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11 total )
本页主题: 李永萍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6月26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李永萍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6月26日)

  李永萍2013年6月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诺思
《西方世界的兴起》        诺思
《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  姚洋
《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    巴泽尔
《云南三村》    费孝通、张之毅
《江村经济》    费孝通
《乡土重建》    费孝通
《村治的逻辑》  贺雪峰





李永萍2013年5月读书汇报
一、书目
1、《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柯武刚(德)
2、《制度经济学》(上)                  康芒斯(美)
3、《加尔布雷斯文集》                    加尔布雷斯(美)
4、《企业、市场与法律》                  科斯(美)
5、《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威廉姆森(美)
6、《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与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  斯密德(美)
7、《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美)
8、《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    奥尔森(美)


二、读书感想
            本月进入制度经济学领域,自己感觉状态不错,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难。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前面阅读积累的原因,另一反面也是由于制度经济学不像古典经济学那么纯经济学,我觉得它和政治学、社会学结合的特别紧密。特别是看到新制度学派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明显,比如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研究,我觉得和社会学里的组织社会学特别贴近,所以读起来还比较顺畅。
          离结束经典阅读还有最后一个月了,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我觉得自己不仅要做到有始有终,并且要努力做到善始善终,相信时间的力量,站好最后一班岗!

三、读书小结
(一)制度经济学何以从传统经济学中产生?
            西方传统经济学,包括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按照康芒斯的分类法,它们分别属于“工程经济学”和“家政经济学”(或称为经济学上的“古典学派”和“快乐主义学派”)。不管是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主要的关注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商品的一种物质上的控制。而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建立在商品稀缺性基础之上的所有权价值,因此可以看出它更多的是对商品的一种法律上的控制(或称为所有权上的控制)。
            传统经济学不研究制度问题,它们将制度看作是一种既定的、不变的外生环境,不考虑制度对经济过程的作用。我觉得这也是和西方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主义”相吻合的,认为市场自发调节可以使经济过程运行良好,无需国家干预,因此国家只需要做好一个“守夜人”的角色,不宜干预太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些前提假设基础之上:市场里产权清晰、信息完全完备且完全公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无摩擦等等,因此这种“自由主义”认为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引导下,可以达到一种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反对国家干预。而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的行动和选择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即个体的行动对社会上其他个人或群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完全靠市场是不能使整个经济过程很好的运行,因此需要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由此可以看出,制度的出现时源于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但是必须看到,市场并不能完全取代市场,它只是对市场机制构成一种有效的补充。
            康芒斯认为制度经济学是对“交易”关系的研究,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交换”关系。康芒斯的交易包括三种类型,即: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买卖的交易是法律上平等的个体之间转移财富的所有权,管理的交易是用法律上的上级的命令创造财富,而限额的交易(一般是指国家与人民之间)是由法律上的上级指定、分派财富创造的负担和利益。可以看出,交换更多的指的是商品的交换,是物的交换;而交易指的是所有权之间的交易,是产权关系的一种新的调整和分配。从“交换”到“交易”,从商品的实际转移到所有权的转移,同时也是从“对商品的物质上的控制”到“对商品的法律上的控制”,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标志着制度经济学从传统经济学中得以脱胎产生。
              制度经济学分为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前者主要以康芒斯、凡勃伦为代表,主要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些批判与修正,但最终都没有很好的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新制度学派主要以加尔布雷斯、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为代表,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


(二)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
(制度经济学里的制度是什么?研究制度是为了什么?怎样研究?)
            制度经济学里的制度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它指的是“一系列被制造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体制,比如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体制。
            为什么要研究制度?威廉姆森将新制度经济学成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并且认为: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制度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市场交易成本,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它有自己的组织或管理成本;而作为政府,也有官僚成本,因此,如何在市场交易成本、企业或公司的管理成本以及政府的官僚成本之间达到一种最佳配置,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值得探讨的。由此出发,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制度学派的各代表人物是如何研究制度的。

1、科斯
              科斯在提出“交易费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指出通过企业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是不成立的。人们为了达成交易需要契约成本、信息成本、控制成本等等。而所谓的“交易成本为零”可以看作是人们所设想出来的一种理想乌托邦世界。科斯也正是基于“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假设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无限小,只要财产权是确定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都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个观念,并且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零交易费用”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正交易费用”。既然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那么如何来节省这种交易成本?科斯认为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他认为,通过建立一个企业,形成一个组织,并且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配置资源,就能节省某些运行成本。但正如前面提到的,虽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但是组织并维持一个企业的允许本身也需要管理成本,如何权衡二者?这就涉及到企业的规模问题。科斯认为,企业规模存在一个边际点,“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是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

2、威廉姆森
              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比较详细分析的是威廉姆森,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由此,他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制度,如合同制、劳动组织、公司制等是如何节省交易成本的。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建立在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们吸收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只有“把各种交易组织起来,才能经济合理地运用有限的理性,同时又能保护他们免受投机行为之苦”。但他同时也指出无论何种性质的组织制度,都会面临激励失效和官僚主义无能的问题。他认为,激励机制在市场中比在企业中更加有效,同时组织内又会面临官僚主义现象,因此他也提出了企业规模的界限问题。

3、公共选择理论
            斯密德在《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一书中提出了“相互依存性”这个概念,认为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或外部性,即个体的行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本构成另一个人的机会”,反之亦然。这种相互依存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上、金钱上以及政治上。由这种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或外部性可以看出,个体之间很多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那么在发生这种利益冲突时,为了实现共享目标,或者是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应该如何在个体之间进行选择?应该考虑谁的利益?从这个角度切入,就进入了公共选择理论的视野。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那么,公共选择理论又是主张通过何种方式达到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目标?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森,他认为,在一个团体中,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集团的共同利益,这就构成了对传统集团理论的一种批判。传统集团理论认为,团体中的每个人会为了团体的共同利益而自愿采取行动。而奥尔森认为,除非在某种强制或者激烈的作用下,团体中的成员是不会自愿采取行动去为团体谋利益的。因为在一个团体中,“搭便车”问题是相当普遍的。个体即使不做出任何努力,他也可以分到团体共同利益的一部分;而即使他做出了全部努力,他也只可能获取全体利益的一小部分,因此理性的个人都会倾向于不行动。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如何才能实现团体目标?
                  由此,奥尔森提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因为它需要对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区别对待,“赏罚分明”,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一刀切”,由此可以防止一定程度上的“搭便车”问题。它包括正面的奖励和反面的惩罚。具体说来,对于那些为集体利益的增加做出了贡献的个人,除了使他们能获得正常的集体利益的一部分之外,再给予一种额外的奖励(如奖金、荣誉等);而对违背集体利益实现的个人,则对之进行相应的惩罚。但是,奥尔森也提出,这种“有选择性的激励”也并不是那么有效,特别是当面对一个大集体时,这种机制的实现也需要花费巨大的信息成本(了解集体中个体的行为)、度量成本(如何衡量个体的行为),由此这种机制在集体中也是难以实现的。
              透过以上几位学者对“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制度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交易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组织成本、官僚主义成本等,因此,如何在几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李永萍2013年4月读书汇报
一、书目
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斯•韦伯
2、《支配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3、《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        查尔斯•蒂利
4、《弱者的武器》                  詹姆斯•斯科特
5、《现代世界体系》(1、2、3卷)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6、《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巴林顿•摩尔
7、《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塞缪尔•亨廷顿
8、《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卡尔•波兰尼
二、阅读感受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政治社会学,相对来说每本书之间比较散,每个人研究的领域、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不像之前读每个大家那样系统,所以在总结之间有点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读政治社会学有两个比较大的感受:一方面,由于比较偏经验,不像之前看的那种纯理论,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感觉没有之前看纯理论那么有嚼头,看纯理论时感觉好像作者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仔细品味;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稍微有点贴近经验,所以在书本中作者也自然会回应很多之前的理论,因此在看的时候头脑里也会在不断回想,之前看过的一些理论也会重新浮现在大脑里,所以还是觉得看和不看确实是两回事,看过后不管怎样都会在头脑里留下印象。
还有两个月读书时间,越发觉得时间紧张,好好把握最后两个月,刻苦阅读!
 

