里都会被反复用来创造有利于通知阶级利益的总体意识形态。吉登斯也认为从精英群体的构成来看根本不存在什么社会流动。流动性很小的社会必定会潜藏着不平等和压迫。这种社会不平等在福柯这里以理性对非理性的规训存在,在布迪厄这里以资本占有者对社会弱者的剥夺形式存在,(阶级间的)这一切都以一种符号暴力的形式在弱者的合谋上被结构性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着。所以,为了改变现状,大家们都在提倡一种反思和觉醒。反思要求我们跳出当下的情景,以一种客观化的方式反思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一味的强调反思,当反思挣脱理性的约束时,就会使周围的一切都对象化,把周围的一切都转变为可控制的对象,这又进入另一种困境。
通过对社会学经典的阅读,社会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淋漓尽致,但是其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认识社会,分析现实的理论,可以使社会中的我们明智,而不是致力于提供一种策略性的改变世界的方法改变社会,从改变自己开始。





2016年10月08日

书单:
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后民族结构》
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对现代社会同一性的维护

一.哈贝马斯的哲学旨趣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深刻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进行实践的活动。有关主体哲学也经历了两次范式转换。其一是在中世纪,体现为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过度,即由前主体哲学过度到主体哲学,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和提升,人取代了神成为世界和存在的中心。这种认识论哲学建基在主客观二元分立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进行着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第二次范式转换是发生在20世纪左右的语言范式的符号论对认识论的取代,是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变。先验的主体存在被实践的主体所取代,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先验主体被实践主体取代。意识哲学中个体被客观化被压抑的现代性主体危机在主体的交互作用中被消解。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分析都是在一种主体间性哲学范式下着眼于实践主体的交往行为进行的。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确立背景


    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对韦伯目的理性行为的扬弃和对黑格尔尼采的意识哲学的批判之上。


(1)哈贝马斯是在一种社会进化动力研究的分析框架下来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哈贝马斯将社会进化理解为行为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把外部结构转变为内在结构的学习过程。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涉及技术上可使用的知识领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涉及道德-实践的意识领域,促进了社会一体化。而马克思在进行社会进化研究时,更多关注的是生产领域内的学习过程,专注于强调手段技术的合理性使用对经济的促进带来的社会进步,而忽视了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社会同一性形成等对社会进化的作用。按照哈贝马斯对社会系统进行的生活世界和系统之分,马克思更强调的是系统的复杂性增加,而忽视了生活世界的道德规范结构的发展对社会进化的起搏器作用。


(2)哈贝马斯主要对韦伯的合理性分析进行批判。韦伯对于合理化过程持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他把欧洲现代化理解为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合理化过程的结果,他集中对目的理性行为制度化的道德-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他把合理化问题的起点放到了意识结构层面上,从以新教伦理的生活方式为代表的行为类型中获得实践合理性概念。


    韦伯对社会合理化的分析集中在三个层面上,首先在社会合理化方面,其着眼点主要在于以资本主义企业为组织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与以合理的国家机关为组织核心的现代国家二者之间的分化。其次是文化的合理化,关注的主要是道德理性主义和法律理性主义,合理化也意味着道德和法律的独立,也即世俗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以及理性自然法的形成。最后是人格合理化关注建立在职业伦理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和形式法的组织手段对个性系统意识结构中后传统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韦伯关注的更多的是经济和行政行为合理化及其对文化和个性的压制,信念伦理的道德-实践合理性逐渐被一种功利主义所取代,目的行为亚系统构是对新教伦理环境的破坏,文化合理化在不断被解构。


    韦伯对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进行了区分。前者是建基于工具合理性和选择合理性之上,更为关注手段的应用和目的的设定;后者是对基本价值系统的实质评价,关注的是行为的价值取向,二者分别形成了目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韦伯仅从目的合理性角度考察了社会合理化而忽视了价值理性行为。对于行为目的合理性对价值合理性的压制,他认为出路只能是让官僚机器屈从于卡里斯马型领袖的意志。


    同马克思一样,韦伯片面的对经济与国家等行为系统合理性的强调使他忽视了生活世界的合理化。韦伯对行为理性的分析,着眼于孤立行为主体的目的理性行为,而忽视了建立在语言沟通基础上的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忽视了行为的社会性。在他对行为理性的考察中,具有基本意义的不是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建立在语言沟通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而是孤立的行为主体的目的行为。行为者以自身目标为行为导向,与他者处于一种对立和竞争的状态,这样的社会的合理性只能是一种压制下的虚假的合理性。而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交往行为与此相反,所涉及的不是一个自我捍卫的主体,也不是一个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的永久的系统,而是一种由符号构成的生活世界,其核心是其成员所作出的解释,而且只有通过交往行为才能得到再生产。主体间关系具有的是主体间相互理解的结构,而不是单个主体的对象化逻辑。是一种具有反思性和主动性的合理性。


(3)哈贝马斯通过对黑格尔、尼采的批判而实现的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范式的转型是在现代性哲学话语框架下进行的。理性启蒙思想为人们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但是又将人抛入了被理性奴役的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新的牢笼。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世俗化的发展,能够创造意义的形而上学-宗教世界观的同一性已土崩瓦解啦,使现代社会整合成了问题,进而严重危及到了社会化主体的认同及社会团结。黑格尔、尼采分别诉诸不同先验主体寻找社会融合的新力量。


    随着宗教一体化的力量在启蒙过程中的逐渐衰弱,黑格尔构想出了绝对概念,把理性作为一体化的力量,认为理性不仅能够使生活关系系统发生分裂和破碎,还能将之重新统一起来。在黑格尔的思想框架下,理性先被当做息事宁人的自我认识,接着又被认为是积极的习得,最终还被看作是补偿性的回忆,这样一来,绝对理性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就替代了宗教成为一体化新的力量。尼采彻底放弃了启蒙辩证法的纲领,而是直接立足于理性的他者,即神话,认为在一种经过更新的神话中,艺术应当重新获得公共机制的特征,并释放出修复大众的道德总体性的力量,艺术以一种新的神话面貌重新赢得其公共特性。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诗等艺术的本源还是思,所以就将艺术本体化了,他认为属我的此在构成了共在,他把对此在的先验分析方法和解释学分析方法同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主题联系起来,存在的思性记忆服从一种恰当性的法则。认为哲学需承担起被尼采转嫁到艺术上的使命,成为宗教一体化力量的替代物,以克服现代性的分裂。


    他们三者还是在一种意识哲学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将其先验主体放在对于客观世界或他者绝对优先的位置上,这种寻求先验主体来解决同一性问题的方法预设的前提是现代社会还可以以世界观的形式建立他的统一体,而世界观能够从内容上规定一种共同的同一性,而哈贝马斯认为这种假设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现代社会的集体同一性不再作为一种传统内涵与单个同一性相对立,个人本身就是最初共同设想的同一性的教育过程和意志形成过程的参与者。哈贝马斯主张必须从这种穷竭的意识哲学范式转向交往范式。在交往范式之下,认知主体针对自身以及世界中的实体所采取的客观立场就不再拥有特权,相反,交往范式奠定了互动参与者的完成行为式立场,互动参与者通过就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而把他们的行为协调起来从而在道德-实践主体的交互作用中达成实现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促进社会的融合。


(4)在上述三种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具有一种明显的优越性。从宏观来讲,进行交往的每个个体,都由一种文化解释系统或曰世界观为其交互行动提供背景知识。早期的神话世界观秉持的是种类似关系或说是对照关系,神话解释的世界中物理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是相混淆的。原始社会成员高度依赖神话所记载的详细的集体知识及宗教仪式的各种具体规定来确立他们的自身认同,这时人的个体存在感很低。启蒙过程导致了世界观的解中心化,人成为世界的中心并通过主体间交往行动将分化了的三个世界连接在一起。①存在者的客观世界,以命题的真实性为评价标准来承载认知-工具行为;②规范的社会世界,以规范的正确性为评价标准来承载道德-实践行为;③以及主观体验的内在世界,以主观真诚性评价标准来承载表现行为。


    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主要发生在生活世界中,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是对互为补充的概念,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培育的结果,而交往行为反过来又依赖于生活世界的资源。生活世界作为资源分为三个部分,①文化—是一种知识储备,文化再生产确保传统的连续性和满足日常实践理解所需的知识的一致性。再生产中不断得到的更新的是能够建立共识的解释框架或有效知识;②社会—是一种合法的秩序,社会一体化用正当的人际关系来协调行为,并使集体认同趋于稳定。再生产中不断得到的更新的是正当的人际关系或团结;③个性—表示习得力量的术语,成员的社会化保证了后代能够获得一般的行为能力,并把个体的生活历史和集体的生活方式协调起来。再生产中不断得到的更新的是互动能力或个人认同。生活世界中主体间的交往行动再生产出来的就是社会化的个体及社会团结。交往行为具有极大的集体同一性的生产力。


    从微观对交往行为抽丝剥茧,通过交往所形成的任何一种共识都是建立在主体间对于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要求的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追求沟通的行为者必须和他的表达一起提出三中有效性要求:陈述的真实性,合法行为及其规范语境具有正确性,主体经验表达具有真诚性。交往行为者能够进行相互批判,交往结构排除了一切强制。只有交往伦理学才是唯一能够通过有效性要求的话语兑现来保障得到承认的规范的普遍性和行为主体的自主性,交互过程是主体独立反思行为的产物,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交往行为过程具有两个重要因素:通过沟通达至理解。沟通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之间取得一致的过程。这种一致是非暴力的,是对社会整合具有积极建设作用的过程。交往中的主体关系具有的是主体间相互理解的结构,而不是单个主体的对象化逻辑。这是对主体哲学的超越。
三.现代社会的分析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还有一个面向就是对现代性问题的分析。面对各种后现代思想大家对现代性如洪水般的抨击,哈贝马斯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坚定维护者,他认为对现代性抨击的共同思想根源是非理性和反启蒙意识的,其共同社会背景是对现代性攻击的西方保守主义。这就对各种现代性批判思想进行了贬低。


    他主要关注的是伴随现代性带来的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而产生的危机和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通过分析他提出了一种危机的软处理方式,进而捍卫了现代社会的优越性存在。


    哈贝马斯是在一种生活世界和系统二元划分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的。生活世界以语言为交往媒介,承载的是文化再生产职能,其主要进行的是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和人格社会化功能;系统是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进行物质再生产,主要包括经济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生活世界和系统从来都不是和平相处的。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分化程度并不高,系统之间的冲突并不明显。但随着现代性的进展,生活世界和系统不断脱节,并表现出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侵而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文化的贫困现象。具体表现有:


    在世界观上短缺的意义被可以消费的价值所取代。人们在各种先验主体比如宗教,神话、形而上所主导的世界观中寻求各种意义的解释,以此形成的道德规范结构对社会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带来的祛魅和世俗化的发展,这些先验主体再也不能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支持,但与此同时,系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价值来填补意义的空缺。但是当这样一种经由行政系统的引导,大众传媒的宣传和经济系统发展带来的消费文化等具有虚假性和不稳定性的价值不能满足个人意义的需要时,就会产生社会危机。


  实践活动中目的理性的活动系统对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的制度框架的挤压。传统社会中,目的理性活动的子系统的发展是保持在文化传统和的合法的和有效的范围内的,所以此时的制度框架对于目的理性活动具有优越性,社会在传统的范围内运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更新,目的理性活动子系统不断发展,威胁了传统以相互作用的联系为逻辑的制度框架的合法性,诸种传统的联系,比如劳动和经济交流的组织,国家的官僚体制等都将日益屈从于工具合理性或者战略合理性的条件。现代化涉及到一切生活领域的基本设施都能够使人们原本通过相互作用建立的联系转向目的理性活动。


    在公共领域中操纵的公共性对批判的公共性的排挤,批判的公众变为消费公众。批判的公共性的产生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论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普遍性的认同和共识。但是随着经济系统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入侵,一种被操纵的传媒力量人为的创造出了大众忠诚,需求和顺从,这种被创造出来的虚假的公共性使公众远离了权力的实施和均衡过程,公共性也不再负担有使政治合法化的责任,表现为系统世界高于生活世界实现着对生活世界的统治。
   

    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哈贝马斯并不悲观。不论是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或合法性危机乃至动机危机,在他看来都与控制问题紧密相关。危机的表现也是种人们的反思活动。面对现代社会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了两种应对之道,即转化和补偿。比如经济危机和合理性危机就是一种转嫁的危机,把为非普遍利益而进行的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表现为控制命令之间的矛盾。这其实掩盖了根本的矛盾,而赋予了危机以一种可以调节的客观性。又比如国家对自由交换的功能失调进行补偿,带来的后果是强烈的国家干预要求,而国家干预又要求居民的非政治化并弱化政治舆论的作用,在间接上又弱化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把社会一体化的力量集中在结构上最可能出现冲突的地方,就是冲突成为潜在冲突,社会整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哈贝马斯提出现代社会的维系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货币和市场;二是国家行政管理;第三是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语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市场不断完善,货币流通更加便捷,政府通过有计划的改革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而通过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社会成员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的共同价值和规范实践着社会的整合,现代社会并不是病入膏肓,而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感想:这个月读的比较慢,收获还是有的,再读一些相关的书目,加强理解。关注自己的成长,先读懂,再批判。先大汗淋漓,再畅快淋漓。





2016年8月22日
书单:

吉登斯:《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批判社会学导论》、《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的后果》、《超越左与右》

戈夫曼:《污名》

    吉登斯主要社会学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社会决定论和解释社会学方法论个人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结构化理论来对社会理论中长期存在的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二元对立进行融合。其二是在批判继承古典三大家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及现代性理论。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这两个理论研究中并不存在断裂和分隔,结构化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其结构二重性深深的寓意于其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制度分析和策略行为分析之中。这次报告总共分两个部分,分别对其结构化理论和现代社会及其现代性进行分析。

一.在互动中考察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系统,行动都是其核心要素。吉登斯尤其强调的是人的生活并不是由冗长的一系列分散、孤立的行动机械的组成,而是在与他人和自然界互动过程中有目的的行动的连续流组成。他强调的行动流是一种有目的的谱系,将时间维度纳入行动中,行动流具有持续转化和建构的能力,不断践行着社会系统的再生产。其结构化理论也是在一种动态视角下将结构与行动深深契合在一起,以互动观取代行动和结构之间的二元对立。

    下面我想用一种归纳的方式,首先跨过对其结构及结构化概念进行分析,而是直接着眼于实际行动过程,通过对实际行动过程进行策略行为分析和制度分析,来在行动流中具体把握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最后再归纳出其结构化理论特点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下面对行动流的分析遵循的是行动者---行动过程---行动结果这样一个行动序列。

    着眼于行动首先关注的是行动的承载者——社会中的人。吉登斯在分析过程中大多数提到的都是行动者而非个人或主体这样一个更具动态性和关系性的主体指代。由此可窥其社会学研究旨趣。结构主义中对行动者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压制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对个体能力的夸大都是有缺陷的,吉登斯眼中的行动者是具有有限理性性。一方面,行动者是有知识有技巧的,吉登斯对行动者的意识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无意识下的动机激发,实践意识下的理性和话语意识支配下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都会对行动者行为产生影响,在三种意识的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指导下,行动者的社会行为总体来说是表现出很大的理性的。另一方面,又由于人认识的有限性和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制约,行动过程中还存在未被意识到的条件,这些条件作用于行动过程,产生行为的意外后果,这种意外后果系统地域制度再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并作为行动未被认识到的条件再次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行动者的理性。

