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大国的兴衰—1500到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下)  保罗·肯尼迪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俊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13-09-09
最后登录:2022-04-27

 《大国的兴衰—1500到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下)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下),这本书买了已经一个多月了,今天才看完。确实有点对不住这部经典著作了。近期花了一段时间才看完,实在有点惭愧。上卷没有买,就下卷这里稍稍写点东西吧。
《大国的兴衰》(下)的主要逻辑结构如下:
第二篇:工业时代→第六章: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
          战后国际新秩序
          战争策源地
          法国与英国
          幕后超级大国
          无法避免的危机
第三篇:当代与未来→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1943--1980)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新的战略态势
          冷战与第三世界
          两极世界的解体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第八章:面对21世纪
        历史回顾与思考
        平衡发展的中国
        进退维谷的日本
        得失并存的西欧
        矛盾重重的苏联
        相对衰落的美国 
    这是本书的大概的逻辑结构,从这一个框架可以大致的看出一二,保罗先生和以往历史作家不同的是,对于二战的过程以及它所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忽略了,而仅仅从国家的角度和全球的视野来述说欧洲各大国的兴衰历史。我不知道他这样的做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但是我知道这样做有他的理由。在这里稍微揣摩一下吧。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的灾难和永久的创伤,它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将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尤其对那些在二战中被法西斯蹂躏和践踏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更是如此,那是一段极其痛苦的经历。忽略其过程以及后果,换一种角度来讲,是不想再勾起人们对残酷战争的记忆,是不愿意再去揭开人类的伤疤,以此来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于目前和平状态的珍惜。单从这一点来看,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在读完本书后,深深的感觉到保罗先生的历史观点受到马克思的影响。贯穿本书的一个基本的核心观点就是,经济基础是否强盛是国家是否发达和强大的决定性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上层建筑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际的。在本书中,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说得更为透彻一点,就是黄油与大炮的关系,国家的兴衰决定于用于生产的经济开支和用于国防的军事开支的博弈。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生产的经济开支大于用于国防的军事的开支,那么至少在这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用于生产和投资的经济开支小于用于国防的军事开支,那么在这一段时期内,该国基本上就处于军事扩张或者军事备战状态,而此时对于国内的生产是不利的。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经济实力是军事的后盾,而军事又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大国的兴衰》(仅就下卷来说)主要从中国、美国、西欧、日本和苏联这五个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大国说起。有两个论点:第一,世界上有一种变革的动力,这个动力主要由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驱动,然后对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与各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都产生影响;第二,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对于国家体系中许多成员国相对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都产生了决定性的长期的影响。依据这两个论点,分述了各个国家在一战以后到九十年代末参与世界竞争的有利及不利条件,从而对其所处国际地位的变化做出了预测。其中涉及到的事件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从一战、巴黎条约的签订及其后续各种工作的继续(1919《凡尔赛和约》→1921法国以对抗德国未来复兴的“小协约国”的建立→1922华盛顿会议→1924道威斯计划→1925《洛迦诺公约》→1929杨格计划)、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法西斯的兴起以及二战、核武器的产生以及后续的发展、战后各国的复兴计划、朝鲜战争、美苏冷战、中苏关系的恶化、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多极格局的最终兴起以及最后均势力量的最后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分析了各事件背后大国之间的博弈,在面对行将到来的21世纪,对五个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格局进行了解读,正如文本中所起的名字一样,它们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有不同,就像他在本书中所说的“当世界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大部分强国所追求的伟业具有三重性,即同时要实现三项目的: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老百姓的社会经济需求,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而这其中的最后一项,无论对于提供当前所需的大炮和黄油这个积极目的,还是对于防止相对的经济下降以免损害人民未来的军事与经济安全这个消极目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肯尼迪认为在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的对比变化与国际体系中各大国的地位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由于国际体系中各国国力增长速度不同,而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所以一流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旧的大国面对新兴大国的挑战,新兴大国面对传统大国的遏制,展开了无序性和竞争性的对抗,使得过去五个世纪的国际事务史基本上是一部战争史,或至少是一部备战史。一场令人烦恼的长期战争能够作为试金石检验双方力量,而在一场大国间(通常是联盟间)的长期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有坚实经济基础的一方,或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面对危机,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美英法等坚持民主政体。肯尼迪指出,德国的国力和政策实际产生了三个相互作用的后果,即德国并不像西方民主国家所恐惧的那样强大,而德国过快的军备严重损伤了其经济,而其不断的扩张才正是其扩张的动力。然而西方民主国家没有意识到这些,在开始的时候面对法西斯的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社会主义苏联作为体系内一直独特的力量,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威胁,也在构建集体安全的尝试失败后,对德国妥协,使得法西斯国家有足够的空间挑起战争。然而,最后战争的胜利依旧属于拥有更多资源的一方。盟军的胜利在肯尼迪教授看来可以预期,因为他们拥有幕后的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部军事与经济力量作为最后的支撑。而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成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最主要的依据。尤其是苏联,苏联在二战中受到巨大的创伤,战后经济远无法与远离主战场的美国相抗衡,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主要由其一千万的陆军所支撑,更加凸显了军事力量在国际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肯尼迪在后来也说,军事与经济需要建立良性的互动,过于庞大的军事力量会消耗过多的经济资源,而生产领域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又导致经济发展的困难,所以国家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持久消耗的战争,只有把对方拖垮,才算终结。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肯尼迪才做出了美国必将衰落的预测。虽然最后解体的是前苏联而不是美国,但至少肯尼迪猜对了一点,那就是即使是超级大国,也会衰落。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肯尼迪认为,世界力量正处于快速变化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第一,在世界经济总产量和世界军事开支总额方面,“五个力量中心”所占的比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将会减少。但是这种减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第二,这“五个力量中心”各自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开始沿着一定方向变化,即苏联、美国、欧共体所占比重逐渐减小,日本和中国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经济方面,这五个中心并非处于均势。
第三,在军事方面,当前仍是一个两极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有能力毁灭对方和其他任何国家。尽管如此,世界的两极性可能逐渐减弱,在核力量方面逐渐减弱的力量有二,一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核武器不能使用,二是中国、法国和英国都在努力扩大各自的核武库。
如果日本的确想用更多的军事手段积极参与世界事务,那么很可能是由于它感到只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进行活动,已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希望通过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把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提高到只使用非军事手段无法达到的程度。这里对大国的基本定义是:既能保卫自己又能对付任何国家的强国。
    肯尼迪认为,当前国际体系中大国必须应付以前所有大国都遇到过的两种挑战:第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导致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更强大、更富有;第二是紧张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国际形势,这将迫使它们在追求近期军事安全和长远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他认为,当今世界的所有大国都必须认真分析从古至今的大国兴衰和各国生产力发展速度时快时慢的原因,都面临技术革命、国际形势和世界力量对比不断变化、武器费用螺旋上升、力量对比的变化等问题。任何国家和个人都无法左右这些情况的发展变化。用俾斯麦的名言说,所有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但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的前进”。五大政治实体中的每个实体的前景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因而也要表明整个大国体系的前景如何。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
    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当前我们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我们更应该回头去看看我们的历史,借鉴经验教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实现中国梦。



最近读书状态不错,哈哈,鼓励一下自己!
立功;立德;立言。
Posted: 2013-12-26 23:3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37418(s) query 3, Time now is:04-25 21:0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