三、阅读小结
                    民族国家形成的几个维度
        本月主要看的是政治社会学的相关书籍,相对来说,每本书之间比较散,很难从整体上进行贯通,但其中涉及比较多的关于政治秩序、经济体系、革命与暴力等方面的探讨。因此,我主要从民族国家这样一个大的框架出发,将民族国家操作化为经济、政治、军事三个维度,从而去分析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如何与这几个维度相互作用的。(当然,民族国家的形成涉及很多因素,肯定不止这几个维度,我主要是试着从这几个维度出发,将本月的有关书目贯穿起来)。
        查尔斯•蒂利在《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这本书里,认为在欧洲历史上有过三种类型的国家,分别为:接受贡赋的帝国、如城邦国家和城市联盟的主权分裂的国家、以及民族国家。他主要是从“强制”和“资本”这两个要素入手,去分析在不同的国家中这两个要素是谁处于主导位置,从而将欧洲历史上的国家类型分为三种。查尔斯•蒂利的第一种国家类型,即接受贡赋的帝国,是一种强制密集的国家,也就是说,统治者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暴力进行统治,从自己所征服的人口中去榨取各种资源,从而建立和维持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政治机构。在这样一种国家类型里,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庞大的政治中心,但是一般而言其内部却缺乏很好的经济上的联系。他的第二种国家类型,即如城邦国家和城市联盟的主权分裂的国家,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国家模式,统治者依靠资本家的契约来租借或购买军事力量,从而不用建立庞大的永久的国家机构来进行战争。而蒂利所讲的民族国家,是一种资本化的强制模式,在这样一种国家类型里,资本和强制的拥有者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相互作用。
          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完善的。经济、政治、军事几个要素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重大作用,而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对这几个要素也起到一种巩固作用,因此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一种相互作用。
1、经济维度
        在经济方面,民族国家需要一种统一的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实际上,民族国家与统一的市场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一方面,民族国家的形成依赖于统一的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统一市场的建立又需要国家的干预,并且一旦这种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又会对市场的统一具有巩固的作用。
          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波兰尼在《大转型》里对市场模式的演进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他认为,原初社会里不存在市场,市场的出现是有赖于交换和交易原则的出现。而这种交换或交易就涉及到一种理性的算计,也就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即在这种市场模式里,理性的个体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波兰尼对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在原初社会中这种“经济人”的假设不曾奏效,在原初社会中生产与分配的秩序时通过以下三个原则得到保证的:互惠、再分配、家计的原则。互惠一般存在于家庭与亲属之间,而再分配存在于属于同一首领支配下的群体,家计的原则则是存在于家庭内部的自给自足。波兰尼认为,初民社会中这三种分配原则都没有涉及到逐利动机,这些原则的实现是通过群体内部得到承认和规训的普遍的行为准则来保证的,它们是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
          波兰尼将市场分为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外贸易)来进行分析。他认为地方市场始终是地方生存的一种附属物,虽然它对地区生活十分重要,但难以在地方形成一种主导趋势。而他认为国际市场(对外贸易)的开辟在刚开始并不必然涉及市场,因为就其起源而言,早期的对外贸易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冒险、掠夺、战争等,而不是在市场上以物易物。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到16世纪之后,开始以西欧为中心,形成了沃勒斯坦所说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可以看做是国际市场得到巨大发展的标志,在这个体系里,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但是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核心、边缘、半边缘三者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三种区域在这个体系里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三者对于世界市场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这个“世界经济体系”是处于变动状态,中心区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变动。
          在波兰尼看来,无论是远程贸易还是地方贸易,都不是现代国内贸易的起源。因此,要理解国内市场的形成,需要从国家干预的角度进行。波兰尼认为,无论是存在于特定地方的地方市场和特定城市之间的远程贸易,都倾向于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这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因此,要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市场,需要国家的干预才可能实现。因此他认为,“管制”(国家干预)与“市场”是一起成长的,自发调节的市场是闻所未闻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波兰尼对自发调节的市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自发调节的市场是从来就不存在的,并且提出“嵌入”这个概念,认为经济并非像市场自由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自足的,而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的,即:市场是嵌入社会之中的。他认为市场自由主义的观点存在很大缺陷,他们的观点可被概括为“市场是自发调节的,而社会是嵌入市场之中的”,这就将人类目标从属于一种非人的市场机制。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市场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博弈状态。市场自由主义者始终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那种结果,但他们并不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而是将责任归咎于国家干预主义者,他们为自己辩护,认为市场自由主义政策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实施,而是被一些主张国家干预的保护主义者所扭曲。因此他们认为,正是国家、社会对经济的干预导致了市场自由主义者的失败,否则自由主义经济早已取得飞速发展。而主张国家干预的保护主义者也总是见缝插针地对市场发挥作用,比如英国历史上的《济贫法》、斯品汉姆兰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对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又阻碍作用,由此也影响了市场自由主义的相关政策。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真正的市场自由主义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因为市场的建立必然有赖于国家的干预,即使是自由放任的市场,其形成也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相关的道路交通体系等。因此,正如波兰尼所言,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自由、自发调节的市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还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对于民族国家而言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政治维度
        从政治的维度来讲,民族国家需要一套在政治上高度理性化的管理机构。如果从亨廷顿对现代社会中政治秩序的分析来看,政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权威合理化、机构的区分化、参政的扩大化。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其中政治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政治现代化的三要素中,权威合理化是指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和种族的政治权威。亨廷顿认为,在政治上先进的社会中,对那些比较直接的社会集团(如家庭、部落)的忠诚从属于并被纳入对国家的忠诚之上。因此,政治现代化的国家其最高权威是体现在国家层面,而不是原始情感共同体层面。
          结构区分化也即要建立各种智能分明的机构,而参政扩大化是指人民在大规模的政治单元中参与政治和受到政治影响的程度扩大,这是衡量政治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政治现代化这三个方面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两个,即政治管理制度化和政治参与民主化。在欧洲,政治管理制度化的现代化进程要快得多,而在美国,政治参与扩大化的进程要快得多,因此,不能笼统的说欧洲与美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孰快孰慢。亨廷顿认为,在欧洲,之所以政治管理制度化的进程发展较快,是由于频繁的战争,直接推动了其政治现代化进程。由于安全的需要、扩张的需要,欧洲国家之间战争不断,这就促使君主去发展其军事力量,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使政治机器集权化和合理化。
        总之,民族国家在政治上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政府,需要一套合理的政治管理体制。
3、军事暴力
          从军事暴力的角度,民族国家与战争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促成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国家形成之后也可能会导致战争。这里的战争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对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不断的战争使得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更加明晰,而明确的边界是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战争的存在,使得建立并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必要,而这就需要很多资金与人力投入。如何筹集资金与配备人力?这就需要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税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而这些措施要得到有效实施就有赖于各种相应机构的建立,不管统治者是否愿意,这些机构必须建立起来,否则一系列措施将无法付诸实践。这些机构(如税收系统、法庭、地区政府等)的长久存在,必然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一种推动力。
          而如果从国内暴力角度来看,不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一定作用。衡量一场革命成功到何种程度的标准,就在于革命后所产生的体制的权威及其稳定性。这种革命后创建的政治体制如果顺应民意,必然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也同样会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积极作用。而改革或许没有革命那么彻底,改革或许也会成为革命的代用品,但是不排除有些改革会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如法国1789年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之前的一些改革引发的。
   








李永萍2013年3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
1、《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
2、《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      托克维尔
3、《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贡斯当
4、《自由论》                      以赛亚•柏林
5、《自然权利与历史》              列奥•施特劳斯
6、《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7、《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卷)  卡尔•波普尔
8、《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二、阅读感想
      这是读政治学的第二个月,感觉比第一个月好很多,开始慢慢进入一种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对其前后逻辑链条也有了大致的把握,感觉还不错。读的有状态的时候就特别想与人讨论、交流,所以这个月与同学交流了很多读书内容、读书感受。
      接下来还有三个月的读书时间,现在愈发觉得时间不够用,感觉还有很多书想要看,包括很多之前读过的书目也想再翻一翻,但是时间有限。总觉得时间不够,就不想浪费任何一点看书时间,有时实在累了,想要休息一下,但是心里真的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觉得自己又浪费了时间。同学说我是将读书已经内化成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自己也承认,这种读书生活完全已经成为了现在生活的一种常态,要是有一天、甚至是一上午没有去图书馆,真的会觉得很不习惯,还是觉得去图书馆坐着踏实。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好好坚持,好好读书。最后三个月,要尽量做到自己的最好状态,珍惜时间,刻苦阅读。

三、读书小结
        关于“自由”的探讨及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本月阅读的书目中有很多是关于自由主义的探讨,也有很多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批判,所以本月读书小结主要围绕这两个点来展开。
(一)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等人,一直都有关于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探讨。尽管他们对于历史主义的具体论述不一样,但他们都认为:历史具有不可避免性,世界的发展受到某种特定规律的制约,在这种规律的支配下,世界会沿着特定的方向向前发展。具体而言,柏拉图的历史主义是一种悲观的历史观。他认为,在一切事物中都存在一种本质或理念,这种本质或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或起源,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是事物存在之因,而这个事物之后的一切发展都是对这个原型或本质的临摹。因此,柏拉图认为,越是靠近事物原初的发展阶段,这种事物就越是完善,而随着事物不断发展,离其本质或原型越来越远,它必定会越来越衰败、越来越不完善。这是一种悲观主义的历史观。这就导致了柏拉图在构建其理想城邦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先于其存在的城邦之中,在其中去寻找理想城邦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因为他认为这种最初的状态一定是一种最完善、最美好的状态。
        而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历史观,他们也认为,一切事物存在一个本质或理念,但这个本质或理念并不是先于事物而存在,而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结果,对这种本质或理念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目标。因此,他们认为,历史的总的趋势是走向理念、走向进步,事物一定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靠近其本质或理念,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历史观。
        一般认为,历史决定论存在的理由如下:首先,由于自然科学先于社会科学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认为人类的发展也要服从自然科学中的某些特定规律;其次,相信历史决定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免去“个人责任”,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个人在其中无法自由选择,当然也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随着历史决定论的不断发展,对它的批判也日益呈现出来,以赛亚•柏林、卡尔•波普尔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柏林认为,历史决定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决定论假定了一种历史的不可避免性,从而免去了个人责任,但柏林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其实是假定了一种责任的观念、假定了个体具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对某人进行赞赏或谴责,我们在对某人进行谴责时(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包含了这样一种信念:个体本来可以不这样做,他本来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行动的方式,也就是说,他本来是具有一种选择的自由的,他这样做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柏林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具有内在的矛盾性。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定会实现的;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号召无产阶级采取暴力手段来进行革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就导致了一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种必然,那么为什么又要个人为其做出牺牲呢?难道个体不做出牺牲共产主义就不能实现吗?如果不能实现,那它还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吗?

(二)关于“自由”的若干讨论
  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否定了历史具有不可避免性,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中具有选择权,从而也就看到了个人自由的存在。对自由的探讨有很多,贡斯当、柏林、密尔等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1、贡斯当的自由观
        贡斯当的自由观是通过把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进行对比来探讨的。贡斯当认为,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诸如在广场上协商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与外国政府缔结联盟等,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都是主权者。并且,在古代,每个人分享国家主权不仅仅是像我们今天一样是一个抽象的假设,反之,每个人的意志对城邦都是有真正的影响的。然而,在古代人那里没有个人自由的概念。“个人自由”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古代人那里,虽然个人在政治上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在个体的私人生活领域(如教育、宗教、经济等领域)却毫无自由可言,是完全处于城邦的监控之下,并且要服从于城邦的统一管理。
          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个人自由,一种要求个体在私人生活领域受到制度保障的自由。在现代人那里,个体在私人生活领域中是独立的,可以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行动,不受国家的干预。然而,个体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却参与极少。即使是在最自由的国家中,个人在政治生活领域也只是一个表面的主权者,芸芸众生中,他个体的意志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自由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要从古代人与现代人面临的一些具体情况着手进行分析。在古代城邦社会,国土狭小、人口有限,保证了每个公民有义务、也有条件每天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同时,大量奴隶的存在,使得自由的公民可以不用自己从事实际劳动,从而可以保证有大量闲暇时间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反之,在现代社会,国家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增加,导致了每一个人分享政治的重要性相应降低,每一个人在政治上的意志不再像古代那样对城邦具有真正的影响力,而只是一种几乎无用的虚权。同时,奴隶制的废除、商业的兴起,使得公民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反之是激发了人们对个人独立的一种追求。这就解释了何以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自由观上的不同追求。
          因此,现代国家不能简单地去推崇复兴古代人的那种自由观,而要看到时代在变化,人们的需求以及追求的目标也在改变,因此,简单的在现代社会中复兴古代人的自由观是不可取的,也难以满足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最佳的途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制度必须尊重个人权利,保障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制度也必须号召和尊重个人影响公共事务的权利,允许人们以投票的方式参与行使权力。即:在尊重个人权利的同时,使个人成为一个理性的主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去行动。