    因为吉登斯眼中的结构并不是与行动者相对可单独存在的实体,所以在此不单独对结构进行分析,而是直接着眼于互动过程来感知其结构化。

    沟通的意义、权力的支配以及规范的合法化形构了所有的互动过程,其中意义,支配和合法化这三个结构性维度既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媒介,又通过互动过程不断得到再生产。规则和资源作为具有转化和媒介作用的结构因素深深嵌入三者的交互作用之中。首先从策略分析角度对三个维度分别进行考察:

⑴意义是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建立在共有知识基础上的解释框架的形式被理解,这种解释框架是有关领会言说的语内蕴含行为力的一系列生成规则,它深深纳入行动者的知识库存,行动者在持续沟通过程中反思性的使用它们。直接交往的意义是情景化交流存在的基础,互动过程中交往的意义不断被践行着并通过一个时空尺度互动中重构出延异的意义。作为交往目的的意义与作为延异的意义交织在一起,代表了意义生成过程中的结构二重性。

⑵吉登斯的权力观和福柯很像,权力根植于人类能动性的本质当中,存在于一切互动交往之中,通过控制辩证法互动双方不断进行博弈。社会系统中的权力是社会互动过程中自主与依赖关系的再生产。其背后结构性支撑是资源分配的非对称性,资源是权力行使和支配结构再生产的媒介,这个资源包括指向物质世界的配置资源和指向社会世界自身的权威性资源。权力制度性的参与了互动过程,并且作为一种策略行为的结果被再生产出来,这体现了一种权力互动生成中的结构结构二重性。

⑶在互动过程中的双重偶然性(每一方都依赖于对方的偶然反映来行动)与行动的规范性制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社会中所有的互动都离不开道德规范的制约和激发。只有这样的社会才不至于陷入霍布斯口中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斗争。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来自对其结构性因素合法性的承认。这种合法性是规范实践得以有效的发挥作用的支撑并不断通过道德规范的遵从再生产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三种结构维度的考察是只存在分析层面上的,在实践层面上这三个维度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意义的交往离不开权力的运用和道德规范的限制,权力的运用也离不开意义的构建和道德的合法性。从制度分析角度来看这三种不同的结构性特征同时也形构了制度分类的基本逻辑,意义、合法化、配置资源主导下的支配和权威资源主导下的支配这四种结构要素不同主导顺序排列下分别形成了符号话语秩序、法律压制模式、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以可见任何宏观制度都形成都是由日常互动为支撑,并反过来不断规范着互动过程,这体现的是制度生成中的结构二重性。

    现在离开互动过程来看一下深深浸渍着结构性特征的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领域所造成的影响。

    结构化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最明显的影响就体现在长期存在的对社会学研究的“常俗性批判”。有一个观点是认为人民抵制自然科学是因为它告诉我们的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人们抵制社会科学是因为它告诉我们的都是我们已知的东西。吉登斯对自然研究和社会研究造成的这种结果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要提出结构化理论又一重要观点,双重解释问题。与自然科学不同,一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发展依赖于普通行动者所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另一方面,社会学所创造的抽象话语体系又必须不断返回到他们的来源,即普通行动者的实践过程中去进行描述和解释,这就在普通行动者中间形成了常识和专业知识的交互性。又由于社会学家与普通行动者共享的是一样共同知识,这样形成的理论不断作用于生活世界,不断被普通社会成员理解运用,作为其后果,社会科学中的原创性思想和发现往往不同程度的消失了。

    就生活世界来说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日常生活的例行化。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日常行为的例行化。首先从制度分析来看,例行化实践是结构二重性在社会生活连续性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日常社会活动中解释框架,权力工具以及各种道德规范不断约束和激发我们的行为,并不断被行为再建构出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结构性重复过程使日常生活表现出例行化特征。从策略行为来看,生活的例行化通过实践意识对行为的指导得到保障,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言明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种意识,他建基于对集体建构的默示性共有知识的深深信任之上,使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能够理解和被理解,进而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不用时刻反思而可以顺利进行互动,人的本体性安全得到了维护。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对结构化特征进行这样一个总结:A既是B的媒介作用于B,又是B的结果通过B产生出来,这种系统化的特征,使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这里把结构化看作的是种虚化的互动关系。

    结合行动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结构既是行动的媒介又是行动的结果。在此有两点要注意的是

①在这样一种分析中,行动和结构之间绝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嵌入互动共生的关系。结构也不只是功能主义口中的对行动的制约和限制,他还对行动具有促进和激发作用。

②关于吉登斯的结构是实是虚的问题。我认为其结构概念并不是可以脱离行动过程从而与行动相对立的独立客观存在,其结构本质是种关系性质的,只存在于作为有特定意图和利益的情境化行动者的再生产行为之中。但是任何结构要在行动中充当媒介和进行再生产,都离不开规则和资源的媒介和转换作用,故规则和资源对于结构的实践感知具有极端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吉登斯都在一种资源和规则的意义上使用结构这一概念。

    最后一点思考是,在古典理论大家的思想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二元对立的思想,在新四大家的理论中我们又似乎可以看到他们对各种二元对立思想融合的努力。但对行动和结构这对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来说,如果把结构当做一种独立于行动的不管是经验还是先验的客体看待并进而对其进行功能等分析,那么由于结构与行动之间存在一种质的差异那么二者必然就会有一种相对立的倾向。吉登斯在此对结构进行解构,他将结构深深嵌入行动之中,剥夺了结构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使结构深深依赖于行动并与行动互动共生,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结构和行动进行对立的可能性,在这一点来说,其结构化理论对结构和行动二元对立的融合是十分令我信服的。

二.吉登斯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和现代性理论。

    后四大家已经读了布迪厄和福柯,但是这次读吉登斯关于现代社会的分析是让我触动和冲击是最大的,这可能是布迪厄和福柯更集中的是对生活世界中某个领域和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辟理研究,而吉登斯可以说是从一种更加宏观层面上,制度层面上进行的分析,就像吉登斯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行为分析和制度分析的区分一样,布迪厄和福柯应该是更集中于前者(这里要提一点的是布迪厄和福柯的分析层面很相似,但是他们关注的点又是不一样的。布迪厄关注的是更为常人的生活实践的各种现象,直接对既存理性要素进行分析;福柯则反其道而行,从对非理性的研究入手来对理性进行批判研究)。吉登斯为我提供了一种关注整体关注世界这样一个视角,其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可以说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有一种思路的转换,这点很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吉登斯的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理论进行认识。这四个维度是:

⑴现代社会的政治主体——民族-国家

⑵现代社会的动力机制——制度反思性、时空分离、脱域机制

⑶现代性的制度维度——监控、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

⑷现代性对生活世界的影响——生活政治、自我认同、亲密关系

    这维度并不是绝对孤立无关的,而是深深融合深嵌入现代社会系统之中。对于⑴⑶⑷维度的分析,我用下面一张图将其论点进行整合,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upload=1] 
。。。画了个图传不上。。就是把吉登斯所有四维划分的图全都嵌套在一个图里。。。。我觉得比较简单实用,可以找我一起分析。。。


    对于这张图可以同时进行经度(纵向同轴)和纬度分析(横向同圈)。

    简单的从纬度分析来看,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特点及其分析可以说是在一个四维划分的基础之上,他把现代社会划分为基本的四个领域,包括政治—监控、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工业主义以及暴力手段-军事力量这四个维度,在这一划分基础之上,面对现代性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应对其的社会运动乃至未来社会出路(经度由内向外的延伸),都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经度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的变迁发展。这样经纬交错可以对现代社会进行一个静态和动态的分析。下面我想通过一个融合的视角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借鉴上图对相关理论点进行定位,并不能将全部因素分析在内。。。

  在已读过的7大家中,吉登斯是唯一一个直接并大量使用“现代性”这一概念的理论家(肯定有其他人但还没读到),他认为的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一种组织模式,它大约在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不同程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具体现实来看,现代性带来的最显著的社会形式就是民族-国家,而因吉登斯的分析更大程度上的基于西方的思考,所以在下面的分析中,可以进行这样一个理解,现代社会=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在民族国家的产生发展机制等方面都与现代性有很紧密的关系,他秉持的是一种断裂的历史观,认为现代社会并非社会发展渐进图式的制高点,而是意味着一种与先前所有各类社会秩序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的产生,现代社会再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

    现代社会是怎样促发的呢?这里首先考虑到现代性的动力机制问题。吉登斯在与以前社会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有三:时-空分离、脱域机制以及反思性。前现代文化中时间计算总是把时间地点联系起来,而机械是种的发明对时间从空间中分离出来具有决定性意义,是种体现了中“虚化时间”的统一尺度,这又进一步在很大程度上为空间的虚化提供了基础,现代性通过对“缺场”的各种其他要素的孕育日益把空间从地点分离了出来。时空分离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脱域过程提供了初始条件。脱域机制是指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挖出来并使社会关系在无限的时空地带中再连结起来。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象征标志的产生和专家系统的建立。在此可以提出很多大家都重视的货币的作用,在吉登斯这里,货币是时空伸延的工具,使在时间和空间中分隔开来的商人之间的交易成为现实,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脱域机制都依赖于信任,信任在此也被赋予了抽象的能力。最后就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特征,现代性是在人们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反思性被引入系统的再生产的每一基础之内,致使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的彼此相互反映的过程之中。

    吉登斯对现代社会的分析主要包括制度维度、全球化影响、危机、针对危机的运动以及现代社会的未来走向这5个方面(如图经度延伸), 这可以看做是一个现代社会寓于时间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制度基础的建立,发展,变化,出现问题,问题解决对策最后到达未来走向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对每一个大问题进行分析时,他都将具体问题分为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如图纬度同圈),提出具体的建议,这种分析涵盖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想谈一谈其现代性对生活世界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要进行一种生活政治来对现实生活实现变革。生活政治的提出是相对于一种解放政治的主张。生活政治是关于生活方式的一种政治学,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生存机会的选择。生活政治要求关注现代社会的各个维度,从自我生活方式的变革对自我认同的改变,到与他人亲密关系的建立最后到一种社会的和全球的层面都要进行变革。在对亲密关系进行分析时,吉登斯有这样一条线:技术发明(避孕术)——性与生育的分离——性自主——纯粹关系发展——民主关系——影响世界。超脱出纯粹关系建立的私人领域来看,“个人参与决定其联系的条件”这种纯粹关系的理想形式代表了一种政治民主的出现。纯粹关系的建立似乎看起来是种很难实现的乌托邦,但是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颇具特色的发展倾向是趋向于乌托邦因素的实现。

三.感想

1可能是因为在我的心理这种事实的经验知识对思维训练没有理论更有力,所以吉登斯的书很多,但我读的十几本都是偏理论多一些,在最后进行报告总结时也是理论性的东西总结的更用时多一些,而关于现代性的总结不是很系统和深刻,还有就是吉登斯政治的和全球化的书没有读几本,对其思想把握还不全面,接下来的读书要更有计划性,处理好精和广的关系。还有就是以后总结还是读书会前一气呵成比较好,有时时间来不及先写了汇报的而剩下会后再写感觉集中度有点不够了。

2这个月感觉还是很好的,包括自己所得和与同伴交流都很有收获,感觉到了有种要通的张力,所以接下来还是要用力思考再思考还是思考。

3稳扎稳打,读社会学一年多了,这个秋天感觉是个收获的季节,把自信建立在汗水上具有极端重要性。





2016年6月11日
书单:
福柯:
《临床医学的诞生》、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
《福柯布朗肖》、
《福柯文选I、II、III》(选读)
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
《忧郁的热带》

    福柯与布迪厄的社会学研究旨趣相似,都着眼于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权力和知识的分析,福柯没有从一种理论的视角出发在上层进行分析以致理论的建构,而是深入日常生活,在具体的实践经验中来对其进行考察,为我们揭示出了一张被权力——知识编织的网络覆盖下的生活实践。

    我认为福柯是在两个层面上对权力进行分析的。这两个层面并非界限明晰可见,但是还是可以深刻感受到的。第一个层面,在对古代酷刑和现代监狱以及对不正常的人管理手段进行时,这里的权力还表现为统治权,实行的是压迫——镇压图示的。此时的权力发出主体明确,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权力机关实行的,权力的受体也明确,是每个人。这也是自古以来众多理论家进行权力论述的老生常谈。

    第二个层面的权力分析是福柯关注的重点,这个层面上的权力深入到生活最微观层面,权力之网洒遍社会,似乎有一个权力的下移和扩散的过程。此时没有所谓权力的实体,权力存在于关系中,存在于互动中。一切人都是权力的主体和权力的受体,权力的实行是对他者行为的引导和可能性的操作,只是在运作的时候权力才存在。那么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是什么在支撑着权力呢?也就是说权力的来源是什么呢?布迪厄认为在一个场域中占主导地位在于对该场域中资本的占有,他强调资本的作用,但在福柯这里没有使用资本这一概念,在相互关系中对对方享有权力可以说是在于一种优势地位的获得,支撑这种优势地位的,就是知识话语权的掌握,例如福柯在论述临床医学的诞生时曾提出在医生与病患这一互动关系中,医生对于病患有说出医嘱的权利,而这种医嘱对病人具有解脱痛苦和死亡的效力,从而使医生相对于病人而占有一种优势地位,进而确立了医生对于病人具有某种权力。

    所以在福柯的权力观中呢知识与权力是深深联结在一起的,不仅因为知识产生着权利并且权力促进着知识的发展这样的一种互构的关系,而且一方面知识要符合某个特定时期的科学话语的一套规则和限制,另一方面,权力要根据在特定知识体系中可被证实的程序、方法、手段和目标而被运用。这样才能实现知识和权力的双重合法化,所以知识和权力密不可分,故要在互动领域中以关系的思维来看待权力和知识,提倡运用权力——知识这一统一体进行分析。

    或许正是因为福柯没有专注于一种理论的建构,所以才能使他对权力的分析那么让人可感可知,这正如他在一种操作化的层面上对知识进行的分析一样。福柯对于知识的分析也是一反常态与众不同。福柯所考察的知识形体不是理论或科学论文或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有条理的日常生活,福柯正是通过话语、档案等来对知识进行考古学的分析。

    福柯对知识的分析建基在对一种主张知识历史连续性分析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对断裂的关注和局部的分析。他认为不存在包括知识在内的任何东西连续性的历史,一切的历史连续统一都是被建构的,就拿档案来说在他并不是历史忠实的记录者,而是一系列规则,他们在文化中决定着某些陈述是出现还是消失。其中阻碍连续性的记录被取消,断裂的沟壑被填平。在这一点上,列维—斯特劳斯对历史的连续性批判与福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历史是由不同年代日期组成的一个个的点,而历史的连续性就是在这些点之间建立虚假的图线得来的。所以在这样的认识型下,福柯在反对一种全面统一分析的基础上主张一种局部,片段似的分析。在《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和《词与物》中,福柯分别对临床医学、话语和人文科学进行了考古学的分析,其鲜明的研究特点就是福柯通过描述各种知识的发展谱系,并从中抽取重要的片段,进而在这个局部片段中将知识揉碎重组进行考古学分析实现一种知识的重建。例如在对话语知识进行考古学分析时,福柯首先指出西方理性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两个断裂,这些断裂将西方认识型分为以相似性为原则建构知识、以同一与差异为原则建构知识和以有机结构为原则来建构知识这样三个时期,并深入前两个片段内部对知识进行分解和重构分析。

    最后就是在权力——知识之网下主体的生存状态问题。在对知识话语进行分析时,许多理论都注意到了主体在话语中的消解问题。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存在着一个稳定的语法结构,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语法在借用人而说,这样人就消解在结构的稳定性中;海德格尔提出人是在先听而后说的,人并不是语言的必备条件,语言僭越了人的主体地位;福柯也提出话语只是借助符号进行的表象,语言作为话语的本性和功效,话语只是被词语符号所表象的表象本身,人在古典时期是并不存在的,他还认为时刻处在相互权力之下的主体在两种意义上存在,其一是凭借控制或依赖而屈从于他人的主体;另外就是通过良心和自我认知而束缚于他自身认同的主体,这都表现出了权力对主体的征服。

    那么在这样一张权力——知识之网下,人作为主体可以做些什么呢?福柯提出了批判,这个批判与康德的启蒙和布迪厄反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求主体对权力进行质疑,是主体的反抗和反思,是对主体屈从状态的解除。当然同权力深处各种关系中一样,批判也只存在于与他者的关系中。

    纵观福柯的整个社会学分析,可以说福柯是一个反叛者。他的一切分析都贯彻着一种对抗性的策略:通过主张谱系学的局部研究和对断裂的分析来实现对统一的和形式化的科学的反抗,通过研究非法领域来考察合法的意义、通过对非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理性,这一切都蕴含着福柯对整个人类社会最悲壮和深沉的热爱。
感受:
    1在读书的过程中观点悬置很重要,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时,要进入作者的思维,比如在列维观点中的等级观点,在福柯思想中陈述等概念,都与我们平时理解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悬置,会给阅读带来很大障碍。
    2结束了福柯,感觉自己经受了一次洗礼,感觉很好,以后可以更自信的继续读书了!