2、以赛亚•柏林的自由观
          与贡斯当有所不同,柏林对自由的探讨是通过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的。消极自由指不存在阻碍人的行动的障碍,个体不受限制、不受束缚、不被强制做某事。消极自由关心的是“我被控制到何种程度”。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国家介入的越少越好,要让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这会导致一种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而积极自由指的是个体有做某事的自由。个体成为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说,我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以达到这个目标。它关心的是“谁控制我”的问题。这种积极的自由观通常会采用一种“目的证明手段合理”的方式。它为自己设定一个美好的目标,一个乌托邦的社会,并且假定个人是足够理性的,个体知道怎样采取理性的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当个体是理性的时候,他是自由的和能够自我控制的,因此有能力采用理性的手段来达到这个理想的目的。然而,很多时候,个体并不是足够理性的,而是处于一种柏林称之为“低级自我”的状态,因此就需要那些拥有“高级自我”的、理性的人来代替我选择,替我决定采用何种手段。这个处于“高级自我”状态的人就像柏拉图讲的“理性的先知”一样,他知道怎样选择理性的手段,因此,处于低级自我状态的人就必须要对其服从。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多时候就会导致一种罪邪恶的高压政策,导致一种先知的极权主义或威权主义。
        柏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对应于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一种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自由,强调的是个体去做、去参与,正好对应于柏林所讲的积极自由。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个人自由,是对个体独立、个体私人生活领域自由的一种追求,强调的是个体不受限制、不受束缚,不被强制和要求去做某事,这就对应于柏林的消极自由观。

3、自由观对托克维尔“多数人暴政”的回应
          贡斯当、柏林、密尔的自由观,实际上都不同程度的回应了托克维尔关于“多数人暴政”问题。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国家中多数人的民主与平等会导致一种专制,这种专制和一般所谓的专制国家有所不同,它具有另外一种性质:它的范围将会很大,但它的方法将会很温和,它只是使人消沉,而不是直接折磨人。
        因为在这样的民主国家中,每个人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无特权可言,因此国家想要运行就需要制定一种对全体国民都一视同仁的法律,而托克维尔认为这会导致一种中央集权的出现。看似是人人平等,个人独立、自由,而实际上是中央集权的政府在领导人民,为人民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个人独立和地方自由将永远是艺术作品,而中央集权化则是政府的自然趋势”。这样,中央集权化的政府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安排好了,人民看似变得很“轻松”,他们终日无所事事,很少运用或几乎不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把他们的意志活动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使每个公民逐渐失去自我活动的能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托克维尔提出了“多数人暴政”问题。而贡斯当和密尔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类似,那就是划分一个不受政治权威和社会干预的私人生活领域,让个人在这种私人生活领域中享有独立、自由。

4、理性(知识)与自由的关系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随着知识的进步和个人理性的提升,个体对自己会变得更有主动权,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即:理性与自由是同步增长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的新知识确实会增加我们的理性,我们对真理的把握会加深我们的理解,增进我们的智慧、力量、效率,但并不必然会增进我们的自由。其实,我们理性的提升有时反而会带来对自由的压制。正如柏林所言,我们具有选择的观念本身就依赖于我们知识的不完善,即一定程度的无知。如果我们都变得足够理性了,有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那么理性的人在逻辑上而言就只能与这个标准答案保持一致,在多种方案之间进行自由选择的观念便不再适用了。也就是说,理性的发展会使我们更加依赖理性、依赖知识,而丧失了一种个体自由选择、自由探索的精神与能力。
        这正如福柯的权力观一样:知识的增长产生于权力的需要,而只是一旦发展了,反而又会进一步巩固权力的位置。知识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个人变得越来越了解,甚至包含个体私人生活领域。这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是好事,但更多的是一种悲剧,因为随着社会对个人愈加深入的了解,权力也就无孔不入,并且比以往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控制,个体处于一种福柯所说的“环形监狱”中,随时受到监控,个人自由变得越来越少。

(三)人民主权与个人自由(贡斯当与卢梭的对话)
        卢梭提倡人民主权,主张“每个人应把他的全部权利毫无保留地让渡给共同体”,即形成所谓的公意,而这个共同体将会给个人提供各种保护,因此卢梭认为,“人民失去了一切,但又会获得这一切”。
          而贡斯当认为,人民主权并非是可以不受限制的,相反,它应该被约束在正义和个人权利所限定的范围之内。贡斯当不赞成卢梭的观点,他认为卢梭这种“人民主权”会给个人带来灾难,最终可能导致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形成专制。因为以全体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必定是由一个单独的人或极少数人支配的,因此,人民并不是服从自己的公意,而是让自己服从于那些以全体的名义行使专制的人,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不平等。人民失去了一切,但并非又会获得这一切。
          虽然卢梭赋予人民反抗政府的权力,认为政府施加于国家的行政权力,应当等同于主权者(人民)赋予给政府的权力,只要政府越权,人民就可以起而反抗。但是,卢梭的这种理论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付诸于实践就完全不适用。因为,一旦政府作为主权者的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力,人民就已经处于一种被统治地位,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谈人民具有反抗的权力就是虚谈。而卢梭所谓的“主权不能被转让、委托和代表”,实际上就等于是宣布它不可能实行,而一旦主权要付诸实践,那么它就必然会被代表,也就必然会导致不平等。
        因此贡斯当认为,公民不应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政府,公民拥有独立于任何社会政治权力之外的个人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权力都是一种非法权力。






李永萍2013年1月读书汇报
一、书目
1、《政治学的邀请》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
2、《政治哲学史》(上、下卷)    列奥•斯特劳斯 (美)
3、《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
4、《法律篇》                  柏拉图(古希腊)
5、《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6、《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7、《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意)
8、《利维坦》                  霍布斯(英)
9、《政府论》(下)              洛克(英)
10、《社会契约论》              卢梭(法)
11、《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卢梭(法)
12、《论法的精神》(上、下卷)    孟德斯鸠(法)
13、《论自由》                  约翰•密尔(英)
二、阅读感想
        本月是阅读政治学的第一个月,政治学的阅读确实还是与社会学有一些区别,之前阅读社会学时都是一个个大家的按顺序阅读,每个月也基本上是完成一位大家的阅读,所以在总结时就比较系统、比较顺畅。但是政治学当中,每个大家的作品不会像社会学大家那么多,因此感觉就不是那么系统,所以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不过等到阅读了几个大家的作品后,也会发现其实这些大家探讨的主题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每个人的观点各异,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刚开始阅读时感觉对政治学很陌生,理解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在看书的同时,也在网易阅读上同步看关于政治哲学的公开课,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会提供很多新的思考角度,推荐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上面有关于各个学科的公开课。)
      由于是刚刚进入政治学领域,所以在总结时也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正是这个痛苦与纠结的过程,当我自己最终把它克服了,最终把我想要搞懂的东西搞懂了之后,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心里也不免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因此我觉得有时真的需要对自己狠一点,在没有尝试之前,永远不要否定自己,你不去努力,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三、阅读小结
1、政治学探讨主题的演变
        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政治学所探讨的主题也在发生变化。在古希腊时期,政治学一直是与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的,主要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们探讨的主题主要是理想的城邦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的君主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探讨主题中总是融入了许多伦理学的成分,比如关于个人或城邦的善、公平、正义等。
          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政治学渐渐地独立于伦理学之外,因此学界也经常将马基雅维利称为“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至此以后,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不再是理想的城邦,不再以构造一个完美的理想城邦为己任,而是开始关注现实政治,从实践出发研究政治学,开始研究君权、国家、政府等主题。
2、关于“社会契约”的讨论
        对于“社会契约”这个问题,霍布斯、洛克、卢梭都有探讨,但实际上他们三人所讲的社会契约是有很大区别的。霍布斯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是“一重契约”,而洛克的社会契约是“双重契约”。
      简单说来,霍布斯所讲的社会契约是公民与公民之间达成的协议,作为主权者的君主不属于契约中的一方,因此对于君主来说就不存在违反契约的情况。而卢梭的社会契约是建立在“公意”的基础之上,人民即是主权者,而“政府的创制绝不是一项契约,而只是一项法律”。洛克坚持“双重契约”观,认为人民之间的社会契约产生政治社会(即国家),而政府契约产生主权者。
        具体而言,霍布斯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恶”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自然状态就是一种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人是无理性可言的,自然法也得不到很好的遵循,因此,人们之间为了自我保存,需要建立社会契约,以摆脱这种战争状态。于是,人与人之间商定,每个人都把各自的全部权利让渡出来,交给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由它来对人们进行管理。而这个具有“唯一人格”的主权者,是由于人们彼此之间的契约而授予的,这个主权者并未参与到契约的制定。也就是说,契约只存在于臣民之间,而作为主权者的君主是超脱于契约之外的,他不受契约内容的束缚。因此,人们彼此之间一旦达成协议,将权利全部让渡出去,就不得收回,因为一旦他们要收回自己让渡的权利,就是违背了契约,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作为主权者的君主并没有参与到契约的制定,因此契约对他没有约束力,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执行,而人民只有绝对的服从,不能反抗。因此,在这种契约观的基础之上,霍布斯认为最好的政体就是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
        卢梭同样也认同“一重契约”,但他的理论和霍布斯的也有所不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建立在“人性本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状态,是一个黄金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幸福时期。他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是独立和平等的,在自然法的约束下,人们过着幸福知足的日子。但由于家庭、私有制的出现,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了不平等,自然法也不再奏效。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为了自我保存,每个人都将自己置于“公意”的指导之下,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契约。形成了公意之后,也需要一个执行人。于是,人们创制了政府,但是,卢梭认为,“创制政府的行为绝不是一项契约,而只是一项法律;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因此,在卢梭看来,国家的主权者还是人民,而政府只是作为主权者与臣民之间的一个中间体而服务,政府的权利是主权者(人民)授予的,政府施加于国家的行政权力,应等于主权者所赋予给政府的权力(公式:“主权者:政府=政府:国家”)。因此,如果政府滥用权力,那就违背了人民的公意,那么人民就可以反抗政府,甚至可以将政府推翻而重新创制一个政府。因此,卢梭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政体。
        洛克的契约论是一种“双重契约”,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状态,人性无善恶之分,但是这种自然状态缺乏一个共同的法官,以致于人们的一切权利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因此,人们先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了政治社会(即国家),然后再与来自人民中的一部分人订立契约,创制了政府。即社会契约建立了政治社会,政府契约建立了主权者,这就是洛克所谓的“双重契约”。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霍布斯是认为人们通过臣民间的社会契约,把权利授予一个外在的主权者;而卢梭则认为人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契约直接结合成主权者;而洛克则认为人们首先通过社会契约结合成一个共同体,然后再通过政府契约将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人塑造成了主权者。
3、何为“最好的政体”?
        关于政体的讨论无疑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后来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都讨论了政体的问题,并且他们都提出了自己认为的最优良的政体。
        前面提到的霍布斯、洛克、卢梭,他们三者在社会契约论上有不同的认识,由此也决定了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的政体的不同。霍布斯认为最好的政体是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人民一旦将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了君主,就只有绝对服从,不得反抗。虽然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也提到绝对的君主专制有一定的缺陷,但他同时认为任何政体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弊端,但即使是最坏的政体也比那种无政府状态要好。他之所以认为君主专制是最好的政体,有他自己的论证逻辑:首先,他认为主权者是外在于契约的,所以君主不受契约的约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对于君主而言,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没有区别,作为君主不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反之必然会极力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君主个人利益的增多也就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增多。因此,从君主这一方面来看,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是会增多的。其次,从臣民这一方面来说,臣民必然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臣民一旦将自己的权利交予君主,就无权收回,否则就是违约,因此臣民也不会反抗代表自己意志的君主的意志。因此,霍布斯认为这种绝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最好的政体,能增进社会的利益。
        洛克认为最好的政体是议会具有最高主权的制度。他坚决反对霍布斯的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凭一己之愿任意行事,这会严重的侵害人民的利益。他主张建立议会,把立法权交给人民的集合体——议会来行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但是洛克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所谓的议会并不是真正的人民的集合体,反之,议会成员几乎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卢梭则极力主张人民主权,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人民掌权的民主政体。他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契约成为人民,成为主权者,而政府只是人民的官吏,政府只是通过人民的授权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人民授权多少权利,政府就只能行使多少权利。如果政府违背人民的公意,滥用权力,那么人民就可以推翻这个政府,重新创制另外一个政府。
        柏拉图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使政治权力与知识合而为一。要么是哲学家为王,要么是国王成为哲学家,也即他认为最优良的政体是由哲学家治国的君主政体。哲学家作为统治者拥有正义、勇敢、节制、善等禀赋,而人民在国家中各司其职,这种政体柏拉图认为是最好的。
        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好的政体是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的政体,他认为,“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因此,可以看出,亚氏并没有明确说明哪种具体的政体是最优良的,但是,不管是哪种政体,中产阶级在城邦中一定要占据强大的力量,否则这种政体就不好。这也印证了亚里士多德“为政尚中庸”的思想。可以看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都是一种理想型的,是一种乌托邦政体,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
        马基雅维利无疑是推崇君主专制制度,但他的君主专制制度和霍布斯的有所不同,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马氏主要是在论述君主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长盛不衰,而霍布斯主要是从君主专制的合法性角度论述这种政体是最好的。马氏的君主专制制度给人一种很冷血的感觉,他讲到君主既要具有像狮子那样残暴的秉性,同时又要具有像狐狸那样狡猾的品性。马氏之所以极力推崇君主专制制度,和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当时,封建势力以及神权对政治造成了无限干扰,都想来干预政治,为了摆脱这种干扰,马氏认为只有寄希望于强硬的君主才可以达到。
4、阅读政治学的一点思考
  ( 这是今天在总结时突然想到的一点,很不成熟,也很有可能正确,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思考的角度,于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A、伦理学与政治学虽然早期是混在一起的,但是其实二者有很大不同。伦理学关注的问题在于和自己达成协议,而政治学寻求的是与其他人的协议。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道德思考时,我们只需要在内心里和自己斗争,并最终说服自己接受某种伦理美德。而在政治学的视野中,则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去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否则就是我们自己被别人说服。
B、我觉得政治学所探讨的问题和社会学的元命题有一些想通之处,即:都是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管是讨论国家、政府、政体、自由等主题,其实都可以看成是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比如研究“自由”,究竟何为自由、以及自由的限度问题,其实就是在探讨一种社会对个人干预的限度问题。比如探讨“政体”,究竟是民主制、贵族制、还是君主制,政体的不同就是人民在社会中享有权利、享有自由的不同,其实也是可以归于一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李永萍2012年11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
1、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上、下卷)
2、埃利亚斯  《个体的社会》
3、贝克      《风险社会》
4、布希亚    《消费社会》
5、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
6、瑞泽尔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
7、弗洛姆    《逃避自由》
8、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
9、弗洛姆    《爱的艺术》
10、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二、阅读感想
        这个月的书单看起来有点散,不是集中阅读一个大家,也不是集中阅读某个学派,因为这个月是我准备阅读社会学的最后一个月,所以就想阅读一些经典几大家以外其他的一些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理论大家的书。虽然书单看起来有点散,但当我回过头的总结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个月读的书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主要都是在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与反思,有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思的(比如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有从后现代的角度进行批判的(贝克、布希亚),还有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的批判,因此我就想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进行一个梳理。
      我觉得这个书单散也有散的好处,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我的思维,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大家的风格之下。其实这个月的总结对我而言是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时我觉得什么都写不出来,觉得读的书太散了,不好把握。但是当自己静下心来努力思考之后,我觉得收获很大。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尽量使自己多去联系,多去比较分析,尽量把自己之前阅读的知识在脑袋里激活起来。虽然离通的状态还很远,但我这个月在总结的过程中确实发现自己的思维更灵活了,有好几个地方都是在之前没有想到,而在总结时突然灵感迸发,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也使我有更大的信心坚持下去。我相信“勤能补拙”,相信时间的力量,还是用那句话自勉:人生能有几时博,此时不博更待何时!