2016年5月8日
书单: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性经验史》
《主体解释学》
《必须保卫社会》

    福柯专注于对西方治理术和治理实践的研究,他为我们依次考察了对外有限目标与对内无限目标的国家理由的治理技艺;以市场和效用为中心的新治理理由的治理;在对德国偏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技艺失败的分析上,最终到达了德国秩序自由主义及美国无秩序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西方最终确立,而与此同时,以关注人口的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等问题的生命政治也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建立起来。从这样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治理技艺和生命政治的发展看来,整个社会不断变的自由和充满活力。那我们反观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个人呢,其生存状态是否伴随着这种自由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呢?福柯为我们揭示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随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作为主体的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受到精细化的管理和约束的,社会的自由发展相对应的却是主体的被规训。
    苏格拉底被誉为是将哲学从天上拉到地上的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以前哲学主要研究的是宇宙本源、世界构成等自然哲学问题,而从苏格拉底开始主张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个人,这种关注个人也经历了一个从为了城邦之故为了伦理正义到只是为了人个体的转变。但是与这种关心人类主体紧密相连的是一系列伦理道德和实践要求。首先关心自己被赋予了一种重要的意义,要求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关心自己重在于认识自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修身技艺将主体塑造成一种智慧的主体、真理的主体,一种合乎社会规范化要求的主体。在此语境下围绕主体有关的性、养生、家政等都成为了以管理生命为中心的权力的重要目标。这种权力知识的运作主要通过一种教化说服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合理行为的宣传和对非理性行为不良后果的展示来实现主体对既存理性行为的认可和合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非理性行为被主体习惯性的排除自行动之外,主体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构建出来的理性所规训,在有限的理性框架内实践着相对的自由。
    福柯除了为我们揭示了以上修身主体的规训过程之外还走的更远。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有一个预设就是社会中的个体都是理性的主体,他们都能按照伦理和社会的期待进行一种自我的节制和合乎规范的生活,但福柯对各种被建构的非理性主体的分析揭示出整个主体规训的精细化和深刻性。经过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非理性最终被精细为犯罪的主体和疯癫的主体。犯罪和疯癫都是一种结构化的产物,这种结构以权力技术和知识为支撑点,以惩罚为手段目的是达致规训。
    首先就疯癫来看,在17世纪之前,由于知识的有限人们赋予了疯癫一种宗教的特性,对每个人来说他都是一个颂扬多于控制的日常经验,疯癫在自由状态被感知到。但随后的一个世纪疯癫被拉下神坛成为了一种被排斥的世界。作为一种理性的他者被从理性的世界中驱逐被投放在理性王国一个阴暗的角落归于沉默。随后的几个世纪,疯癫作为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再次被人提及,这时以保卫社会的名义疯癫被隔离出正常人的生活。在社会准备的特定机构被规训着。
    最后是被规训的主体之三——犯罪的主体。对待犯罪的惩罚经历了一个从公开处决,惩罚剧场最终到监狱体系的转变过程。在君主时代对罪犯的惩罚是种为了君主之利益与补偿的过度惩罚的酷刑形式,其着眼点在于肉体和展示,再后来,惩罚的目的变成了以保卫社会为名,其形式也变的更为隐蔽,以限制人身自由和隔离改造为主要形式,可以发现惩罚权最终从君主的报复转为保卫社会,其作用点从肉体变为灵魂,惩罚增加了时间延续性,以更少的经济政治投入获得了更有效的惩罚效果。在福柯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犯罪的存在也具有了一种功能性。福柯花了很多笔墨对过失犯罪进行分析。过失犯罪是种结构和制度的产物,社会通过过失犯维持一种持久冲突的作用,警察—监狱—过失犯罪三位一体的结构不断加强着惩罚权力的正当性并不断维护着现存的理性秩序。不断发展中,犯罪的主体不仅肉体失去自由,其内心也被一种道德的枷锁所绑架。
    上面分别对修身的主体、疯癫的主体和犯罪的主体的规训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对主体的规训不断向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权力首先将人作为一种知识的对象进行理性与非理性的建构,进而对不同的非理性行为采用不同的规训手段,从而符合了福柯对治理活动的合法化特点的描述,既以最小的经济和政治成本获得最大的治理效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牺牲的是什么呢?是主体的自由和人的主体性。当主体被降格为知识的对象和客体时,这样的社会不免落入一种零和游戏。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可以以保卫社会之名义对主体进行分类建构,并进一步用构建出的理性实现对非理性进行统治和驯服,将不能规训顺从规范化的主体抛弃在理性王国的阴暗角落,从而牺牲掉所谓的理性的他者来达致保卫社会的目标。
    福柯的方法技术:在整体规划上呢,福柯反对的是一种由理论整体入手来对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的方法技术。福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没有一种已存的普遍理论,那么我们的研究又该怎样进行呢?所以他提出一种从具体实践出发进行的具体研究来不断丰富理论知识,这是一种以归纳的研究方法对一种演绎研究方式的替代。在福柯的研究中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对这种方式的实践。
    布迪厄的象征暴力与福柯权力对修身主体作用的相似之处。在布迪厄的眼中,象征暴力通过一种被统治者合谋的方式而确立和行使,强调的是一种在主体的无意识的合谋下进行的权力暴力。这一点与福柯对修身主体规训方式的权力运作方式不谋而合。对于理性主体的规训,其与对待疯癫主体和犯罪主体的方式不同,其使用的更是一种可以成为软暴力的方式,这种权力运作的方式就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权力意志使主体发挥主动性内化于自身之中。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权力是不断变的以更为隐蔽,更为温和的方式运行的。随着整个社会变的越来越的民主开放,不仅有权力对生活其下的主体的监督,这个过程还有一种主体对权力的监督与反监督。在这样一个主体与权力的博弈中,其实是维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平衡下,权力实现了一种再生产。可以发现,在布迪厄和福柯这里,对于权力的来源有一些不同之处。布迪厄看来权力来自于对资本的占有,在每个场都有不同的优势资本,也有不同的权力对象。在福柯这里,权力来自于知识,来自于一种社会关系,这样一种情境下,每个人都是权力的客体,在一种关系中每个人也可能成为一种权力的发出者。知识作为权力的来源可以通过一个例子表现出来:对于病人来说,医生掌握着关于疾病的知识,在这样的语境下,医生就对病人有一种知识的优势,从而具有了对疾病的话语,病人对医生的服从也就是对医生权力的听从,这样看来,权力形成了。但从这样看来,权力来自于被服从者。

1、在整个主体的规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问题,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权力客体,但是在福柯这里权力的主体在我看来发生了一个下移的变化,但最终我还是不是很能准确把握其权力的来源
2、在这样一个自由主义和生命政治下的社会,主体性回归的出路我这个月还没有找到。
3、福柯主要关注点有权力知识和主体,这个月主要关注的是主体的规训,下个月继续阅读福柯希望可以对他的权力与知识进行把握。








2016年4月5日
书单:
《实践感》——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布迪厄
《男性统治》——布迪厄
《国家精英》——布迪厄
《言语意味着什么》——布迪厄
《自我分析纲要》——布迪厄
《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布迪厄
《再生产》——布迪厄
《艺术的法则》——布迪厄
《遏制野火》——布迪厄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
《生命政治的诞生》——福柯

一.布迪厄对理论和实践二元对立的超脱
    布迪厄以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来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他看到的是各种区隔和对立,这种二元甚至多元的对立不仅存在于理论世界,而且充斥于经验研究。那么他所进行的努力就是在理论上进行融合,实践上进行突破。
    面对理论界长期存在的各种认识论上的主客观二元对立,学科上的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研究上的理论与经验上的对立等,布迪厄在综合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提出了社会实践理论。首先他认为,所有理论上的二元对立的出现,并非必然和自然,相反这是一种建构的结果,其忽视了实践逻辑和学术思维的差异性,进一步的他提出了实践感的概念来融合这种理论上的唯智主义偏见。他认为所有的这些二元对立都可以在实践中实现融合,要用一种实践感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那么这种融合在实践中是怎么样产生的呢?着眼于实践分析,布迪厄引入场域、惯习和策略来分别实现对行动所处结构及其遵循的规范和规则进行替换,进而从论述场域和惯习的不可分离来实现实践中分裂的弥合。场域是某种被赋予特定引力的关系结构,处于特定场域中的惯习作为外在结构内在化的结果以某种大体上连贯一体的系统方式对场域要求作出回应,成为指导特定场域中行动者的行为倾向系统。惯习的形成根源于特定场域的内在结构,场域形塑着惯习,而惯习又赋予场域以意义。场域和惯习不可分离,在相互关系之中发挥作用。通过这种转化分析,着眼于实践,布迪厄对抽象理论分析中的各种二元对立在实践中实现了融合。被特定场域和惯习牵引下的生活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着眼于经验世界,布迪厄对生活中存在的各个场进行了分析,他看到的社会是阶级对立,区隔分化严重的社会,艺术场为艺术而艺术和资产阶级艺术的对立、文化生产场中的不能自主原则与自主原则之间的斗争以及现存的男性统治等都存在着深刻的统治与压迫。但这种分割对立的社会却不像马克思眼中的西方社会需要一个阶级通过革命和暴力手段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那样充满不稳定和紧张不安暴力反抗,正相反,布迪厄眼中的社会虽然充斥着各种对立和压迫,但是各个场都通过各种生产策略再生产着已存的现有社会秩序,不断的自我保存着,所以这样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稳定的,长存的。这里就要考察这种对立区隔分化的社会各个场存在的机制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统治问题。首先是统治的确立,各个场都存在着不同的优势资本,只有把握优势资本的人和群体才能占据统治地位,不同资本占据不同场域。其次就是统治方式问题。布迪厄有说能长久支配一个人的方式只有两种不是债务就是赠品,这里对应的也即公开暴力和象征暴力两种统治方式。与马克思相反,布迪厄关注的更多是象征暴力在各个场中的统治。他通过对各种社会无意识和学术无意识进行反思性分析揭露了象征统治的内幕。韦伯指出统治者的权威来自于被统治者对其权威的认同与服从,我们知道这种认同和服从往往是有意识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布迪厄在这里提出被统治者总是促成对其自身的支配,但这总是种在被统治者同谋和误识下的无意识结果,比如男性中心观念,以学业成绩论英雄等观念。这种无意识的有一个前提就在于他们的心智结构在客观上与他们所处社会结构相互协调,即其惯习支配的行动倾向符合其所处的场域。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场通过自身的一些策略行动和一些转化机制等实现统治的合法化和再生产。由个人惯习升华而成的场的惯习的自然倾向是实现一种再生产策略,其目的就在于维持间隔、距离、等级关系,并且在实践中促进对构成生活秩序的差异体系进行再生产。
    以教育场为例进行分析,教育场中存在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以及教学机构之间的对立隔阂,学生以社会出身为基础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划分为两大对立系统,经过考试等教育系统的过程,学生的社会类别被转化为学业类别,对个体的评价转变为中立的教育评价,使评价合法化并增加其可接受性。教育场有两大主导因素:社会出身和学业能力,并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深刻,看似公平的学业能力,其承载的是拥有不同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乃至经济资本经过教育机制转化的不公正的合法化,整个教育场深深的存在着以社会阶级为划分的隔阂。教育通过一系列选择和淘汰机制,不断促进着权力关系结构的再生产。其再生产的产品既包括其自身维持的条件,比如工作人员,制度,习性等;又包括其外部的合法文化,权力关系,文化专断的集团或阶级。教育系统利用把社会等级变为学业等级,从而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以此类推,其他各个场都存在的自我保存和合法化策略,这样的社会整体上就是稳定持久的。
    那么要怎样冲破这种再生产的自身循环维持下的区隔秩序呢?需要的是集体反思和行动。反思各个场存在的同谋和误识下的符号暴力统治,首先要求我们与常识决裂,并用社会学视角对自我和言语等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追根溯源,着眼历史,揭露其深刻的结构根源;之后就是行动,布迪厄十分注重团队的建设和集体工作,他认为以情感相似性和知识赞同为基础建立的团队,有利于加强个人自信和集体自信,这种自信导致相对于外部世界及其判断和制裁的一种极度的超脱。最后就是所有的科学过程都要采用一种关系思维。