三、读书小结

              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一)、历史角度的反思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是从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文明的进程进行探讨,主要探讨了文明的社会起源及其心理起源,从另外一种视角看,它也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反思。
1、“文明”与“文化”
        首先,从“文明”的概念谈起。“文明”与“文化”是一对看似相似、而实际上却相互对立的概念,埃利亚斯是从“文明”与“文化”概念的社会起源来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的。“文明”更多的是从物质层面来讲,而“文化”则更多的是从一种精神、心理的层面来讲的。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对立就正像当时德国宫廷贵族与其中等阶层知识分子之间的对立一样。那些宫廷贵族在当时是很讲“文明”的贵族,他们讲究礼仪、穿着、饮食等各种繁文缛节,但却很少有真正的文化涵养;而相比较而言,当时的德国中等阶层知识分子则与之不同,他们扎扎实实的接受教育,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发展出了自己的自我意识。
        如果把埃利亚斯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对立的探讨放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有文明而没有文化的社会”。这就像齐美尔讲的“文化悲剧论”一样,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极其丰富,各种高科技层出不穷,然而,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其中意蕴呢?客观文化急速发展,但我们个人的文化以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度成长,我们在我们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客观文化面前越来越无力,我们个人的微弱力量越来越不懂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那个世界,同时,我们注定会逐渐被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控制。
2、对“文明进程”的反思
        “文明的进程”其实就是一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一代又一代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即朝着控制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腻的方向发展。在埃利亚斯看来,这种文明的进程并不是人们理性地筹划的,不是先设立一个文明的目标,然后再努力去达到,即“文明并非是理性之物、理智之物”,它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形成的。一般而言,一种行为模式首先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子中形成,然后再通过某种方式扩散到整个社会。埃利亚斯认为,人们的种种文明行为时先在“宫廷圈子“里确立起来的,这些文明的行为模式刚开始是用于满足这一圈子所处的社会状况以及与这一社会等级相适应的心理状态的,然而,随着社会的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阶层渴望效仿上流社会所形成的模式,并且把它当做一种潮流,因此这些行为模式逐渐在整个社会中推广开来。当然,这种文明的行为模式在“宫廷圈子”的形成过程中也是一种由“外在强制”逐渐变为“内在强制”的过程,刚开始时,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强制人们采取某种文明的行为模式,而渐渐地,这种行为模式“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方式。
          这种文明的进程看似是一种进步,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对它进行反思,可以看到它对个人其实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文明的进程导致了个人人性的分裂(这是就个人自我而言的),人本来应该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生活越来越被区分为私下的、隐秘的和公开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人的私密的和公开的行为方式。并且,人们认为这种分裂是一种理所当然,他们已经被强制地养成了这个习惯,所以几乎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村庄。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的话,人们在之前是一种“本能的释放”,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不加保留地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表现出来。而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本能的释放”变成了一种“本能的压抑”,人们要设法将自己的“不好的”本能压抑住,通过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协调而将自己的情感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这样并非是好事,比如说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方式上,之前,人们之间的冲突是一种直接的暴力冲突,有不满的情绪会马上暴露无遗,而在文明社会中,这种直接的暴力冲突是不被提倡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变成了一种内心的算计,一种“阳奉阴违”。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其实会加深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虽然表面看来直接的冲突是没有了,人们之间看似很和谐,但内心的斗争远远比直接的暴力冲突可怕得多。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弗洛姆、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学派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同以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同,法兰克福学派将批判的焦点放在文化上,也即放在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方面。政治、经济方面对人的统治可能很容易被人们意识到,然而文化的控制是看不见的,人们被文化控制,但是却不了解文化对自己的统治,还幻想着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从“异化”这个概念开始的,他们所讲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异化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与他们的生产活动、与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同他们一起共事的同僚之间的自然关系崩解了或被分离了。而法兰克福学派除了从经济角度谈人的异化,更主要的还从文化、生活领域等方面谈探讨人的异化,他们认为,异化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之中。
1、对现代人的“自由“的反思
          在前个人状态的社会里,个人处于社会的保护之下,这种保护纽带使个人丧失独立性,限制个人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日益独立,获得自由。然而,现代人的“自由”具有两个向度,一方面,人们摆脱了外在的权威,日益独立;另一方面,个人日益觉得孤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无能为力。换句话说,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它是一种不受干扰、自由自在的状态,但个人却缺乏一种自由的能力,它不是一种“积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应该是个人具有一种自由的能力,个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如何通过一种良性的互动达成这个目标。正如弗洛姆所言,“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自由,但只是一种消极的自由,个人缺乏一种自由的能力,所以,在这种自由面前个人会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感觉自己很渺小。
          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所言,“现代人相信自己是受自利动机的驱使,而实际上他生命的目标却并非是他自己的”,他以为自己是社会的核心,以为自己主宰甚至控制了整个世界,然而实际上,他自己亲手创造的劳动产品成为他的上帝。他以为自己是受自利动机的驱使,但实际上他的全部自我却成为他亲手创造的机器的工具。这种消极的自由使个人处于一种强烈的微不足道感和无能为力感之中。这和马克思所讲的“异化”,齐美尔的“文化悲剧论”,以及韦伯的“理性的牢笼”都有相似之处。
          那么,个人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孤独感、无力感呢?现代人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机制,也就是说去寻求另一种庇护。在弗洛姆看来,这主要有两种机制:其一,建立自己的权威主义性格,即培养一种施虐和受虐冲动。因为在这种自由面前个人感到无能为力,那么个人就企图成为自己之外的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融入它并分享它。这种权威主义性格的特征即是同时具有施虐和受虐冲动,一方面,个人羡慕某种权威,并欲臣服于它,这是受虐冲动;另一方面,个人想自己成为一个权威,要别人臣服于自己,这即是施虐冲动。比如希特勒,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要全体国民都臣服于它,这是施虐;另一方面,他又宣称自己臣服于一个更大的权威,即上帝、自然、命运,这即是受虐。个体正是企图通过这种权威主义性格的施虐和受虐来摆脱自己的孤独感、无力感,然而不管是施虐者还是受虐者,他都是这个共生有机体的一方,也即在这种结合中,双方都失去了其独立性与完整性,个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个人的孤独感、无力感。
          其二,建立趋同机制(求同)。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无力感,个体会尽力使自己与他人言行一致,机械地随大流,这导致了我们的思想、感觉、愿望的真实内容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部灌输给我们的。但是,个人还常常以为这就是我们个人独有的思想、感觉或愿望,以至于人们偶尔有的真实想法倒成了一种不正常。这种机械的趋同不会减轻、反而是加剧了一个人的孤独无力感。
          在弗洛姆看来,要摆脱这种孤独无力感,只有通过个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寻求一种积极的自由。在《爱的艺术》里,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出路,即通过培养一种正确的“爱”的能力,从而摆脱个人的孤独感。而在他看来,现代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现代人把爱情当做一种性满足的产物,把爱情看做是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感的避风港”,这是现代西方社会爱情衰亡的表现。弗洛姆认为,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的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他把这种爱的能力的拥有当做摆脱个人孤独无力感的出路。
2、单向度的社会——批判性思维的消失
          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的压制住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被社会的各种结构所控制,人们丧失在结构中创造和主动参与的能力,渐渐地,个人自由和创造力逐渐变小,终至消失,而且人们对控制及压迫他们的结构也丧失了批判性及否定性思考的能力。这种“单向度”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A、文化领域的一体化(理想的俗化&高层文化的世俗化)
          高层文化,抑或高端文化,其表现形式诸如文学、艺术、音乐等,它们本来应该是一种脱离日常生活或者超越日常生活的状态,然而,现在它们变得日益世俗化了。在之前,这些高层文化是作为一种特权而只被部分贵族享有,并且它们通常是作为一种反抗世俗社会的工具,“艺术是一种大拒绝,是对现存事物的一种抗议”。然而,这些高层文化逐渐褪去其高贵的一面,而日益去魅化、世俗化、大众化,艺术日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商业性的东西,失去其神圣的一面。
          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高层文化日益世俗化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为它让更多的人分享了艺术的魅力,丰富了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另一方面,这些高层文化并非以一种本来面目融入日常生活,相反,它们是改变了其本来面目才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再生。“它们被剥夺了曾是其真理向度的对抗性力量和疏远现实的特征”,简单说,它们失去了其批判色彩,以一种顺应现实生活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认可。因此,这种高层文化是一种单向度的文化,它只有顺应现实世界的一面,而缺乏批判、否定的一面。
          并且,即使是这种丧失批判性、顺应现实生活的高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也未必能得到真正的“被认知”、“被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被越来越多的人消费,但却没有几个消费者真正理解这种艺术或文化。比如,一幅名画,它可能会被各种人所拥有,然而,拥有它的人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欣赏。消费者拥有它只是作为一种符号,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作为自己有面子的代表(就像凡勃伦讲的“炫耀性消费”),但是消费者却没有真正欣赏这幅名画的能力。这就像齐美尔讲的文化悲剧论一样,人们不断地创造极其丰富的客观文化,但个人的主观文化却处于一种低度发展水平,个人缺乏认识、理解、控制客观文化的能力。因此,这些高层文化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再生,看似找到了新的归宿,但它们在被商业化、世俗化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并且还不能被真正认知。
          高层文化本来是作为理想的一种表征,它们本来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相疏远、相脱离,并且还应具有对抗现实生活的意味。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今天,高层文化日益褪去其神圣的外衣,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因此,人们也失去了那种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失去了挑战现实、超越现实、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能力。这样,本来应该具有表达理想、具有批判色彩的的高层文化便不再能够提供与现实根本不同的抉择,不再具有同现实游根本区别的另一向度,而只有顺应现实的一种单向度。
B、生活领域——话语的封闭、权力的渗透
          在单向度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活领域中处处体现着这种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思维能力。在话语领域中,语言处于一种单向度的封闭状态。它一经言说者说出,就不容接受者去思考、论证,而是立马采取符合话语发出者的要求的行动。语言的控制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减少语言形式和表征反思、抽象、发展、矛盾的符号,用形象取代概念。这样的语言就否定或吞没了其自身的超越性含义,而只是以一种仪式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这样的语言就被局限在某个“圈子”里,只有圈内的人才明白其中含义、规则,而一般人只能认识这种语言的表面形式。
          比如现代社会中人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缩略语,这种缩略语就旨在删除其本来具有的超越性涵义,而以某种制度化、仪式化的方式将某个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果语言是以一种本真的面目、完整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个人可能会从话语中去联想、思考、甚至批判,而这种以缩略语形式出现的语言就使个人失去了反思、批判的能力,因为从那几个简单的字母中个人很难联想到许多与之含义有关的东西。其实,这就是一种话语对个人的控制,在这种话语权力面前,个人丧失了批判性、否定性思维。(如NATO代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社会一方面是通过一种仪式化的语言、封闭的语言向个体发出某种指示,从而使个体丧失批判性;另一方面,社会又通过将个人表达中的普遍概念转译为特定所指的概念,从而加强对个人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普遍性代表的社会得以脱身,而将问题的存在全部归结为个体自身,把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个体自身的一个偶发性事件,从而使社会可以很好的针对个人解决问题,最终使个人对社会不再有任何不满,从而有利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发展。
          在这种将“普遍”转译为“具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个人的控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社会的权力无处不在,渗透到个人的方方面面。社会通过对个人的越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控制个人。在这种转译的过程中,表面上看来,个人的具体问题得以解决,这对个人是一件好事;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个人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了,并且社会通过解决个人的问题,其目的最终是为了社会,而非个人。而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获益了,因此其反思性、批判性进一步受到了阻碍,或者说个人已经完全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批判的意识了。这就像福柯讲的规训社会,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圆形监狱”,个人在里面受到各种权力的控制,权力无处不在,而个体也将这种控制当做了一种理所当然。
C、思想领域——缺乏批判性的实证科学
          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的流行标志着单向度的思考方式、单向度哲学的胜利。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得出科学定律,它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辨,认为这种思辨是一种玄想、空想,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实证主义的影响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一种技术化、数字化、定量化的社会,反对一切主观思辨。
          现代社会都推崇一种技术专家思维,这种思维只关心效率,只想找到一条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而不会对这种方法或目标加以反思。这种技术专家的工作就像一种动物的条件反射一样,遇到特定的问题就会去找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而专家再用一种特定的方法加以解决,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模式化的标准,而缺乏对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反思或批判。
          在现代社会科学领域都很推崇定量的研究方法,认为这种方法是很标准的,禁得起检验,而且还有代表性。这种定量的方法主张在一个特定的框架中去思考,框架已经存在,只要把合适的内容往里面填充就可以了。或许对于社会而言它又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反思、缺乏批判性,不能反映任何个体的特殊状况。它的任何逻辑都逃不出那个预设的标准,个体很难再有自己的思考与反思。
          这种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单向度的思考方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一种潮流,个体只在乎如何去达成或者接受一种既定事实,但对这种既定事实缺乏任何的批判。这种单向度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个体的一种既定思考方式,个体变得很自然的接受它,并且对这种思维方式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反思。
D、政治领域的一体化
          从政治领域来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它不仅成功的消除了危害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而且使一度是社会革命力量的无产阶级也丧失了革命的斗志。从政党的角度来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确有很多对立的政党。然而,他们之间的对立更多的是一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对立,而非真正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也即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终结了。表面上看来,不同的政党具有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政策、以及不同的利益代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然而,实质上不同的政党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经有了一种“一体化”的趋势,他们在思想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其实没有真正的对立,而有一种逐渐融合的趋势,就像吉登斯所讲的“第三条道路”。不同的政党上台后其实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没有什么大的波动的,他们除了照顾自己本阶级的利益外,其实会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不同的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并非像之前那样截然对立,而是有彼此融合之势。
          而从无产阶级的角度来看,他们原来是作为社会的坚强的革命力量,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无产阶级仍然是处于一种受剥削的地位,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工人阶级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得以减低,而且工资相比以前也有所提高,也即:从表面上看来无产阶级过着比以前优越的生活。同时,随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还有文化对人的腐蚀,各种“文化”占据了人们的一切空余时间,“人们太沉迷于大众传播、太忙于购物、太忙于各种以便负担得起购买东西,因此没时间多去思考革命,更别说是采取行动了”。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无产阶级日益丧失了其否定性和革命性,并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与往昔的敌人联合起来。
          不论是从各个政党的意识形态趋于一体化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无产阶级日益丧失革命性和批判性的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三、)从消费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消费,是指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本来是指对消费者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然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消费已经“异化”了。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享受和满足,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著名的“凡勃伦效应”,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1、消费的“异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消费者不再是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也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经济行为,消费领域出现了一种异化现象。古典经济学家认同一种“经济人”的假设,即:大多数人类行为都是理性的。而凡勃伦否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设,他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时非理性的,主要是遵循习俗、习惯等文化方面的影响,而不是遵照理性的考虑力求效用最大化。这和布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他认为,货币支出并不是因为它给个体消费者提供了效用,相反,消费者花钱是为了和别人进行攀比,或者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确实,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消费者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为了个体生理需求的满足,相反,他是想要通过这种消费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等。这种“炫耀性消费”也驳斥了消费者理性和消费者主权的观点。人们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消费什么物品是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实际上,从这种异化的消费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其实是没有主权的,在消费方面他们的行为时受社会的文化、习俗、习惯以及他人的消费方式的影响的,也即这些文化方面的因素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而不是消费者主权决定消费什么。
2、炫耀性消费的原因探究——从生活模式的角度分析
          在《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明显有闲(炫耀性有闲)和明显消费(炫耀性消费)在显示个体的身份、地位方面发挥大致相同的作用,而在社会进一步分化并且进入更大的人类环境之后,炫耀性消费作为显示体面的有效手段,就开始胜过炫耀性有闲了。也就是说,有闲阶级以前可以通过一种“非生产性的耗费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财富地位,证明个人的金钱力量可以负担得起悠闲的生活。然而,这种“明显有闲”只能在一种较小的环境或相对熟悉的环境中才会起作用。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模式下,人类生活环境得以大大拓展,人与人之间因此彼此处于一种相对陌生的状态,也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陌生人的社会,偶尔有之的聚会也是一种临时性质的,无法达到人与人之间知根知底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炫耀性消费作为一种显示个人体面的手段,其作用远远大于炫耀性有闲。因为个体为了使自己在各种临时聚会中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使他者的观察和羡慕给予自己最大的满足,一个人就要明显的把自己的 金钱力量全部展示出来,使他人能够一览无余。这比那种只是天天待在家里不用工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金钱力量足以支付个人的悠闲生活的“炫耀性有闲”有效得多。因为在这种陌生人社会里,彼此不熟悉,个人这种炫耀性有闲是不能再别人面前充分展示出来的,所以不能达到显示个人身份、地位、财富的目的。因此,各种奢侈品的使用、驾驶豪华轿车、举办奢华宴会等各种炫耀性消费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频频出现,人们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3、消费的阶层性阻碍社会的革新
          前面提到的炫耀性消费使当代社会中的消费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的消费方式同时对于社会的革新也是一种阻碍。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方式主要是社会中的有闲阶级的消费方式,而下层阶级则处于一种被剥削的状态,因此出现了消费的阶层性。
          这种消费的阶层性,一方面保证了有闲阶级对社会现状的维护,因为他们几乎没有理由对现状有什么不满;另一方面,这种消费的阶层性也使得下层阶级越来越趋于保守。因为有闲阶级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尽可能的从下层阶级那里攫取生活资料,这样一来就缩减了下层阶级的消费,同时也由此减少了他们可以利用的精力,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学习和采纳新的思想习惯,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思、批判整个社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层阶级是由于满足于现状而缺乏一种革新、批判的精神;而下层阶级是由于没有精力去让自己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造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社会的一个原因。










李永萍2012年十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
米歇尔•福柯(法)    《性经验史》
米歇尔•福柯(法)    《必须保卫社会》
米歇尔•福柯(法)    《福柯读本》
米歇尔•福柯(法)    《不正常的人》
米歇尔•福柯(法)    《安全、领土和人口》
汪民安(中)          《福柯的界限》
哈贝马斯(德)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 《合法化危机》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 《包容他者》
应星(中)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二、读书小结(从“治理术”管窥福柯思想)
      福柯的思想给人一种比较散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没有其他几位大家的思想系统、条理。他关注的领域比较广泛,从微观的个人层面到宏观的国家层面,他都有所涉足,所以,阅读他的作品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比较跳跃的感觉。但是,如果仔细琢磨,还是能够发现他的作品中有一些前后联系。他主要关注三个领域: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技术,与知识考古学相关的书我没怎么看,主要看的是后两个领域的。通过阅读,我觉得可以通过“治理术”把福柯的一些思想联系起来。
(一)福柯的治理术
      关于“治理术”的问题,在福柯很多作品中他都有提到,我觉得他的“治理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对他人的治理(包括对他者个人的治理和对国家的政治治理),二是自我治理。
1、“对他人的治理”
      “对他人的治理”首先就涉及到福柯的权力观,因为治理肯定就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关系肯定就会涉及到一种权力,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对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总是会有一方处于相对的支配地位。首先来看福柯的权力观,他的权力观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尼采的“权力意志”概念,而福柯更加青睐于其概念中“权力”这一层面,认为权力具有积极性、肯定性和生产性,权力生产了对象领域,生产了知识和原理。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方面,福柯认为:权力生产、制造了知识,知识是被权力建构的。知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客观、自然、绝对,它是与权力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权力的意志。由于权力的需求,知识得以被建构出来,而这种知识一旦被建立起来之后,就会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或者是使原来的权力拥有更大的力量,即:知识被权力生产出来,随即它又产生权力功能,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权力。比如,在谈到精神病学领域的产生的时候,福柯认为,正是由于司法权力的内部问题而产生的对精神病学的需求导致了精神病学的产生。因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司法权力内部的刑罚体系遭遇到一些困境,即“无理由的犯罪”导致了法官不知道该怎么对罪犯进行定罪,于是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来对这种“无理由的犯罪”进行定位、分析,从而有利于法官的司法判决。就这样,对精神病学相关知识的需求的增多,引起了精神病学的产生,而这种精神病学一旦产生之后,就在相关领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甚至有普及为一种社会权力之势。
        回到福柯关于“对他人的治理”,首先是对他者个人的治理,这主要体现在他关于疯人与罪犯的研究中,即《疯癫与文明》和《规训与惩罚》两部作品。福柯认为:排斥权力塑造出疯癫,规训权力塑造出犯人。在关于“疯癫”的研究中,福柯主要是从“理性——疯癫”这二者的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他认为,理性和疯癫在以前(文艺复兴时期)是处于平等的位置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共存的关系,二者使用同样的语言,并且还有持续的对话。而渐渐地,二者之间发生了分离,理性与疯癫不再使用同样的语言,理性与疯癫之间没有交往、相互之间开始变得沉默了,并且理性开始对疯癫具有统治的权力,也即“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权力”。而正是由于理性对疯癫的排斥,使得疯癫变成了一种社会病态,疯人也因此被当做非理性的人来对待。正是由于这种理性权力制造出来关于疯癫的知识,这种知识又进一步加剧和巩固了对疯人的紧闭。
        福柯并没有将其“治理术”局限于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注,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谈到了关于国家的政治治理。而关于政治治理,他采用的是谱系学的分析,从其产生的源头开始分析政治治理的出现。福柯认为,东方社会的牧领权力是国家政治治理的源头,而这种牧领权力(牧羊人——羊群)是源于东方,源于希伯来社会,西方只是在基督教之后才开始将牧领作为治理人的模型。因此福柯认为,基督教在这种“从灵魂的牧师神学到对人的政治治理”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牧羊人的职责是对整个羊群负责,关注每一只羊,并且对其具有教育的任务。福柯将统治者和牧羊人类比,认为君主不仅应该保护好国家,而且还有关注国家里人口的生存、发展,他认为君主应该采取两种安全机制来达到理性治理的目标,即:外交军事部署和公共管理。基督教牡领权力的目标是救赎,是着眼于来世的生活,而到了17、18世纪,这种牧领权力开始渐渐变为一种世俗化的牧领权力,拯救不是在来世,而是着眼于现世;救助者不再是牧师,而是变成了世俗世界的国际及其权力机构。最终救赎式的牧师权力变成了现代社会的生命权力。因此,这种源于希伯来社会的牧领权力,经过基督教的过渡后转变为国家理性和自由主义,并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治理。
2、自我治理(自我关注)
        除了关注对他人的治理外,福柯还关注一种自我治理,这主要体现在其后期的作品中,因为他后期开始关注一些伦理、美学方面的问题。福柯的自我技术主要是关注希腊人在性领域的行为道德和伦理学实践。通过考察,福柯认为,希腊人在性领域是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没有外在的法律规范来强制性的控制人们的欲望,然而,正是在希腊人那里,福柯发现了人们对快感的一种自我控制,人们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欲望。为什么在一个性自由的环境中人们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欲望呢?福柯认为,希腊人的自我节制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个人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既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道德价值和真理价值,希腊人的这种自我节制为会个人带来财富、声誉,获得在城邦的威望。同时,福柯认为,在一个有禁律的地方,自由通常表现为对个体的主动放纵;而在一个没有禁律的地方,自由通常表现为对个体的主动节制。因此,他认为希腊人的自我控制恰好是一种自由的实践。希腊人在性领域的自我节制是个体的一种主动选择,它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是不同的,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是一种外在强制,它要求信徒必须禁欲,否则会有相应的惩罚。而希腊人在性领域的自我节制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实践,“自由意味着对自己的欲望的自由”,即:自由意味着不被欲望所奴役,而是做欲望的主人,能控制欲望。
      除了在性领域研究个人的自我技术外,福柯还谈到“自我关注”。这种自我关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福柯谈到了希腊社会中一系列的自我关注技术,如书写、自我审查、自我修炼等,这些技术都旨在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反思,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到基督教那里,自我关注发展为一种忏悔、自白,这种自我关注旨在来世的拯救,和之前希腊社会的自我关注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对现世、对自我的弃绝,因此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二)一些比较
1、福柯与韦伯(关于理性方面的比较)
      韦伯和福柯都有对理性问题的关注,韦伯更是将理性作为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而福柯没有直接研究理性,但通过其对非理性的研究,可以看到福柯关于理性的一些态度。
      韦伯对理性的关注实质是研究理性化的过程。他把理性分为两类,即价值理性(实质理性)和目的理性(形式理性)。韦伯认为,在早期传统社会,价值理性在人们的社会行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是注重情感、个性,提倡多元性。而近代以来,目的理性日益在人们的社会行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价值理性逐渐被取代,社会开始漠视人们的情感、个性,而逐渐以一些统一的制度、目标来取代以前的多样性。因此,在韦伯看来,理性化过程实质就是目的理性理性化的过程。韦伯认为,整个社会最终将走向一种理性的“牢笼”。
        福柯虽然受韦伯理性化思想的一些影响,但是与韦伯在此问题上也有一些不同。福柯没有直接研究理性,而是通过对其对立面——非理性的研究,从而揭露理性的村在。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描述了理性如何对疯癫进行排斥、紧闭、治疗;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探讨了理性如何对罪犯,乃至整个社会进行规训。我觉得福柯在探讨理性的时候,主要是研究理性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压制、统治非理性。因此,福柯关于理性的探讨主要可以从其“权力观”中看到。比如他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到一种理想的监狱类型——全景敞视主义。整个监狱围绕一个权力中心建立起来,权力中心就是出于监狱中央的铁塔,里面有对犯人进行监控的一系列设备,从里面可以看到犯人的一切行为,而犯人从外面是不能看到这个权力中心的内部情况的。福柯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全景敞视主义”的监狱,有一系列的权力中心对行动者的行为进行监控,因此他也把现代社会称为一种“规训的社会”。但是,与韦伯不同的是,福柯并不认为人们将走向一种“理性的牢笼”,并不认为在这种规训的社会中人们无反抗的余地。相反,福柯认为,权力一直存在,反抗也一直存在,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但是他关于个人对权力的反抗的具体论述比较少,而是最后全部回归到了个体内部,回到了个体自身的一种巅峰体验,也即通过个人的一些自我技术来反抗权力。因此,他后期非常关注对于个人的生存美学、伦理学的研究,希望通过这种个体的自我改造来反抗外界权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韦伯与福柯的理论出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韦伯提出了理性的牢笼,他的理论出路是借助于一种“非理性个体的卡里斯玛式的超越”,也就是说,韦伯认为,要想走出理性的牢笼,就需要一种卡理斯玛式的统治,因此,韦伯的出路可谓是一种超越。而福柯不同,他理论的出路是通过理性主体的自由实践,也就是说,通过回归到理性主体本身,从而走出权力的困境,因此,福柯的出路可谓是一种回归。
2、福柯与马克思的比较(权力观方面)
        对于福柯来说,权力是社会理论的基石。他是根据权力形态的不同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社会形态,他将权力分为暴君权力和规训权力,从而将社会形态划分为暴君社会和规训社会。这种对社会形态的划分方式构成了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挑战。马克思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来划分社会形态的,具体而言是以生产力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的不同形态,这是二者的一个区别。
        此外,在权力的斗争与反抗方面,二者也有一些区别。马克思是将主体的意识形态作为变革社会的关键一环,而在福柯这里,关键的是权力和身体。对于马克思来说,意识形态是关键的斗争场所,这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变革社会形态和阶级关系,就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狂热的斗争,推翻统治阶级的前提就是要在意识形态的争斗中获胜。
        而在福柯那里,权力无处不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权力与反抗如影随形,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福柯认为,个人并不一定能与权力对抗、争斗、交锋,但是个人可以用自我技术这种美学方案来对抗外界权力。个人可以通过他特有的方式,无视这种权力,让这种权力失效,让它的规训功能和支配功能失效,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外界权力。也就是说,个人不能直接改造权力,不能超越权力,但是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我来间接地反对权力。这也是福柯后期转向个人生存美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一个侧重点。
三、读书感受
        这个月读书总体状态还是不错。在看《福柯读本》时花了较多时间,中间也有比较受打击的时候,感觉看不懂,当时心里就有点急了。后来与大家交流了一下,自己也做了一些调整,心态变好之后再来读,感觉轻松多了。所以,我觉得,看书时心态很重要,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要急躁,要心平气和的仔细琢磨,这样才会保持一种好状态。现在感觉到时间真的很紧,用一句话自勉:人生能有几时博,此时不博更待何时?
       