二.被建构的存在
    在布迪厄的眼中,很少有什么是必然和自然存在的东西,与此相反的是现实很多场中的主导观念,区隔都是种被人为建构出来的。下面就对一些常见的建构现象进行一些分析。
1. 被建构的男性统治及其影响下的婚姻市场
    布迪厄在《男性统治》一书中对社会现存的男女两性对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人深思。
在社会中,男性中心观念被当做一种中性的东西被大家接受。劳动性别分工,空间的结构,时间的结构等都存在着两性之分,这种以性别为根据的各种区隔由于历史和生物性原因早已被广泛接受。首先是男女身体之间的生物学差别表现为性别之间从社会方面被构造的差别的自然证据,统治关系既以客观区分的形式被纳入客观性,又以认识模式的形式被纳入主观性。这里有一个循环因果强化的效应:社会建构了男强女弱的男士在社会意义上的优势地位,而这种优势地位又被在生物学和解剖学的生理构造上进行支持,为男性的强势地位提供生物学支持,在这里女性身体和男性身体之间的明显差异是依照男性中心观念的实践模式被理解和构造的,而他们却变成了与这种观念的原则相一致的意义和价值最无可辩驳的保证。
    这种男性统治局面的形成,也是一种象征暴力统治形式,既然是象征暴力,他就必然包含了被统治者的同谋。在某种程度上女人制造了她所遭受的象征暴力,被统治者把从统治者的视角出发构建的范畴用于统治关系,因此使统治看起来自然而然,出现一种有系统的自我贬值,自我诋毁。
正是这种不平等的男女关系,使男女在婚姻市场中也处于不同的位置。相对来说,女性往往处于婚姻市场的弱势地位,更甚至被贬低为一种被当做门当户对的象征性交换货币来流通。通过与有名望家族的女性通婚来获得更大的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在这里女性的个体化往往被忽视,更多的被当做一种工具一种符号。与此相对,男性在婚姻市场中往往因其个人所具有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同而处于婚姻市场的不同位置,尤其是在市场的作用冲击传统的农村时,对农村婚姻市场带来的了巨大的震荡。在市场机制入侵之下,结婚生子不再是一件理所应当自然而然之事,而是成为了一种男性承载着本人与其家庭所具有的物质和文化资本进行竞争的结果,那些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不高的男性很可能成为这场竞争的失败者从而成为悲惨的农村光棍。
    对于现存的男性统治,布迪厄认为性别支配是符号暴力的典型体现。男性支配是基于符号交换的经济逻辑,妇女解放只能来自于一种针对符号斗争的集体行动。对于符号的斗争,必须深入到深层的结构成因,可以以一种反思性的思想对该符号暴力产生的历史根源进行分析,进而从根部化解其存在的可能。
2. 被建构的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思潮
    布迪厄认为如火如荼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进步,相反它是被一些强势集团利用各种媒体等象征效应构建出来的,是所谓的国家精英利用媒体强行施加的象征暴力。它是一种退化,是把复辟当作革命,是新型的保守革命,这会带来严重的社会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它们本质上是强势集团对弱者的剥削,经济上新的殖民化,其主张的消减国家职能,弱化政府在公共领域的作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并且这造成了教育,文学,艺术等场的异化现象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
    布迪厄是一位真正的有责任的社会学家,他在意的不是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他关注的只是社会中大众的幸福问题,他对于守夜人政府的主张进行批评,他建议国家应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各项保证。
    对于目前面临的冲击与威胁,布迪厄主张不能沉默而是要反抗要进行运动。首先运动要有组织,全世界被压迫者要联合起来,建立国家化组织,他特别提出,对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应加强其政治联合组织的作用来弥补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其次,运动要有策略,电视,报纸媒体的象征影响十分重要。最后,布迪厄十分抵制处于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他也摒弃知识分子价值中立的主张,相反他呼吁知识分子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运动中积极发声。
感谢:
这个大大的月看的都是布迪厄,可能是其书比较容易理解并贴近生活,所以读的还是比较顺利的,读的过程中也能有些自己的联想,跟同伴交流也比较顺利,是个开心的读书月。











书单:
《生命直观(完结)》——西美尔
《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默顿
《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关于电视》——布迪厄
《继承人》——布迪厄
《自由交流》——布迪厄
《单身者舞会》——布迪厄

    默顿将社会学理论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细节的详尽描述——中层理论——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今天就以帕森斯和默顿分别作为一般理论和中层理论的典型范例来进行分析。






一. 帕森斯一般社会行动理论的建构——即唯意志行动理论


    帕森斯将“单位行动”作为行动的基本单位进行分析。一个行动在逻辑上是行动者、行动目的、行动处境和行动规范四者的统一,其中行动处境又有行动条件和手段之分。行动者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的规范的指导约束下,采取一定的手段达成其行动目的。处境和规范在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唯心主义的极端忽视了行动的处境因素,实证主义极端忽视了行动的规范因素,唯意志行动理论既来源于二者又同时是对二者的超越和升华。从马歇尔,帕累托和涂尔干三人,看到了实证主义的崩溃,从韦伯中,看到了唯意志行动理论在唯心主义上的崛起。
   
    首先是马歇尔对传统功利主义的突破。马歇尔注重经济效用问题,其效用理论虽仍属于功利主义体系,但是其效用理论与其行动理论相互交织,效用的实现需要需求的满足,而需求的满足又是通过人的合理性行动实现的。经济行动是对行动的终极价值态度进行阐述的方式,是说明目的或需求的。
    他将人类需求分为三类:生物性需要、人为的需求以及随活动调节的需求,前两类需求都还是属于实证主义体系,随活动调节的需求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一种自成一体的行为理想。他否定了需求独立性的假设,需求并不是随意的,需要的满足要考虑到实现满足他们所需要的手段过程,这是与功利主义需求随意性假设的彻底决裂。并且他弱化了环境与遗传对人类行动的制约作用,强调个人的自由,强调人类品质和道德规范对自由企业和对人的规范作用。

    其次是帕累托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的否定。手段——目的图示着手分析个人行动,使他明确朝着唯意志行动理论方向发展。首先是在方法论上,他摒弃了早期激进的经验主义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代之以远为节制和怀疑态度的观点。在对行动进行考察时,帕累托提出要将主观观点与客观观点结合起来看问题,逻辑行动就是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相一致的行动。进而要求所采取的举动与目的在逻辑上的是一致的,他以一种消极的方式非逻辑行动则成为逻辑行动的剩余性范畴。帕累托看到了行动目的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一个行动都是更深一层目的的手段,帕累托将行动链条分为三部分:终极目的——中介(技术、经济、政治)——终极条件和手段。其中在行动的中介部分,更符合行动逻辑的要求,而终极目的和终极条件与手段则被放在剩余性范畴中进行分析。剩余物并非像一些人评论了的那样是极端的实证主义的反智主义,而是一套理论所共有的根本前提或信仰,是行动所赖以作为基础的原则,表达了一种情感,一种价值态度。剩余物是行动理论中确定的成分,同其他成分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这与功利主义的目的随意性假设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帕森斯还认为,不管是逻辑行动目的还是非逻辑行动的终极目的,都可以是“情感的表现 ”,这就表现出对于逻辑——实验标准的违背。帕累托提出将各个个人行动体系的终极目的整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共同的终极目的体系,这是社会统一性的最高成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帕累托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的否定和其行动的唯意志转向。

    涂尔干对实证主义的抛弃,涂尔干通过对个人主义社会秩序问题入手对功利主义进行批判。注意到规范中的规则体系。帕森斯认为涂尔干的思想经历了:实证主义——唯心主义——唯意志主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涂尔干强调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但是逐渐的,他将社会看作是属于不能化约为遗传成分和非社会环境成分的事物的剩余性范畴。社会事实是关于精神实体的事实。他将社会事实划分为精神事物和物质事物,并用集体良知和集体表象来分析精神事物。涂尔干坚持社会实在论,但是帕森斯分析认为这种社会实在论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实体,是一种精神实体。社会仅仅存在于个人头脑之中。那么这样一个社会是靠什么来维系的呢,涂尔干认为是集体良知,它是行动一致性的根由,集体意识集体力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他十分强调集体良知的作用,需要提出的一点是,集体良知本来是属于机械团结社会的控制方式的,但在其后面的论述中,他对集体良知的强调使其忽视了其存在的社会类型。镇压性法律是集体良知强有力的表现。集体良知是共同信念和共同情感体系的概念,强调其道德性质和价值性质。他对集体良知的分析远压过他对社会类型的二元分析。最后呢,涂尔干在他对宗教问题的研究中完成了与实证主义的决裂。通过强调社会的理念方面他得出宗教与社会等同的观点。神圣事物的神圣性与遵从道德规则的义务都出自社会集体力这一根源。宗教是社会的象征性的表象,宗教观念部分的决定着人们的终极价值观念。
    宗教观念和人类行动的方式三个成分构成了一个综合体。涂尔干也提到了社会的终极价值体系,而规则则是保持行动与共同价值体系相一致的重要手段。
    但是其后期思想明显偏于向唯意志转变过程中的唯心主义阶段。涂尔干的道德规范和强制,在实际方面,总是指涉一种在某些方面要靠行动来实现和维持下去的事态。在这里有某些唯意志行动的萌芽。
    其综合的论点,社会是精神实在的观念,以及集体良知集体表象作为社会本质的观点,突出表现的他实证观点的抛弃和唯意志行动理论的倾向。

    韦伯的唯意志行动理论,帕森斯认为韦伯的整个观点都是一种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韦伯对客观主义和直觉主义进行了抨击。首先韦伯认为社会科学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家的兴趣包含“主观”趋向并强调价值相关原则,并且其理解性也更强,强调理解和领悟的方法。
    韦伯把社会学界定为一种试图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此过程和结果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需注意的是这里的行动包括态度和活动。行动的确认强调人的主观观点的理解过程。
    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在社会组织形式上,韦伯提出了理想化的科层制,还有就是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两种种合理性行动类型的提出。我们很明白这三个概念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乌托邦,但是要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现实的规范性。另外要说一下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帕森斯只是将前者作为一种类型界定,并将情感行动划入了剩余性范畴之中。
韦伯把具体的行动复合体本身当做具有意义的体系,或说是种意义体系的表征。
    仪式的分析。仪式在帕累托思想中占有突出位置,他不仅是本能和冲动的表现,而且是表达重甲价值态度与行动的关系的主要形式之一;涂尔干认为仪式是人们对于实在的诸非经验方面的积极态度见之于行动的表现,是补充理性的方法。宗教仪式是社会统一性的表现,是共同终极价值观在仪式方面的表现,他起到确认,增强社会团结情感的作用;韦伯认为仪式主要藏身于传统行动中,仪式具有象征作用,与传统主义间有密切联系。


二. 默顿中层理论分析

    默顿认为中层理论是研究的是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有利工具。
    首先是功能分析范式的建立。提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要将主观意向类型的动机与未被普遍认识但有客观功能后果的类型的功能进行区分。提出潜功能和显功能的划分,尤其提出对潜功能的注意,通过系统使用潜功能,又是明显非理性的行为时常可以发现他们对群体具有的正面功能,潜功能更有助于理论探索的深入与启发。
    社会行为分析:首先是社会结构与失范。社会结构对人产生压力,从而导致非遵从行为和遵从行为。在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追求文化目标之手段的选择受到制度规范的限制,当可获得的手段与目标之间发生脱节时,个体会出现无人适应模式类型: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反抗。后四种也是文化规范和目标与社会结构赋予此群体成员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严重脱节发生失范后人们的四种越轨行为。
    参考群理论: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强调行为者所处的群体环境,个人生活经历等对其行为的影响,参照群体理论强调外群体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人们在塑造自己行为,形成各种态度时,所取向的往往不是自己的群体,而是别的群体。参考群体认为两类:规范型和比较型。
    社会组织分析:科层制组织是正规组织的理想形式,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率。同时提出在严格的科层制组织下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深入分析了科层制中的知识分子相关问题。
对于布迪厄的总结,将在下个月结束布迪厄所有的书之后进行统一论述。
    感受:进入书中,带着问题读书,进入作者思维,抛弃主观偏见。不能对自己太仁慈,有时不懂的地方也要花些功夫吃吃苦!



书单:
西美尔:
《货币哲学》
《社会学》
《时尚的哲学》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宗教社会学》
《叔本华与尼采》
《生命直观(未完待续)》


以互动和交换为中心探究西美尔的人的社会化


    在已读的古典四大家中,西美尔是最为关注人本身的社会学家,可能他意并不在于创建什么学派或者服务于什么政治利益和目的,所以他的写作更为自由更不受束缚,观点对我来说更让我信服和感动。读西美尔的书让我有很强的代入感,觉得他离我很近。
西美尔给原已存在的社会内容已新的研究形式,他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非社会本身。他开创形式社会学这一研究方法来探究人的不同的社会化形式。

第一个问题:人是怎样进行社会化的?
    社会是由具有特定本能欲望和目的的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人与人进行互动的其实是一种价值的交换。西美尔把交换的作用扩大到了人类的每一个互动,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互动都是一种交换行为。在马克思的经济研究中,一切交换都是在等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但西美尔对此进行了区别分析,简单说来就是交换客观价值不变,主观价值提高,即任何交换都使主体获得了更大的价值。

第二个问题:进行互动交换的主体分析?
    西美尔认为人进行相互关联作用,包括三个层面:单一个人,较小团体和大的群体。①先从个人角度看:在最基础的单个人之间的交往中,最基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官效应为人提供了互动的桥梁,他尤其提出了互视在进行人际互动和灵魂交流中的互惠作用。在这样互动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用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手段隐匿些不愿被人知道的内容,这些就成为了秘密。在人近距离的互动中,往往因对他者的厌恶,嫉妒和猜忌等引起争端,或者因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引发竞争,各种表现的斗争往往通过胜利、妥协或和解的方式被解决。故在个人交往中,西美尔强调了人与人间距离的社会学意义,认为个人空间上的远距离往往取代着令人尴尬和令人扫兴的措施。在西美尔对人的分析中,你会发现一切与人有关的现象行为都是他关注的对象都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包括对饮食的分析,对穷人的关切和对陌生人现象的解读甚至是阿尔卑斯山一条铁路的修通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学内涵,他是真正关注人的社会学家。②第二从群体角度看:两个方面:从横向大群体与小群体间关系考察和纵向上下级关系进行考察。首先,群体数量的规定性不同群体的生存样态也有差异。从维系手段来看,小群体凭借着平等和整齐划一把自身支撑起来,而大群体则是凭借着个体化和劳动分工联接起来;从群体团结来说:小群体相比于大群体更加坚定,更加团结一致,而大群体团结一致的纽带一般为否定性质的。与大群体相比,在小群体中形成保密和保守秘密在技术上的困难的;但大群体比小群体给他的成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到群体外部去发展,个体的自由和群体的扩大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其次在以权威为扭结的上下级关系中,西美尔分析了服从一个人,服从一个群体和服从一个客观势力三种不同的统治服从形式。在分析各种不同关系中,西美尔以辩证的视角对社会心理进行了分析:包括统治与反统治对上下级关系的必要性;顺从和反对对个人完整统一的重要意义;选择服从于不偏不倚的外来人的统治或选择通情达理自己人统治的区别等。
    西美尔还分析了现代化个人的分化,个体在群体中人格的自我保留等,提供给个体同时属于其他团体的可能性,出现了社会集团的交错。各种群体在发展中可以持续的继续下去,得益于群体的自我保存功能。群体的自我保存方法有:生存地方长久不变如土地;心里的统一;生理学上的相互关联;群体演变的渐进性;习俗、美德和法,忠诚和感激等。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间等在上述各种社会形式中进行着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个问题:人进行互动交换的手段是什么及其对现待生活的影响
      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链条的品格。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人们目的的实现需要越来越多的手段琏的参与和工具的使用。他认为货币是人所使用的最纯粹的工具形式,其普适性和内容缺失的特点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以牺牲其实体价值为代价的,牺牲在西美尔这里,不仅提升了目标的价值,甚至是目标的唯一创造者。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目的是在不断获得剩余价值和利润,其重点在于货币的得到,而西美尔看来,货币只是手段而已,货币的生存在于持续不断的自我交出。从这种得到与交出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货币在西美尔这里纯粹工具的品格。西美尔提出达到最终的目的,在实践中最合乎目的的做法是把我们的精力全部集中在现实目的链的下一个阶段上,即把手段当做目的本身来处理。货币是手段在心理上上升为目的的最突出和最完美的例证。但也正是这种对手段的重视和追求使目的迷失在手段连中,工具对目标的奴役。
    货币出现以来给人际关系和现代生活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货币经济下,我们依赖他人的数量不断增多,但与此同时,这种依赖的可替代性也在不断增强。货币及其理性品质使现代生活打上了深刻的客观性烙印,在距离、节奏和步调三方面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货币在外在距离征服越多,在内在方面其拉开的距离就越大;一般的现实生活条件已经摆脱了节奏,被拉平化了,个体获得更大的自由,并加快了现代生活的步调。西美尔提到了货币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使事实中的量实现了对质的替换,他对迥异性的遏制造成卖淫、金钱婚姻和贿赂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发生。并且货币文化全盛时期带来的愤世嫉俗和乐极生厌的消极情绪的产生。在上述论述中,我们感到被货币掌控下的人类的生活是何等的悲剧色彩。
在读货币哲学时我一直有两个疑问,一不重视手段的获得和短期目标的实现又怎能实现人的终极目标呢 二,西美尔口中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然后在早上看的《生命直观》中,西美尔说道,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便在心理上变成了目的,金钱是其例证,但这些例证实极端的,第一,在人类社会,根本不含内在价值,纯粹当做手段的东西根本不存在,第二也不存在作为所有目的的目的。他认为不管是转瞬即逝的手段或是最先达到的那些目的,对于整个幸福来说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他对其前期一些观点的反思。

关于西美尔的宗教————宗教与社会集体的类同分析

      西美尔的宗教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实体的宗教,他并没有强调宗教的一些仪式或者具体的规定,似乎更像是观念中的宗教信仰。他认为宗教具有普遍性,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有一种宗教因素。他更强调的是一种宗教性。
西美尔建议到人与人相互关系中寻求宗教的本质。认为生活样态表现为宗教生活的源泉,宗教情感和宗教冲动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西美尔用了很多笔墨来分析宗教和社会集体之间的类似性,宗教与社会中的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下:
    ①他认为宗教发展是这样进行的:社会关系形式经过不断的凝聚和脱俗,发展成为了一种宗教观念,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情感内容转化到了个体与某种超验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②指出作为宗教基本特征的信仰最初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出现的。③认为宗教的整合简直就是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宗教本质上表现为调控集体生活的形式和功能。④提出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内在道德联系暴露出于个体与上帝之间关系鲜明的类似性,后者看上去只是前者的升华和转型,宗教结构表现为那种社会结构的象征和绝对化。⑤在个人对待上帝和个人对待社会回应的态度上也极为相似,个体的宗教实存和社会实存形式之间变现出相似的结构。综上的感觉就是西美尔的宗教就是一种高级的、超验的社会。
    所以说,是否可以将西美尔的宗教理解为社会的升华和那种抽象的集体力呢?