李永萍2012年9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
1、皮埃尔•布迪厄(法)    《单身者舞会》   
2、P•布尔迪厄(法)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3、皮埃尔•布迪厄(法)    《实践感》
4、皮埃尔•布迪厄(法)    《时间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5、P•布尔迪约(法)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6、P•布尔迪约(法)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
7、皮埃尔•布尔迪厄(法)  《男性统治》
8、皮埃尔•布迪厄(法)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
9、高宣扬(中)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10、米歇尔•福柯(法)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11、米歇尔•福柯(法)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产生》   
二、感想
      这个月总体感觉状态还是不错,一直比较稳定。这学期开始没有课程安排了,所以时间上相对比较宽裕。读了一年书了,我觉得自己在这第二年中应该要有更大的突破才行,不能停留于第一年的水平,当然我深知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我不怕。
      一直觉得自己思维比较懒惰,不善于思考,所以这也是我这学期开始需要慢慢有所突破的地方。这个月看书过程中思考的比较多些,有时也是硬逼着自己去努力思考,特别是在这最后总结阶段,也是逼着自己去思考、去比较,有时也会觉得有点痛苦,但还是得逼着自己去做。虽然总结的水平还是很有限,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相信自己会做的越来越好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那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读书汇报
(一)核心概念小结
      布迪厄的整个思想都是源于其超越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的努力,他认为,客观主义所推崇从“局外人”的视角来解释研究对象和主观主义推崇的从“局内人”的视角来解释都是不合适的。他主张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可以说,布迪厄的思想是围绕“实践”二字展开,而为了更好的解释“实践”,他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概念工具:惯习、场域、资本。
      对于“实践”,布迪厄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他书中提出过一些实践的特征,比如:实践具有时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他把自己的时间概念叫做“实践感”,也就是说,实践不是一种理性算计的活动,“它排斥任何形式的算计”,它只是一种“实践感”,它是行动者在某些内驱力的作用下自发产生的,并不是人们深思熟虑、理性算计的结果。比如,在《实践感》第二卷中,布迪厄详细分析了卡比利亚人的婚姻策略,不同的家庭(地位不同、拥有子女数不同、子女性别不同等)就会相应的有不同的婚姻策略,表面上看来,这是农民理性算计的结果,是一种想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理性算计的结果。然而,布迪厄认为,卡比利亚人的这种婚姻策略是与其财产继承策略、生殖策略、教育策略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由其生存条件灌输的潜在行为倾向,一种社会地构成的本能,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人们把一种特殊经济形式的客观上可计算的要求当作义务之不可避免的必然,或感情之不可抗拒的呼唤,并付之于实施。”也就是说,当地农民的婚姻策略是由其生存条件、生存环境决定的,这种生存条件和环境已将农民的这些“看似理性的策略”塑造成了一种本能、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因此,不能简单地从理性算计的角度来看待当地农民的婚姻策略,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实践感”。
1、场域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利形式的各种位置空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整个社会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场域”,它是由一个个“小场域”所组成的(经济场、政治场、知识分子场等)。不同场域有不同的逻辑规则,每一个场域都有自己相应的话语体系、符号、权力、资本、规则等。“场域”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空间,它的内部存在着斗争、变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个资本争夺空间,不同的人在里面拥有的资本是不同的,他们彼此博弈,不断改变着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使场域内部永远处于一个变动的状态。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布迪厄将之称为“场域”,而非“场所”、“空间”,因为场所、空间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而场域则表示了一定的变动性、复杂性、斗争性。
      关于场域的界限问题,布迪厄没有很好地界定,他只是指出,“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的地方”,我觉得场域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因为虽然不同的场域有自己的逻辑体系,有自己的规则、资源、权力,但是不同场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渗透性,都是在社会这个大场域里存在与运行,所以界限模糊也是很正常的。
2、惯习
      所谓惯习,布迪厄认为,它是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不是习惯,是深刻的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惯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但也并非是一层不变的,同时惯习也可以被置换,具有可转移性,可以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比如,一个人在学习上形成的一套惯习可以用于他以后的工作中。
      惯习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域中形成的,场域对惯习具有形塑作用。因此,位于不同场域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惯习,而即使是位于同一场域中,人们的惯习之间也会因为拥有资本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一套惯习特征。惯习是在一定的场域中被形塑的,同时惯习也有助于把这个场域变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当“惯习”与“场域”相互吻合,即惯习遇到了产生它的那个场域时,它会感到轻松自如,能很好的适应场域的要求;反之,当“惯习”与场域不相吻合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民,他身上必然带着典型的农民的惯习,当他猛然处于城市世界时,他会感到相当不适应、不自在。当然,惯习也并非总是一层不变的,“惯习并非宿命”,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适自己,从而在这个新的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调整自己的结构。比如上面提到的初到城市的农民可能会很不适应城市生活,但是,当他慢慢地接触城市之后,他会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以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3、资本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个在特定的场域中有效的资源。他认为资本可以分为四类,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各种资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和再生产。良好的经济资本使个人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获得较好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的增多,使得行动者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威望相应的也就得到提高,这时行动者就可以调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正是由于资本在场域中的存在,行动者才会在场域内不断博弈,才使得场域具有更多的活力、富有斗争性。
4、几者的关系
      总的说来,实践、场域、惯习、资本这几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以“实践”为中心,场域、惯习、资本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真是由于惯习、场域、资本的存在才为实践提供了可能。惯习为实践提供相应的规则,场域为实践提供了场所,而资本则作为场域内斗争的武器而存在。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也会产生新的规则体系,这些新的规则体系作用于惯习,使惯习得以扩展和丰富,并且形塑着场域的新的结构,并导致场域里资本获得转化。
      同时,场域、惯习、资本三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惯习是在一个场域里形成的,场域形塑着惯习,而正是惯习的存在才使得场域变成了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资本是在特定的场域里存在的,脱离了一定的场域,资本也会变得没有价值。而正是由于资本在场域里的存在,才使得行动者在场域中相互博弈,使场域变成了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
(二)宏观上比较
1、布迪厄与吉登斯
      布迪厄与吉登斯都试图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打破二者对立的格局。吉登斯提出了著名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认为结构既是对人能动性的限制,又是对人能动性的促进。而布迪厄提出了“实践感”这个概念,认为应当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而不应该简单地从主观主义推崇的“局内人”视角和客观主义推崇的“局外人”视角来看待研究对象。
      然而,从他们两人的作品及其研究方法中,我觉得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做到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在吉登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仍然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如他提出的控制辩证法、反思性监控、自反性(反思性)等概念,都可以看出他对人的主观方面的关注。而布迪厄也没有完全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与吉登斯有所不同的是,他更为强调客观(也就是结构)这一方面。他提出的概念,如惯习、场域等,某种程度上都在强调一种客观的结构方面的东西。他关注场域这个概念,认为一切社会生活都发生在特定的场域中。其实场域在这里就是一种客观的、结构的限制。同时他关注惯习,认为行动者的活动是受这一套性情倾向系统的影响的,而较少关注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在他的概念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被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是以一定的结构框架作为基础的。
      此外,在布迪厄关于教育在生产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其思想里的社会决定论色彩。布迪厄认为,教育实际上是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同时也再生产社会不平等。他认为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已经是固化的了,教育只是把统治阶级的意志强加给全体人民,从而强化了整个统治阶级的统治。通过教育并不能改变什么,并且还会进一步强化社会的不平等。
2、布迪厄与涂尔干
      涂尔干和布迪厄分别作为法国社会学古典和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二者的思想也有很多共通之处。或者说,布迪厄其实受到了涂尔干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者身上都有很重的“社会唯实论”色彩。涂尔干作为社会唯实论的倡导者,其思想主要是受社会决定论的影响,当然并不排除他在晚年研究宗教时对个人内在力量的关注。而布迪厄虽然想要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但其思想中仍体现出较多的“社会决定论”色彩。
      涂尔干是社会唯实论的忠实倡导者,主张社会第一性、个人第二性,要认识社会中的个人就必须先认识社会。因此,他强调“集体意识”,指出它是“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集体意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驾驭能力,它就像是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和布迪厄提出的“惯习”一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当然,在涂尔干研究的后期,特别是当他转入到宗教领域的研究时,他的思想开始有了一些转变,他开始关注个人内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他的思想是带有很浓重的“社会决定论”色彩。
      而布迪厄也没有如他自己所愿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他的思想仍偏重于客观一面,具有很大的决定论色彩。比如说他的“惯习”、“场域”概念,比如他在《男性统治》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于男女之间的对立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其思想中浓厚的社会决定论色彩。