读书感想


    第一:对于劳动分工所造成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间出现的断裂,主客观文化的分离,一直被标以文化悲剧进行研究。但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人类进步往往都是渐进发展的,客观文化的改变总是更快和更易实现,但是主观文化因为思想惰性等原因总是要经历时间的沉淀,所以主客观文化出现差距是很正常的事。一方面让主客文化齐头并进不符合人性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若因克服这样的悲剧拉平客观文化缓慢发展则是人类的悲剧吧。
    第二:我觉得西美尔在论述很多问题很多现象的时候他的分析很全面,悲观消极的现象中他让我们看到积极的意义,比如对战争,对牺牲,对谎言功能性的论述。
不管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之间的分歧,还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又或是不同研究方法间的冲突和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他似乎都能在同时保留双方的基础上提出缓和这些对立冲突意见。
西美尔虽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但是他多次提到叔本华太过刻意的将其悲观主义原则与其所考察的一切强行的联结起来,所以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色彩他是进行了扬弃的。
综上等等,我真的不觉得西美尔悲观。
    在读西美尔过程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问题理解真的完全不一样。就是有时候自己的思想跟自己,还有跟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产生的碰撞,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有点头昏脑涨的感觉。



书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二、三、四
《神圣家族》(选自马恩全集第二卷)

第一部分 马克思对社会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今天我将从马克思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视角入手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相关思想进行总结。

一.宗教对改变现实的无力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宗教,宗教归根到底来说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并且他对这种意识和感觉的主体进行了限制,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属于被压迫阶级。可以看出,马克思眼中的宗教是具有阶级属性的。宗教是被压迫阶级的叹息,是人民的鸦片。对宗教的反抗成为鼓舞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他反对宗教对受压迫阶级的精神麻痹,鼓舞受压迫者进行暴力斗争,放弃追求宗教世界中遥不可及虚幻的幸福,去通过暴力革命改变苦难尘世的现状实现现实的幸福。可见宗教的,颠倒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现实的苦难,那么就要问了,在马克思这里,正确的,对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有助益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的。

二.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上确立了其基本的哲学观点。黑格尔的全部哲学是建立在其唯心主义思想上的,其辩证法有可取之处,但整个来说是倒立的世界观;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总的来说,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扬黑格尔之辩证法,弃其唯心主义世界观;扬费尔巴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弃其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吸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确立了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哲学观点。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围绕物质世界事物变化发展来考察○1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呢?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2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呢?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要有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过程,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而实现的○3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呢?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要求从事物的联系,运动,产生和消失等方面进行考察,摒弃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认识事物,最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史观上,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作为社会的劳动是财富和文化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马克思对现实的分析
    确立了上述哲学观点,马克思用理论指导现实,将目光投向现实社会,实地考察工人阶级生存状况,他看到的是压迫,是剥削,是广大劳动者悲惨的生活境遇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马克思眼中,这是一个矛盾严重,问题繁多,病态急需解救的社会,对于怎样解决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对不同理论学者主张的批判中阐述和完善自己的主张。他批判了小资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张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改良主义思想;批判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海因岑把共产主义当做教条而非运动,从原则出发而忽视事实的主张;批判了拉萨尔派反对暴力革命,主张进行议会斗争的机会主义思想;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和庸俗经济学的观点等;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和政治冷漠者等的主张。马克思认为以上观点都是反动的没有深入社会问题本质,对解决问题毫无助益。
    马克思先是分析了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解决手段。马克思通过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剩余价值产生的奥秘,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利润的源泉,全部现存的制度都是建立在无酬劳动上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占有更多的无酬劳动,资本家不断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并通过机器的使用和分工的发展加紧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随资本主义生产而来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更是把人民抛向崩溃的边缘。
    马克思将这一切都归因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解决工人阶级生活现状的方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进行阶级斗争,实际的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认为从古希腊罗马时的奴隶制,中世纪的农奴制,现状的雇佣劳动制,阶级压迫一直存在,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改变环境改变自我。故通过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压迫统治,通过过度阶段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最终达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为医治社会问题而开出的爆破疗法。

四.社会的出路————共产主义社会
    通过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实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目标呢?马克思指给我们的就是共产主义。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在那里,私有制被废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二部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    恩格斯: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另一个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
    就像马恩所说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奴隶制度,中世纪的农奴制,现代的雇佣劳动制度,阶级压迫是一直存在的,这是就一个社会自身内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来说的。放眼整个世界来看,部落间的争斗,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压迫,国家间的竞争,也自古有之。就马恩这一命题来说,无论强者或弱者,压迫者和受压迫者,都是不自由的。
    首先在这里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自由指的是什么。一个民族或阶级处于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才算是自由呢?众所周知,作为社会的人,绝对的自由是并不存在的。那么获得相对的自由又是在怎样的程度上呢?我觉得也不能借用各个国家对人民自由,国际公约对国家的自由来界定。先放下这个问题吧。
    压迫者处在强势地位的民族或阶级不自由的分析:拿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工业革命后,随着各种机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资本家积累大量资本,掌握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丰衣足食。这个时候的资产阶级是自由的么?未必。在马恩看来,在资产阶级产生时,伴随其出现的还有他的亲密伙伴——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一方面是资本家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资本家的手,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无产阶级与生活富裕的资产阶级相反,陷入了越来越无法忍受的悲惨境地,这时,无产阶级将起来反抗,反抗压迫他们,束缚他们,剥削他们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统治。从这点来说,从物质方面看来,资产阶级在其产生后自由程度是不断增大的,但从阶级生存可持续和稳定安全方面,从一开始其自由程度是不断减少的。其越发展,他对无产者的提防和惧怕也就越强。
    就被压迫者无产阶级来说,其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自由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压迫是不断缩减的,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使其成为生产的工具,物质生活处于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毫无别的自由可言。但是在其政治和社会活动方面,随着这种压迫的逼紧,当无产阶级准备起来反抗的时候,其政治自由程度和物质生活状况将随其反抗而不断改善和扩大。

二.    马克思的宗教主体和韦伯的宗教主体
    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的著作来论述宗教问题。他的宗教观点穿插的他对古典哲学的批判中。可见马克思对宗教的关注与其他两大家相比并不多。相反韦伯关于世界宗教的思想写了一系列的专著来讨论宗教的社会影响。
    马克思将宗教定义为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在他这里宗教是一方面表现为受压迫阶级的自我麻痹,另一方面表现为剥削阶级的压迫统治工具。很明显,马克思对宗教是一种否定的观点,他没有直接论述宗教对统治阶级的作用。这应该跟马克思的总体观点相联系,他鼓舞的是受压迫阶级,他研究的对象也是围绕无产者。
    韦伯通过对世界各大宗教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说明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间的亲密关系,同时否定了其他宗教产生出这种资本主义精神的可能。韦伯对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是维护的,支持的,他的宗教功能论也是从资产阶级观点出发,他的新教的关注对象正好与马克思宗教关注对象相反,他关注的是新教对资产阶级的积极作用,这与马克思关注宗教对无产者的消极作用正好相对。究其原因,还要从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理论目标出发。
    发现自己有一个问题,在分析每个大家的理论研究时,我总是喜欢把其思想嵌套入他自己的理论构建,认为其思想归根到底是为了其理论服务的,这种想法不太好啊!

三.    马克思关于工人住宅问题的解决
    在文章中,马克思否定了蒲鲁东寻求颁布法令来解决工人住房问题;也否定了资产阶级提出的使工人拥有住房的主张。
    对于工人被逐出家园,马克思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只有这样无产者才能推翻剥削劳动阶级的资本主义生产,这是工人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但是,如果工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工人住有所居,劳有所得,那么是不是就用不着流血的革命了呢?马克思这种为了全人类的将来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牺牲为之实现而斗争的几代当下人这种想法引起了我的思考。书读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求知欲也会更强,这样,很好!

读书感想:

    按理说马克思都读完了,对书的理解应该有所进步啊,但是总是觉得自己的总结太过浅薄。前两次都是花了一两个小时写总结也就不说了,这次花了一天多看笔记写总结,但感觉写的还是就这样,急也急不来,就有点心焦啊。还是思考太少。
    总觉得自己笔记写的太多,本来想换种方式,但是每次写总结才知道笔记的好处,所以,下个月写两个笔记,一个还是原来的样子,另一个尝试下总结的改变。
    这个月整体来说感觉自己陷入马克思中了,尤其是在读第二卷的时候,感觉好想让西美尔救救自己。下个月开始西梅尔。
    要求自己:深刻!思考!思考!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单:
《资本论》三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马、恩

一、    马克思对工资的分析
由于工人之间的竞争和工人与机器之间的竞争,工人供给多造成工人工资低廉,以至于仅仅能够维持劳动力正常运转的需要,有时这个需要也不易满足,更勿说精神和情感的享受、无论社会发展形态如何,工人都有不同的贫困形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三者之中,工资是最易受影响,所占比例最少的部分。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多,有产者阶级满足其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产者工人生活的悲惨,他们沦落为资本家的生产工具,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面临严峻的挑战。分工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也应该看到,正式鱼油分工,对工人自身发展,素质能力的固定化和对其发展的剥夺、单调、乏味,使工人就像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一样,价值低廉,永无休止的运动。
二、    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观点
⑴家庭篇:在此主要介绍了三种原始的家庭形式。群婚制(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婚姻制度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群婚向个体婚制的过度主要是由妇女完成的。伴随着家庭婚姻制度发生变化的,还有妇女地位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总的说来,从群婚制向专偶制过程中,妇女在家庭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专偶制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⑵私有制:在这里,恩格斯为我们介绍了历史上的三次产生重大意义的分工:①第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使第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②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产生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③第三次分工,产生了商人阶级。
对有私有制的起源不是很清楚,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在不断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家庭从群婚向对偶和专偶制的发展,氏族部落生活不断被小家庭取代,每个家庭分工生产,产生出个体家庭之间生产和财富的分化,这样个体之间的交换的发展等,造成了家庭财富的积累。最早的私有应该是个体对生产工具的占有。所以分工和私有制密不可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分工和私有制有相关论述,记得看看。
⑶国家产生:国家是产生于氏族解体的。在书中,恩格斯考察了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腊人的氏族、雅典氏族、罗马氏族、凯尔特人和德意志氏族等。探讨了各个氏族既存的社会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这三大实例来探讨氏族制度的解体。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文明时代的贪欲,对财富的追逐,以及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等最终会使国家走向灭亡,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博爱,权利平等,教育普及,社会精神文明更加和谐发展的新的国家或社会形式,也就是马克思嘴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从各种关系来考察《资本论》
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统治的革命导师,从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闹革命和最终实现怎样的社会目标和理想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顶层设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围绕资本——这一资产阶级压迫统治的关键点和基点,从资本的生产,资本的流通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方面用理性批判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财富源泉和工人阶级悲惨生活成因,我今天将围绕资本,从与资本有关的各主体入手,谈谈个主体与资本间的关系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围绕资本进行360度考察,把与资本有关的社会主体分为4类:①劳动者即工人:资本的生产者和受剥削者②资本家:资本的经营者占有者③当权者:资本的维护者,调节者④其他无劳动能力者:资本压迫下的苟活者。
一 各主体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⑴劳动者与资本
①劳动者生产资本: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商品—货币—资本。劳动者通过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由简单的价值形式经过总和和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最终到达货币形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并通过流通手段执行职能,在流通和交换中货币被源源不断的获得,通过为卖而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不断作为资本积累下来,不断的循环流通实现资本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工人的劳动没有资本的产生,劳动者生产资本。
②资本压迫剥削劳动者:资本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很明显,工人作为生产的资本来生产资本,工人在这里被工具化和手段化。在生产中工人同死工具一样成为资本的附属物。一方面劳动者生产资本,但是资本并不属于他,异化劳动夺走了劳动者的生产对象也夺走了他作为社会的人存在的类生活。资本发展将工人投入了遭受贫穷苦困的深渊。另一方面,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其相对过剩人口越多,工人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也为自己挖掘了失业的坟墓。
⑵资本家与资本
    简单说来,资本家占有资本,并且资本与资本家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商品通过为卖而买得来的资本自然被资本间占有。在三位一体的收入来源中,资本带来的利息,土地带来的地租都被有产者资产阶级占有。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劳动带来的工作属于工人。另一方面,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才具有历史存在权。资本家为资本而活。资本家通过集中生产和技术改进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离开了资本,其就失去了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有力工具,也就无以称为资本家。离开了资本家,货币被消费和挥霍,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和实现资本积累。故二者不可分割。
二 各主体间的关系
⑴劳动者与资本家
①相互对立: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强劳动强度等方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及随着机器的使用,分工协作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下工人的生活更加贫苦。另一方面工人也不断进行反抗,比如对工作日的斗争,但是由于工人阶级力量薄弱,这些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本质来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相对立的。
②相互依赖:一方面,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工人将自己卖给资本家,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资本家依靠对工人进行剥削管理,通过工人的劳动获得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实现盈利。资本家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工人血的付出上的。
⑵当权者与劳动者和资本家
    简单说来,一方面,政府通过一些立法制度在某种程度进行对劳资关系进行调整,比如为工作日进行强制立法,实行视察制度等;另一方面当权者又设立血腥的立法惩治被剥夺者,并制定压低工资的法律。我觉得就前一种立法更倾向于形式性的,后一种更是实质性的。当权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持续性长久性,其与无产者工人阶级实质上是对立的,而与资本家是狼狈为奸的。
感想:这个月听师兄师姐做的暑期调研报告之后,感触很大。他们的汇报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真的对自己读的书有些感觉,对怎样来做报告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月在读马克思,读马克思书的感觉跟成天听的马克思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读书,我觉得马克思更加深刻更加鲜活,我觉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直接让大家看资本论和马恩选集就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单:
韦伯: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儒教与道教》
《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
《支配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汇报: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
首先对这几本韦伯关于宗教的论述来进行整体的宏观分析。韦伯从思想,精神层面,以考察宗教入手来分析资本主义精神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在最早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回答了促使资本主义有可能在西方发展的心理条件,那就是基督教新教禁欲主义与强烈商业意识相结合,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通俗来说,就是努力赚钱,吃苦耐劳,要少花钱,进行资本积累,从而赚更多的钱。同时,有提出一个问题,为何资本主义的发展只出现于西方文明国家,为寻找答案进行对比分析,韦伯将眼光转向世界其他地方,对其他民族进行考察。同样是从宗教层面入手,韦伯考查了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以及犹太教。在对这些宗教进行考察时,韦伯开拓眼界,并没有知识局限在宗教问题,而是在介绍每种宗教前,都会用大量篇幅对于该宗教所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关情况进行介绍,韦伯强调用理解的方法来进行社会学研究,对于这些时代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了解相关宗教问题。通过对这些宗教进行分析,韦伯否定了其产生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比如:在中国,非理性的经济活动,完善法律制度的缺失,氏族对经济关系的制约,受宗教制约理性的生活方式的缺失等,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印度教的根本原理,种姓和社会阶序,都是反理性的,传统过于强大,不同种姓间的社会接触和经济往来受到严格的束缚,阻碍了印度的资本主义道路;自我隔离的犹太教以及禁欲精神的缺失,对于以色列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也没有促进作用。对其他民族宗教进行考察后,再次论证了韦伯只有西方才能产生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
微观来看,我认为这几本宗教的书除了对韦伯论述其整体思想的完整性和说服性有助益外,还有其自己的价值。涂尔干在论述相关宗教问题时,是很专注的,他专注于澳洲宗教,专注于起源问题。与此相反,韦伯没有去探究宗教的起源问题,而是在一个很大的面上去讨论宗教的影响,宗教与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行动,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论述中国的宗教,或是印度的宗教,韦伯都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该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使宗教问题的论述在一个较广阔的平台上铺陈开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相观问题,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阅读感受。

《支配社会学》、《支配的类型》、《非正当性支配》
这三本都是韦伯关于支配的书目,结合起来分析。
1.概念
韦伯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在他看来,支配是权力的一个特殊个案,对支配的考察对于更好的理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韦伯对支配的定义是: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命令的可能性。其所谈论的所有支配,都是基于权威下的支配而非基于利害状况下的支配,他强调的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对于非正当性支配,是指那种缺乏正当性支配权威基础的支配,在此韦伯主要对各种城市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2.类型
基于不同妥当性基础,韦伯将支配分为不同的类型。妥当性基于: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制度——法理型支配;基于人的权威——传统型支配;基于对非日常性事物的归依——卡里斯马权威。在韦伯眼中这三种主要的权威类型是具有等级差异的,韦伯最为推崇,最为赞赏的是第一种基于合理规则的法理性权威。这三种权威中,卡里斯马权威是最不稳定的,其最终结果是向另外两种权威进行转变。
3.官僚制
在法理型支配下,其最完美的形式就是官僚制下的支配形式。理性的官僚制在韦伯眼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货币经济的发展是其出现的前提,纯粹技术上的优越性是得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非人格化的官僚制强烈的促进了理性的切事性及职业人与专家的发展,这种职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理性化,这是对韦伯理性化主张的进一步贯彻。
4.家产制支配
家产制支配是传统支配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中支配类型。其是家父长制结构一种特殊变形,其权力来源于对传统的恭顺。在这种支配类型下,被支配者的根本义务在于对于支配者物质需要的满足作用。支配者从被支配者处获得物质供应,主要通过赋役制和连带责任,强制团体。为了更好的实现这种需求满足,家产制逐渐发展出官吏来帮助这一目的的实现。由于公私之分的缺乏,这种官职下与韦伯所追求的理性官僚制还有一定的距离。
5.卡里斯玛支配
通常产生于非常态下的由人群对于异常事态的集体兴奋及对英雄性的归依而形成的卡里斯玛支配,其能够被被支配者承认,是其妥当性的决定性因素,在韦伯看来,其是最非理性的一种支配类型。由于其不稳定性,其最终的结局就是法制化或者传统化,向另外两种支配类型转换。
6.古代城市与中古城市比较
韦伯对于他的非正当性支配的相关内容的论述,其重点在于对古代城市和中古城市的对比分析。他主要从门阀支配、城市制度、民主制度、经济政策、身份结构、城市取向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古代城市源起于城市王制,中古城市从对封建性或主教性质之城市领主的斗争中崛起;古代城市是地区共同体,中古城市是职业团体;在经济政策方面,古代城市是军事利益取向的,中古城市是经济利益取向的;古代的身份结构种类和层级都要多于中古;古代城邦是一种战士行会,中古城市则是以合理经济为其盈利取向的经济体。在韦伯眼中,中古城市要比古代城市具有更强的理性,其具有理性的计算与经营。

感受:经过读书会,感触是十分的深的。从7月1日到8月18日,把韦伯给结束了。这次就当做是练兵吧。。。通过读书会,还是发现很多问题的,接下来呢,就要调整一下,读书的速度,思考的深度,笔记的多少,怎样做汇报等方面进行调整。受益匪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4月
书单:
《利维坦》——霍布斯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学术与政治》——韦伯

《利维坦》——霍布斯
这本书主要包含论人类、论国家、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论黑暗的王国四部分。文章主线清晰,易于理解。
首先,作者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利维坦”。他用《圣经》中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的名字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顾名思义,本文是霍布斯一本关于国家论的专著。
在文章第一部分论人类,霍布斯主要对与人类有关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这些概念包括人的主观的想象、思维序列还有语言、推理、表示人类各种情感的词语,与人类思想有关的善恶、智慧、知识、价值品性等,最后,还提出了个人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十条自然律,对人类的行事进行指导。霍布斯在这一部分用了很细腻的描写手法,小处入手,对有关人类自身的一些概念和特点进行勾勒。
文章第二部分论国家,霍布斯主要是对国家的概念,类型,物质支持,国家责任义务等问题进行了谈论。1国家定义: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他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人格。他把国家定义为一种人格,一种靠订立信约和授权而组织起来的人格。2类型:国家这一人格具有主权,根据主权来源不同,分为以力取得的国家和政治国家或按约建立的国家。3国家贯彻其意志的方式有命令和建议,霍布斯对这两者的区别也进行了论述。4国家管理有段有:法律、惩罚。5当然,霍布斯眼中的具有主权的国家对其人民也是负有义务和责任的。国家要保证人民的安全,使其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获得生活上的一切其他满足。他着力于维护现有的统治,他认为最好的国家形式不是民主等,而是现已存在的国家形式,国家的繁荣昌盛取决于民众对国家的服从,认为主权者的权利至高无上,人民对国家具有绝对服从的义务。
文章第三部分的论基督教体系国家和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部分,霍布斯主要结合《圣经》相关内容对有关基督教国家内容进行论述。在这里,主要强调下霍布斯对于“奇迹”这样现象的强调。他认为,先知的确证标志有二,已确立的教义和可以立即实现的奇迹。他对什么是奇迹也做了说明,并且行奇迹也是救世主在人世的重要职能之一。他抨击了罗马教会的腐败,主张世俗权利高于教权。
综上,霍布斯从人类入手,来研究国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他对人,国家和教会统治的思想。由于只看了他的一本书,所以对其整体思想还不甚了解,以后有机会再进行相关阅读。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涂尔干认为外婚制是针对乱伦的婚姻禁忌体系的最原始形式,希望通过考察有关乱伦禁忌的内容来追查外婚制生成和发展的脉络。涂尔干将外婚制定义为“禁止同一氏族的成员彼此媾和的规则。”外婚制与氏族息息相关。外婚制是一种接触禁忌,他所有防范的是同一氏族的男女之间的性亲近。在氏族中,两性中的女性由于其机体的某些普遍的隐秘品性(女性的月经或经血,被赋予了巫术的品性,作为氏族的神的图腾,被认为栖身在血液中,故血也便成了神圣之物),被加上了宗教特性的印记,使得男性感到畏惧,即造成了两性的隔绝。有关家庭生活的一切均受到了义务观念的支配,对亲属的爱罩上了浓重的相互尊敬的色彩,这种爱也是一种义务,家室神圣的,是带有宗教情感的。而各种性关系被划归为凡俗的事务,它与亲属关系存在着激烈的对立,他们存在于宗教领域之外,也就被隔绝在了氏族和家庭之外。涂尔干为我们总结了本文的结构主线:对血液的通俗观念与图腾信仰联系在一起,使血液具有宗教性,与此相关产生一系列仪式,这些仪式又与性交往的通行观念联系起来生成了有关外婚制的那些观念,故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乱伦禁忌等习俗。
涂尔干以乱伦禁忌入手来分析外婚制,其整个分析还是在他关于氏族制度,图腾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关于涂尔干有关宗教社会学的内容,他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图腾崇拜在其中占了很大分量,从接下来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我们可以进入他宏达的宗教社会学殿堂。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这本书虽然与涂尔干其他书比起来要厚些,但是在这本书的阅读中,却不觉得生硬难懂,有关宗教的一切对我来说似乎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涂尔干认为的社会学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类制度是绝对不能建立在谬误和谎言的基础上的,他们与实在有关,并且表达了实在。而涂尔干本人所做的研究,也正是为了寻找各种现象背后的实在。对于宗教,涂尔干认为他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他认为,宗教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是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所组成的或多或少有些复杂的体系。宗教现象具有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涂尔干提出对宗教的基本定义是:当一定数量的神圣事物确定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并列关系,并以此形成了某种统一体,形成了某个不被其他任何同类体系所包含的体系的时候,这些信仰的总体及其相应的仪式便构成了一种宗教。涂尔干在本书中主要通过研究澳洲氏族部落并对比美洲部落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在此还对比了宗教与巫术间的区别,其本质区别就是宗教具有巫术所没有的教会。对于泛灵论对宗教起源的解释,涂尔干认为泛灵论把宗教还原成了一种幻觉系统,对此进行了批判。涂尔干认为自然崇拜说把宗教还原成了一个毫无客观价值的没有遮拦的比喻,所以它也把宗教变成了一个幻觉体系,涂尔干同样对此进行了批判。在对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进行了批判的基础上,涂尔干提出图腾制度的膜拜是一种更基本,更原始的膜拜。图腾制度建立在一系列信仰之上,图腾可以作为氏族的名字和标记。并且图腾动物并不是唯一的圣物,认为图腾物种的生物和氏族的成员也是仪式的对象。图腾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宇宙观,事物被划分成氏族,胞族和姻族,涂尔干认为这种分类是在历史上见到的最早的分类,而划归氏族的所有事物都具有图腾的属性及其神圣性。除了具有集体氏族图腾外,还有个体图腾和性别图腾,对于图腾制度的不同起源理论,涂尔干都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的假定了其他宗教观念先于图腾制度而对图腾制度加以解释的,这是错误的涂尔干认为,图腾本原不仅是一种图腾力,还是一种道德力,图腾本原被用更加经验的形式来构想,其本原就是氏族。氏族的神,图腾本原,都是氏族被人格化了,并被以图腾动植物的可见形式表现在了人们的想象中。涂尔干认为跟至于图腾制度的情感是愉快的信念,而不是恐惧和压抑。存在的各种膜拜仪轨,其实质就是强化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其社会的归附关系。标记对氏族群体也具有重要意义,图腾的标记是为了证明一定数量的个体分享了共同的道德生活。涂尔干接着分析了灵魂,精灵,教化英雄和神这些存在于澳洲人心中的观念。对于常见的仪式,涂尔干将他们分为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消极膜拜的功能,在于防止圣俗两个领域事物不恰当的混同,从而保证他们彼此之间互不侵扰。他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具有最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还存在积极膜拜,人们始终相信,他们与宗教力之间维持一种积极的双向的关系,积极膜拜的功能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规则和组织。在此,涂尔干为我们介绍了几种积极膜拜的仪式。进行积极膜拜有种模仿仪式,这种仪式的原则有二:其一,任何事物只要与某个对象发生了接触,也就接触了与该对象有关系的所有事物,而不管这种关系是接近的关系还是统一的关系。其二,相似生成相似。也被认为,这种原则是对因果关系的最早表述。最后,涂尔干介绍了儴解仪式,用这一词来指称那些在不安或悲伤的状态下所举行的仪式。对于哀悼,不仅仅是由于对死者充满真挚的遗憾所构成的,此外还包括严厉的禁欲和残酷的祭祀人的感情以集体形式强化了。这一切都说明,宗教是社会的。社会是宗教的起源。
读这本书,有种厚重感和充实感,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抽丝剥茧的将文章的精华概括出来,只是将文中按照行文顺序将一些观点表述,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继续努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有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相关内容。本书主题词包括:职业伦理、公民道德、财产权、契约权等。涂尔干认为到的事实是由具有制裁作用的行为规范构成的,是所有这类事实的共同特征,故首先通过考察制裁来进行研究的切入。他将制裁分为三种:刑事制裁、道德制裁、民事制裁。职业伦理的存在,使我们的道德生活具有了多样化,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规范,履行不同的义务。职业伦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无视公共意识对其的看法,职业道德伦理都被限定在一定区域中,具有相对自主性。职业伦理越发达,他们的作用越先进,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趋于稳定,就越合理。他认为公民道德所规定的主要义务,显然就是公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反过来说,还有国家赋予个体的义务。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涂尔干认为国家是在创造,组织和实现个人自身的自然权利。并认为正式社会把人提升到了超过物质自然的水平,社会造就了他们的能量和生产能力,这是在他们相互分离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一切无法比拟的。国家是个人的反应,惟有通过国家,个人才能获得一种道德存在。接下来涂尔干讨论了相关爱国主义,民主制和关于杀人的有关内容,以此来表现公民道德。对于人们财产的获得,主要的方式除了劳动外,还有通过交换、通过遗嘱中的生前赠予或遗赠、通过继承获得。财产权起初职能是集体的,或是由于家庭群体成员中的一个以某种方式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就可以享有其他成员所没有的声望,从而使自己成为家庭群体的代表,不或是由于私有财产或动产领域的发展。涂尔干认为劳动职能通过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财产而所有的交换无论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都是一种契约。认为契约发展四个阶段:血缘盟约、物权契约、要式契约、合意契约,并认为公平契约是应该极力追求的,涂尔干主张废除继承权,因为它侵犯了公平精神。
《学术与政治》——韦伯
学术与政治,作者通过一篇篇小的讲稿为我们解释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相关内容,从韦伯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学术领域是简单的,专业化的,不被政治所污染,当然有时运气很重要。而政治领域的发展,以政治为业却不是那么容易。从其中可以管窥韦伯有关学术和政治的相关思想。
首先在学术的外部生涯部分,韦伯论述了德国与美国不同的学术外部环境,并认为运气在大学中能否晋升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在学术专业化空前发达的现阶段,个人也只有彻底的专业化,加上天赋及机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理智化过程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意味着为世界除魅。并提出科学工作两大工具:观念和理性实验。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不涉及意义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窥见韦伯有关价值中立的思想。对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应实现二者的分离,在课堂上没有政治的位置。科学的贡献,韦伯认为,科学能使人对生活掌控,能够提供给人思维方式,并使人头脑精明。韦伯把科学放在重要的位置,能够正确认识科学,这是十分珍贵的。在以政治为业部分,韦伯提出了他重要的支配权力类型理论;传统型权威,超凡魅力型权威和法制型权威,不同的权威类型针对不同的政治组织形态。有人靠政治为生,有的人以政治为生,要想以政治为业,首先必须有经济上的空暇,一般为食利者阶层。专业官吏的出现,决定了公共官员分为两类,其一是行政官员,其二是政治官员。而其中政治官员是与政党共进退的。
职业政治家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君主对抗贵族阶级的需要。德国职业政治家与行会组织关系密切,其议会和党团一直都是行会组织。韦伯认为激情,责任感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力是对政治家具有决定性的前提素质要求,而缺乏客观性和无责任感对其是致命的缺点,最后提出,政治的决定性手段是暴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月书单
《社会分工论》——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迪尔凯姆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迪尔凯姆
《原始分类》——迪尔凯姆

在上次的写作中,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太多,可能是还不能对全书做一个总体系统的概括,太注重于书中的一语一句,在头脑中没有对全书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样自己看起来也很累,在以后的写作中,我想换一种方式,尝试写些精华。这样自己看起来也不会太有负担,也能更好的与大家进行交流。
《社会分工论》
本书分为三卷,我分别对每卷进行总体论述。
本书的第一卷也是本书的主体,涂尔干用实证的方法来考察道德生活的事实,介绍了劳动分工的道德属性和他对道德生活产生的作用,劳动分工通过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从而对道德产生影响。在此涂尔干为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一种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基础上,以集体意识(涂尔干把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称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为联结纽带的与压制性制裁相对应的机械团结;另一种是建立在个人的相互差别基础上,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与恢复性制裁相对应的有机团结。这两种类型是相背而行的。劳动分工在我们的社会中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其所带来的有机团结正在替代原来的机械团结而发挥着更强的生命力。机械团结对应的是环节社会,各组织机构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部分发生变化不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有机团结对应的是职业组织,组织中各机构联系紧密,相互依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环节社会向组织社会进化。
对于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化,劳动分工起了重要作用,在第二卷,涂尔干分析了了劳动分工发展的原因。并认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另外,涂尔干也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次要原因,一是集体意识逐渐的退化和非确定性发展,另一个是遗传作用在现代文明中的退化。这两方面的变化都有利于劳动分工的形成。
在第三部分,涂尔干主要为我们说明了三种劳动分工的反常形式。一,失范的分工三种表现:①在有机体的某些方面,某些社会的功能相互之间是无法调和的。②分工就是分散的观点。③分工的发展有时会带来协作的匮乏。二,要想分工产生团结,那么分工必须与个人的嗜好和能力相适应,即出现强制的分工。三,分工会产生浪费,过于发达的分工产生不了完善的整合作用。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一直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在本书中,涂尔干主要论述的是进行社会事实研究的合适的方法。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事实的界定: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以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涂尔干在 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五种研究社会事实的准则:一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社会学应该从主观阶段走向客观阶段,是要把社会事实当做物来考察。把预先被定义过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始终如一的摆脱一切预断,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二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把现象的普遍性作为衡量现象是否正常的标准。三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四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一种社会事实发生的原因,应该到先于他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五求证的准则:最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是共变法,要解释某一较为复杂的社会事实,需观察它在所有的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
最后涂尔干总结了本书所介绍准则的特点:①独立于一切哲学②是客观的③把社会事实看做物,看做社会的物。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本书是把涂尔干在1913到1914年在法国索邦大学进行的一系列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总共20篇,其中第十一篇丢失。通过这本书,涂尔干为我们论述了与实用主义相关的一系列内容。在此我将不分别对每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而是总体上对本书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在我看来,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讲到第十二讲,主要内容是向我们介绍了实用主义大家的主要思想内容,第二部分是第十二讲到第二十讲,是涂尔干对实用主义一些观点的批判。下面我将对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涂尔干首先提到了实用主义的4中起源说,但他认为威廉•詹姆斯才真正的实用主义之父,实用主义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杜威、席勒、詹姆斯。三者在思路和写作风格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根本取向上是一致的,而本文对实用主义相关内容的介绍,也主要是三者的相关思想。在这部分讨论中,主要是实用主义对理性主义、教条主义、概念思维等的批判,在其中,我们到处可以听到真理、思想、实存等词汇。可以说实用主义大部分内容就是围绕这些来为自己著书立说的。与理性主义不同,他们认为真理是难以捉摸、转瞬即逝和游移不定的,心灵与实在的总体融汇是真理的绝对界限。在实用主义看来,有用和善良都是价值,真理必须是有用的,真理的标志是满足感。
第二部分,涂尔干借助对实用主义的批判来阐述自己相关的看法,本书题为《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在本部分,我也看到涂尔干想将社会学将实用主义联系起来分析的努力,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分析还过于少,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对实用主义的批判。他认为社会学是高于实用主义的,他认为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有用的,思辨与实践是混合在一起还有关于真理的作用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涂尔干思维创造了实在,集中表现的主要作用就是制造更高级的实在,即社会本身。他将真理分为神话真理和科学真理两个部分,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比较,还对科学与集体意识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
《原始分类》
这本书是我读涂尔干的书以来最舒服的一次。撒花!在这本书中,涂尔干用十分简单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原始分类。他认为在澳洲部落中发现的分类体系是目前已知最简单的分类体系,本书主要论述的也就是这种原始分类和由澳洲原始分类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祖尼人、苏人和中国存在的原始分类形式。澳洲的原始分类把一切都分为两个部分,最本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图腾。祖尼人的分类在此加上了空间的划分,涂尔干认为空间分类是以氏族分类为基础的,氏族分类比方位分类有更早的起源。中国的分类在此上又加上了区域的划分涂尔干认为以上几种分类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相同的原则为基础的。现今的科学分类与原始分类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原始分类具有科学分类的所用本质特征。对原始人来说,决定分类方式的主要是取决于情感而不是理智,而科学分类则不同,他认为科学分类的历史就是社会情感的要素逐渐削弱,并且一步步让位于个体反思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月书单:
《菊与剑》—本尼迪克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自杀论》——迪尔凯姆
《江村经济》——费孝通
第一次写读书汇报,有点不知从何下手。本想着重说每本书的重点之处,但是看完书才发现自己摘取的太多了。看了不同师兄师姐的读书汇报,还是没有想好自己的写作模式,记得老师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汇报形式,所以这次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还请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指导!
《菊与剑》
选择这本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这是一位女社会学家写的,其二是被本书名字吸引。对这本书进一步了解就引起了我的疑问,深入研究一个民族的国民性,完全通过参考以往研究资料和对少数相关人物的访问,这样的研究成果可靠么,深刻么。但是读完本书,心中的某些疑问慢慢消除。
本文取名为菊与剑,就是直接代表了日本人身上同时存在的两种性格。在作者看来菊和剑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两种性格怎样能在一个民族身上相安无事的共存,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我们会在其生活中发现某处存有造成这些奇异行为的制约机关。本文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日本民族在战争中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细节来探究什么使日本成为日本人的国家。
“各守本位”思想在日本民族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人为了坚持其所为的“各守本位”积极进行战争,但是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其虚伪。当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较低地位时,它没有坚守其所倡导的各守本位,而是想要通过发动战争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从而建立一个以日本为首的国际新秩序,实现在这样秩序下的各首本位。这种想法和做法看起来是十分荒唐可笑的,我真的很不理解日本这个民族。还有一点就是日本民族坚持的精神胜利法,认为精神永恒不朽,我想日本接受的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我有点疑问就是现在我们所坚持的真理是有国界的么?
日本社会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在7.8世纪日本向中国学习,借用中国高等文明习俗来发展自己,但是,这种学习借鉴却没有深入到其社会等级的改变,日本社会不断高度文明的发展,而其社会却还能严格维持落后的等级制度,实属让人不解。日本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在这样的继承制下只有家中长子具有继承权,其他的子女才可以追求自己事业和理想,而长子则必须为了家族而遵从家族的安排,这样的继承制下,有利于家族财富的积累和家系的维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日本的一种现象,就是日本人在街道上碰到意外事件会袖手旁观,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自发性的缺乏,而是由于大家认识到一个事实,非官方的干预会使对方承受恩,而这个恩对日本人来说是万分之一也难以偿报的。这使我想到了小月月事件,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人,中日两个民族有太多观念的不同,显然日本在向中国学习时并没有学习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能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比如在保研过程中我们老师还有贺老师,还有以前萍水相逢的学姐的热心帮助,我觉的对你们的感激之情是无以为报的。
在读这本书对于有点强迫症的我来说其实是有些痛苦的,尤其是在读到日本人情的领域这一节时,日本人的娱乐方式在我看来是有些灭人性,有些没有道德的,我觉得错的事他们觉得理所当然。日本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接触别的文化时必然产生了许多不适,从这点来说,我认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比日本民族更好的适应性吧,至少我们的兼容并包是我们在接触其他国家文化时所感受到的文化震惊是我们可以承受的。
文章最后作者认为日本民族在此次战争中得到的一个教训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并非求取荣誉之道。在战后对待日本的方式上,作者认为应该摒弃对待德国的做法,考虑日本的特殊性作出更加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案,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促进了日本的繁荣,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打击日本的侵略气焰,日本人的这种菊与剑的性格,已经深深融入其骨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对于现如今似乎表现出具有相对优越性的资本主义,它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如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为什么能够实现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这一切都引人着迷,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而在此书,韦伯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发展的社会心理条件入手,着重分析了新教伦理思想对资本主义精神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想到韦伯是理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就可以被理解,也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韦伯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何新教教徒在现代产业的熟练工人中占有多数,而天主教徒在其中占有少数。韦伯进行了解释,首先他从教育角度否定了新教徒继承了较多的物质财富是其在近代经济生活中分享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的原因。然后从家庭环境和宗教气氛进行分析,认为天主教徒更倾向留在自己的行业中成为名匠,而新教徒更多走向高级熟练工人和行政管理人员,并认为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更表现出一种发展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新教徒将虔诚与商业意识结为一体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
在没有界定资本主义精神概念之前,韦伯引用富兰克林的描述来向我们展示资本主义的某些特质,本文是在一种具有伦理色彩的劝世箴言的意义上使用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的,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是整体理性主义发展的一部分。而本文的探讨主题,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
路德的宗教改革是我们印象深刻,但是韦伯认为路德并不具备其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否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其观念还属于传统主义范畴。而真正对资本主义精神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加尔文,加尔文宗和其他新教教派。
韦伯分别对加尔文宗、虔信宗、循道宗和产生于浸礼会运动的一些教派进行了论述,说明他们对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天职观的影响。得救预定论被认为是加尔文主义最有特色的教理,在其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加尔文教倡导的个人得救等,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态度,这对今天西方人的价值观还在产生着影响。加尔文教徒为了荣耀上帝,践行一辈子的善举,一以贯之,具有理性,节制,自我控制,冷静等优点,在世俗活动中证明自己,这些行为和特征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而虔信派则比加尔文更温和一些,他强调宗教的感情因素,认为信徒耐心等待并深思熟虑上帝就会为他们打上标志,我认为这更给人以希望,更有利于信徒们全心全意,节制理性的从事世俗活动。与他们不同,循道宗则更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认为得救的确定性一定会出现在对恩宠和完善的即时感受中或出现在持续信仰证明过程中产生的恩宠意识中。浸礼宗诸教派更注重良知的作用,认为其对于确认救赎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更有助于理性,节制的资本主义精神发展。
韦伯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禁欲主义的新教对日常经济行为准则的影响。对于财富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当追逐财富是为了满足人生享乐时其是有害的,当是为了履行天职而尽义务时则其是受到鼓励了,说白了就是鼓励挣钱而不鼓励花钱,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种结果,实现了对资本的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教禁欲主义天职观倡导的理性,节制,勤奋自觉的精神和对财富的态度都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韦伯最后也指出,现如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宗教依赖了,如今物质财富对人类的控制取代了宗教。但是我相信宗教的影响并没有真正离现代社会而去,他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现代生活,只是需要再去发掘。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这本书本来不在阅读计划,但是读《新教伦理》时一直听到其姊妹篇《新教教派》,所以忍不住直接把这本也读了,发现这篇相比上篇内容少了好多,所以读这篇时压力也不大。韦伯上上篇中探讨了新教的各种伦理思想规范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在这一篇中,韦伯将眼光直接对准了各新教教派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问题。
本文论述了各种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间的关系。如今的美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宗教教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已经变的不再明显。但是通过韦伯分析可以发现,早期新教教派对现如今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多么深刻的影响。
在上一代人之前的美国社会中,教派对个人的社交和进行商业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个人是否可信,加入教派则可被公认为具有绅士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对于从事商业活动所需的品格有了保证,这对一个人能够安身立命和从事商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教派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过于严格的教规则可能影响到其教派成员数,故许多教派都在通过不断修改完善交规来吸引更多信徒加入,但教派的影响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减弱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组织正在迅速瓦解,但一种新的对成员审核方式取代了原有的对入教成员的审核,从德行角度考核某人能否进入联合体,有某种特殊的标志来表明该人通过了调查和见习,证明了它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加入这些联合体的多是有积极创业精神的中产阶级,他们保持了新教所促进的那种资本主义商业精神气质。在现如今,美国社会存在许多类似各教派的那种具有排他性和联合性的组织,在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教派和联合体都可以在曾遍及所有禁欲主义教派和秘密宗教集会的环境中找到直接的派头。
教派通过选择与培养道德上合格的志同道合者把人们联合在一起,认为只有禁欲主义教派的条理化生活方式,才能使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气质的经济个人主义动力成为理所当然,并且使他熠熠生辉。
现如今,因为政教分离,教会和教派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看起来教派组织似乎退出了日常经济政治生活,但是如今各种社会组织,仔细考察能够发现他们似乎在充当着以前教派的作用,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挑选成员,为成员提供某些保障福利,成为某一组织的成员也代表着一种被认可和身份,这都是教派组织对现如今无形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一切都可以在过去找到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历史的发展很有趣。
《自杀论》——迪尔凯姆
这本书是我最早感兴趣的书之一,当初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但是真正读起来才发现,这本书远没有其名字那么可爱,因为除了其中各种千奇百怪的自杀个例外,其余的内容真的有点枯燥了,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有些语句和图表都没有看太懂,以后继续努力。但是这本书作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范例,读完才发现其奥妙之处。
本书写作背景,当时的社会学研究主要特点是大而广,而这样的现状是不适合社会学这门学科发展的。所以涂尔干选择拿自杀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来为实证主义树立一个范例。涂尔干将自杀现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本书的主要研究重点社会因素对一个国家自杀率的影响。本书的大概写作思路是作者先提出一些大家平时认为是影响社会自杀率的因素,然后通过摆事实证明该观点的错误之处,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整篇下来都是这样,所以读到一半我就有感觉每章开头提出的可能影响因素都是不完善的,真正的重头戏在后面。
涂尔干首先排除了非社会因素对一个社会自杀率影响的可能。其中包括个人心理素质方面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分析前者的时候,涂尔干利用统计资料说话,通过展示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不同年龄之间等所表现出来矛盾,得出结论社会自杀率和精神错乱和各种神经衰弱的倾向之间没有任何明确关系,同时,涂尔干用统计数据也排除了酗酒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接下来涂尔干以德意志民族为例向我们展示种族和社会自杀率没有关系,并通过两条事实排除了社会自杀率与遗传之间的关系。涂尔干还排除了气候和季节性气温对自杀的影响。对于自杀在不同季节的人数不同分布情况,涂尔干认为不仅是受社会活动频繁的影响,还因为社会生活受到其他原因刺激。集体生活对自杀也有重要影响。最终涂尔干否定了个人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直接作用对社会自杀人数变化的影响,认为自杀人数的多少取决于社会条件,自杀率根据集体生活是否活跃而上升或下降。本章最后,涂尔干探讨了心理因素仿效对自杀的影响,涂尔干认为这也属于非社会因素。涂尔干也对此进行了否定,认为一个国家也不会轻易通过榜样力量把自杀倾向传染给邻近的别国,除非另一个国家也具有相似的社会环境。最终将影响自杀率的因素还是归为社会原因。
排除了非社会因素,涂尔干开始进入本文分析的重点——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涂尔干通过对自杀产生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以此来研究各种自杀,由于从个人角度分析自杀缺乏可靠的资料可用,最终他撇开了作为个人的个人,他的动机和想法,而是直接考虑自杀随着宗教信仰,家庭,政治团体和行业团体这些社会因素发展变化情况。
首先是宗教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涂尔干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西方国家,犹太教,天主教和新教的自杀人数依次增加,而分析认为新教没有一个像天主教那样的整齐划一的教会是其主要原因,集体的状态越多越牢固,宗教社会的整体化越牢固,也就对社会自杀越有预防的功效。然后是家庭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涂尔干认为已婚者比未婚者具有更强的免疫力,分析认为家庭生活和宗教生活完全一样,是一个防止自杀的强大因素,家庭越大,包括的成员越多,这种免疫力就越大,还认为成员间的交往越是活跃和不间断,这个集合体就越是统一和牢固,家庭就越能避免自杀。他提出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人所述群体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这个所属群体可以是宗教,家庭或是政治社会。
涂尔干着重探讨了三种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因个性太强,产生于过分个人主义的特殊类型自杀称为利己主义自杀;而由于个性太弱,涂尔干将那种极端利他主义所导致的自杀称为利他主义的自杀;无论是繁荣或是混乱,由于打乱了集体秩序,破坏了已有的社会平衡造成的自杀称为反常自杀。接下来涂尔干还在三种自杀间进行了相互比较。涂尔干认为社会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在任何时候决定自杀人数的都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涂尔干还否定了普通人理论对社会自杀率的解释,他进一步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后进行总结,认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一定程度的反常组成了社会中典型的道德,当这三种因素彼此平衡相互制约时,社会不会出现自杀倾向,当平衡被打破,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则会形成人在该倾向下的自杀。接下来涂尔干讨论了对自杀的定性问题,认为自杀是不道德的。对于自杀和杀人的关系,分析认为利己主义自杀和杀人出于相反的原因,故二者不能同时发展,利他主义和杀人由于都取决于同样的条件,故二者可以同时发展,而反常自杀也是与杀人较相结合的自杀方式。他主张把自杀看成是各个时代正常结构的组成部分,把每个社会所具有的某种强度的自杀倾向看成正常的社会学现象。对于怎样来缓解自杀现象,他分析认为现在社会的自杀更多的是利己主义自杀和反常自杀,认为应该加强社会群体的稳定性,加强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和个人对团体的依赖,职业团体能够起到预防自杀的作用。需重视国家之外的集体力量,重视行会的发展建设。这让我想到了我在《社会分工论》中所看到的涂尔干对职业团体等的相关描述,觉得每个大家的思想都是成体系的,我迫不及待希望开始系统读书了!
觉得大多数人都会对自杀这一问题感兴趣,但是涂尔干对自杀的分析太过理性和实证,觉得少了分有趣,好吧,这本来也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我特别想读韦伯写自杀,因为我觉的韦伯的写作方法写作感觉更加吸引我。但是我很敬佩涂尔干,能够将这么社会的东西写成实证的,促进社会学的独立和发展。
《江村经济》——费孝通
本文解剖麻雀抓典型,通过对中国一个普通农村的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向我们揭示了在传统与变迁过程中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作者在开篇就将其研究区域限定在了一个村庄,并从4个方面向我们说明了之所以选择该村的原因。本书为我们分章介绍了村中村民的家庭情况、财产和继承、亲属关系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生产、土地占有、蚕丝业发展、养羊和贩卖、贸易方式、资金来源等问题,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下面我将选择一些最有感触的内容进行汇报。
作者研究的开弓弦村具备了中国所有传统农村的典型特征:重视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那么重视。在解放前的中国农村是十分传统和朴素的,人们的生活条件较差,这些由于社会和自然原因形成的典型特征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现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可以发现今日的新农村与费老先生笔下的开弓弦村明显不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政府的政策等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原因。
对于家庭财产的继承,家中的儿子都有继承权,所以直到现在中国农村土地的碎片化,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经营可能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此我想到了前面读到的《菊与剑》中对日本家庭财产继承的描述,日本家庭的财产继承实行长子继承制,与我国相比,日本的确更有助于资本的积累,所以中日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很多制度生活细节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农村人们连结的纽带有亲属关系和地域性的户与村的关系。中国的农村还有封建迷信,但是对于一些村民所信仰的天上的神仙,有些是他们自己都说不出的来源,或许这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贫苦的村民面对不可知自然的反复无常的的自我心理保护,远亲不如近邻,这在农村具有深刻的意义,邻居之间在生活娱乐和农事的互帮互助,在传统的农村中,社区关系是非常亲密和全面发展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少了那份亲密与真诚,但我相信这并不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问题出在哪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传统的中国农村,国家政治对传统中国农村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可以从在开弓弦村保甲制度的推行并不顺利略见一斑。书中介绍的开弓弦村蚕丝业的发展在有些专家看来是十分出彩的一部分,蚕丝业作为村民的第二收入来源,不管是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还是收入来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展示了两个影响生丝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包括本村生产的蚕丝质量问题和蚕丝生产组织化工业化程度不够,作者对此提出了发展蚕丝学校和加强地方领导力量支持等措施来改善该情况,但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资金困难等问题。为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等甚至可以起到决定作用;还有就是国内外的环境,当国内国际环境是和平与发展为主流时,则各项改革措施则较易推进,否则就会严重阻碍农村甚至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的纵深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国际上各种国际争端,国内暴恐势力的破坏行动,我们应以长远的眼光沉着冷静的应对,争取为我国更好的发展争取到更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养羊与贩卖这一章,我看到了市场经济和城镇对于其所辐射的农村的深远影响,城镇需要羊胎,虽然村民们不知其用处,但还是家家养羊贩卖羊胎。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和城镇总是处于不平等的发展位置,农村更多的扮演的是服务城市的角色,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剥削和制约,这不利于中国农村的发展。我相信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我国农村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在文章的最好,作者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饥饿问题,农民的境况越来越糟糕,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并认为中国农村遭受的痛苦也是一种发展的机会。其实本书中所描述的每一章节村民们的每项生活习惯生产活动都与农民的经济状况有关,无论是因为资金不足的晚婚和村内民俗活动的停办,还是为增加收入发展的各项副业,都是与村民经济状况有关。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就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当前的一些惠民利民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政策一层层到达地方时,往往并不像制定的初衷那样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所以在基层政府建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读书感想:
读书报告初体验,可能有点乱,写的过程就发现上面五篇是不同的写作风格,《菊与剑》和《江村经济》更多的联系了实际谈了自己的感想,其余三本更多的是对相关内容的概述,我觉得可能原因是《菊与剑》和《江村经济》更易于理解一些,也更好驾驭一些。在看书过程中我发现韦伯和涂尔干的书真的读起来感觉不一样,觉得涂尔干更理性,写的东西更实在,更加平实,在为我们证明道理,在说服我。韦伯更思想化,像是在给我们娓娓道来的讲道理,还有点诡秘,他们是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我觉得韦伯更吸引我一些。读书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老是重复,有时候看完一句就重复,有时候看完一段重复,尤其是看涂尔干和韦伯的书,对于有些容易理解的一遍就过的还总怕记的不深刻要再重复,我觉得这样很影响读书效率,不知该怎么破。读书过程中我得不时提醒自己书是有主题的,全书都在说明一个主要问题,但是我总是容易陷在书中作者的某个观点中不能自拔,所以就缺乏整体性和结构性。希望随着看书数量的增加来改善这个问题。现在自己一人在新疆孤独奋斗,身边诱惑太多,有时自觉性还不够,我还要再逼逼自己。我还想我的小伙伴们啊,虽然大家只一起吃了一顿饭,但是好有爱好开心。每次想想华科优秀的小伙伴,再看看自己,我就默默的继续努力读书吧,期待到华科的集体生活,真的迫不及待大四赶快过完吧!
[ 此贴被毛一敬在2016-11-10 00:45重新编辑 ]
Posted: 2014-11-11 20:06 | [楼 主]
黄佳鹏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7
最后登录:2016-02-23

 

第一次写读书汇报就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刚开始都是一本一本书总结的,到后面就会自然而然串起来的,加油!
黄佳鹏
Posted: 2014-11-19 08:31 | 1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有些值得重复,有些可能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懂的了。就是努力看懂它,坚持再坚持就好了,不要迟疑,碰到任何疑惑要主动想办法更好地解决它。加油,大四就读这么硬的经典,真幸福,好好珍惜。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1-20 13:04 | 2 楼
舒丽瑰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70
威望: 270 点
金钱: 270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5-12-11

 

重复不是问题,关键是深入,读得很不错,如果可以尽快开始系统阅读吧,加油!!!
Posted: 2014-12-27 12:14 | 3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你的伙伴们在这里很努力,抓住本科的尾巴增加积累吧,自信源于积累的厚度…坚持每天充实地阅读就很棒,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2-27 12:47 | 4 楼
田舒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1-27
最后登录:2017-05-23

 

一敬,你读得非常好!长期坚持呀!
Posted: 2014-12-30 20:57 | 5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读的挺好的,刚开始就是要扎实稳固细致的读,好好利用本科这段余下的时间,培养读书习惯,打好基础,以后会获益匪浅~加油啊哦~
Posted: 2015-02-13 15:46 | 6 楼
甘颖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9
威望: 69 点
金钱: 6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9
最后登录:2018-11-25

 

毛毛的读书真的很认真,一个月完成了很多本经典,我天天和你在一起是可以感受到你的进步的,下个月继续加油,我们两个一起努力!
Posted: 2015-08-19 20:14 | 7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干脆利落洒脱的女孩子,你真的很棒了。坚持下去,你会给自己很大惊喜。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08-19 22:29 | 8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毛毛的成长,我是清楚的,加油,你的那股干劲很强,读书状态很好
Posted: 2015-08-22 19:50 | 9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宗教部分总结的不错,一个多月结束韦伯,很厉害,继续加油!
Posted: 2015-08-23 12:10 | 10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最近电脑都不在身边,现在才来看看,资本论总结的角度很新颖,分析透彻!这个月在看马恩选集吧,很专注,一起成长,加油!
Posted: 2015-10-08 22:31 | 11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请大家指教!
Posted: 2015-10-25 18:51 | 12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这个自由指的是什么
马克思是以阶级斗争为视角对社会进行考察的,那这个自由应该指的是阶级间的相互剥削吧我个人觉得
Posted: 2015-10-25 19:32 | 13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首先,这次写总结的时候感觉你思考的很多,进步是很明显的,逻辑线条逐渐呈现出来了;
其次,汇报的时候语速合适,以后可以按照这样进行;关于马恩选集的哲学部分,一直是我觉得很难
      理解的地方,昨晚听的时候很受启发;
再次,关于你的思考,我回答一下“住房”这部分吧,恩格斯强调在当前的社会中,住房短缺并不应
      该是真正的关注点,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问题,不能割裂的来看待;它仅仅是现有剥削制度
      下的一个必然出现的问题,用恩格斯批评蒲鲁东的话概括说就是,“小资产阶级试图调和两个
      阶级之间的矛盾,它仅仅是转移人们的视线”,只有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由工
      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行业劳动资料的时候,住房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简单来说,即
      使工人有住房,劳动有所得,但是也是建立在这种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工人仅只是租用房子
    (完全占有房子是不太现实的吧),但是产权仍然在资本家手中,并且在剩余价值的分红中,工
      人占有房屋产权的比例会逐渐缩小,换一种形式的“隐形剥削”;
最好,加油吧,读书很有干劲,慢慢来,稳扎稳打!
Posted: 2015-10-26 09:26 | 14 楼
易卓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8
威望: 68 点
金钱: 68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6
最后登录:2019-06-25

 

总结马克思很系统很有条理啊,如果能就某几个问题深入下去就更好了,比如沈迁对于工人阶级对“住房”问题的讨论和回应就非常好
Posted: 2015-10-26 11:11 | 15 楼
朱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7
最后登录:2021-11-21

 

觉得你总结的还是很深刻的,这一点在读资本论第三卷时要多跟你请教。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Posted: 2015-10-26 12:32 | 16 楼
陈光林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6
威望: 46 点
金钱: 460 RMB
注册时间:2014-03-20
最后登录:2017-06-30

 

你很有问题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只是现在你思考的问题搞不明白,都不是问题,随着读书的深入,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加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osted: 2015-10-27 19:05 | 17 楼
冯润兵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1-05-19
最后登录:2019-01-07

 

很细致入微,可深可浅,有想法。
狭路相逢
Posted: 2015-10-30 00:42 | 18 楼
王春凯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5-08-12
最后登录:2017-07-01

 

发现你读书和说话一样:快!不错,加油!
Posted: 2015-10-30 22:09 | 19 楼
邱婷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4-11-16
最后登录:2018-10-03

 

总结的思路很好啊,毛毛,很不错啊
Posted: 2015-11-01 20:57 | 20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请大家批评指导!
Posted: 2015-12-08 13:51 | 21 楼
不二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7
威望: 47 点
金钱: 47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0
最后登录:2016-05-08

 

齐美尔的总结挺详细的~这种自问自答式的总结方式蛮棒的,带着问题阅读,再系统总结梳理给出答案~继续保持状态哦~
不住了了。
Posted: 2015-12-09 00:30 | 22 楼
小芳子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8
最后登录:2017-03-09

 

有很多思考,挺好的,继续加油
Posted: 2015-12-09 10:03 | 23 楼
邱婷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4-11-16
最后登录:2018-10-03

 

毛毛,你一直看书看得特别好,总结的思路也很清晰,尤其是汇报十分流畅啊!
Posted: 2015-12-09 13:26 | 24 楼
李丹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15-01-05
最后登录:2017-04-20

 

读书、生活都有热情,积极向上,真的很厉害~喜欢你在读书时的思考,我还很欠缺,向你学习,小可爱
Posted: 2015-12-09 14:43 | 25 楼
朱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7
最后登录:2021-11-21

 

总结的思考越来越有力度了,一次比一次更好。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Posted: 2015-12-10 21:08 | 26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对齐美尔的社会学问题分析很透彻,听的时候对你的感想部分很有启发,关于主客观文化分离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但是你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着手探讨,显然已经真正与齐美尔有了共鸣!加油,真的很棒!
Posted: 2015-12-10 23:32 | 27 楼
李芳芳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6
威望: 46 点
金钱: 46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07-11

 

总结的很好,进步的很快,能看出你平时很努力很认真,继续保持,继续加油哦~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Posted: 2015-12-11 09:47 | 2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你们现在读书好厉害阿,一开始就经典阅读,一开始就系统阅读,一开始就没有犹豫,一开始就是好状态!真是羡慕呀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5-12-11 11:13 | 29 楼
« 1 23» Pages: ( 1/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38705(s) query 4, Time now is:03-29 19:1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