李永萍2012年6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美)
    《涂尔干死了》    阿瑟·伯格(美)
    《民族—国家与暴力》    安东尼·吉登斯(英)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族主义的复兴》 安东尼·吉登斯(英)
    《国史新论》    钱穆(中)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
二、感受
        这个月先是接着把吉登斯的书看完了,本来打算吉登斯读完后继续读布迪厄的书,但由于本月是这学期最后一个月,时间较短,杂事也比较多,所以临时改变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所以本月的读书不是很系统,比较杂,也难以总结。因此,我不打算对本月的读书内容做过多的总结,我想主要谈谈自己读书这一年来的一些感受。
          在读钱穆的《国史新论》时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到“士人阶层”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而对比现代社会,作者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缺乏一个中间阶层——即“士”的阶层。因此,作者认为,“应重创社会上新的士阶层,重建起具备共同信仰共同理想的士阶层,由此发出力量,上面从事政治,下面从事教育,不使全社会各自在私的纯功利上做打算,此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当着意经营的一课题”。当我读到这里时候,我当时就想到了我们读书会,想到了中心。我不知道我们算不算是一个“士人阶层”,但我知道我们都是一群“具备共同信仰共同理想”的不甘落后的人。我不知道我们中的成员以后会不会“上面从事政治,下面从事教育”,但我觉得只要是中心出去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理想主义的,都是想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的。
        谈到自己这一年的读书生活,真的觉得有太多想要说的。先说读书,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与建议下,我就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只和自己比”,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开始时也经历了很多迷茫、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读书、该从哪里读起,在师兄师姐以及老读书会成员的帮助下,自己一个个克服了这些难题,心里也渐渐明朗,有了自己的阅读计划,有了一定的主体性。现在看来,表面上这一年是过的平静、安宁,但其实自己内心也曾有过一些纠结,一些波澜起伏,但是很庆幸,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走过来了。现在的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是我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看到了自己这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再说生活,我曾多次说到感觉自己这一年来过的充实、踏实,一点也不假,在图书馆的日子总是让人心里充实的,有时一天没有去图书馆,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焦虑,总觉得有什么事没有做。我想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单纯的有书陪伴的生活方式。再说我们的团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或是认真、踏实,或是可爱、活泼,亦或是成熟稳重。读书遇到疑难困惑时,总会有人帮你答疑解惑,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每一个人,未来的路我们还要一起坚定的走下去,相信我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




李永萍2012年5月读书汇报
一、    阅读书目:(美)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美)戈夫曼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美)戈夫曼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英)吉登斯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英)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英)吉登斯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英)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英)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英)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
二、小结
    吉登斯算得上是除帕森斯以外古典社会学与当代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过渡者,他通过对古典几大家(如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等)的总结与批判,从而服务于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他的整个理论都是围绕他对于现代性的研究而展开的,也是服务于他的现代性研究的。“结构化”、“现代性”可谓是其思想的核心。
    首先谈谈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这应该算是其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吉登斯在多本著作中都曾探讨过“机构化”的问题,比如《社会的构成》、《社会学方法新规则》、《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中都曾论述过,当然对“结构化”理论进行总体论述主要是在《社会的构成》一书里。谈到“结构化”理论,首先得讲到它出现的背景。长期以来,社会思想界中存在着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争端。社会决定论持一种客观主义的立场,认为社会行为受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规范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一种强制性,它强调结构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限制和束缚。与社会决定论相对立发展起来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则主张,所有的社会整体都可以化约为个人的逻辑性堆砌,社会整体无非只是处于某种关系中的个人集合体,每一社会场景或集体也无非只是个人及其行为的结果,总之,方法论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一种主观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吉登斯提出了他著名的“结构化”理论,他一方面沿着涂尔干、韦伯、帕森斯等早已强调过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互动在社会整合中的关键作用展开论述,另一方面沿着与集体特性相关的个人能动性路线而展开论述,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要理解“结构二重性”,首先要理解吉登斯意义上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吉登斯所谓的“结构”更多的指的是一种“结构性”,他用结构来意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这里的“规则”包括两类,即规范性要素和表义性符码,而“资源”也包括两类,即配置型资源和权威性资源,配置型资源是指人对自然的控制,比如一些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具、技术、劳动产品等等,权威性资源则主要是指人对社会世界的一种控制。而吉登斯讲的“结构二重性”即是指,一方面,人的行动受到各种社会规范或结构的制约和限制;而另一方面,人具有反思性(自反性),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将结构作为人类行动的一种媒介或中介,把结构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从而促进人类行动或活动的完成。而这种完成了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就会成为制约我们下一次行动的结构或规范。正如吉登斯所言:“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这句话可能是对“结构二重性”最精炼的概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概念与社会再生产有很大的类似之处。在《社会的构成》里,他也费了很大的笔墨去谈到社会再生产这个概念,但吉登斯意义上的社会再生产并非整体社会结构的复制,而是强调结构化在任何社会中的恒定作用。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关切地在于社会结构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过程。吉登斯认为,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性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惯例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通过人们的不断反复实践形成为一种在人们的意识中存在的指导个人行为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这可以看成是社会结构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吉登斯认为,人创造了社会,但他们也受着一定客体因素的限制,而对于他来说,最主要的客体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人只能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从事某种活动。
    吉登斯的书里提到了很多概念,在我看来,他的很多概念都是与“结构二重性”理论息息相关的。比如:反思性监控、控制辩证法、双重解释等概念。吉登斯认为,控制辩证法,是作为控制的权力的双向分布,体现出在既定权力关系中,权力弱势方如何可以借助某种操纵资源的方式,对权力强势方实施控制,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某些行动者对他人实施多么广泛的控制,弱者总是具有使用某些资源来抵抗强者的能力。这可能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弱者的武器”,一方面,弱者是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剥削、制约、限制,而另一方面,弱者也可以利用他弱者的地位,利用他特有的资源,从而抵抗强者。这可谓是“结构二重性”的一种体现。
      总的说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研究中的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他的观点归结为一句话,即:结构既是对人类能动性的限制,也是对人类能动性的促进。
    再来谈谈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吉登斯探讨现代性的作品主要有《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的后果》等,他关于现代性的探讨与他的“结构二重性”理论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认为“结构二重性”理论是他分析现代性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具体说来,《民族—国家与暴力》是从结构的制约性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性的制度化;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则是从人的能动性的角度展开了对现代性的论述。《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主要探讨了现代社会中自我认同新机制的出现及其影响,它的重点在于探讨外在的全球化制度对自我认同塑造的一种冲击以及个体对这种冲击的吸纳和强化作用,从吉登斯的这种关注焦点也可以看出他是把“结构二重性”理论贯穿于他整个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里》,吉登斯是通过现代性的三个动力来探讨自我认同的。现代性的三个动力,即: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制度反思性。“时空分离”,即在现代社会,随着机械钟的发明,时间与空间得以分离开,而在前现代社会,时间总是与地点联系在一起,吉登斯认为,时空分离一方面成为“抽离化机制”的一种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机制。“抽离化机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特定场所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远距离的交往方式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必须“在场”的亲缘群体,而是可以扩大到世界任何范围之外,这对于自我认同的形成于发展有很大影响。当那种固定的亲缘关系被一种陌生社会所取代时,个人会产生一种信任感危机、产生焦虑,同时可能还会引发各种问题。总的说来,吉登斯的机构化理论是为他的整个关于“现代性”的论述服务的。
三、    感想
    这个月开始进入当代社会学部分的阅读,听了同学的建议,先看了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他是在对古典三大家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宏大理论,即“唯意志的行动理论”,他作为古典社会学与当代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过渡者,因此从他开始读比较好。一方面是对以前读的古典几大家的一个总结与回忆,另一方面也开始慢慢接触到一些当代社会学的特点。读完帕森斯以后接着读了吉登斯,他算是当代几大家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一个,所以读起来还不是太难。
    总的说来,这个月读书状态还不错,自己感觉是读进去了的,所以收获挺大。在读吉登斯或帕森斯的作品时,作者经常会提到古典几大家,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原来脑袋里还是不知不觉的储存了很多东西,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读了就忘了,没有什么收获,但是现在当作者提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时,我发现自己还能或多或少回忆出来,所以感觉挺开心的,感觉很有收获。
    “悲观主义者抱怨风向,现实主义者顺应风向,乐观主义者调整风向”,我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这句话,但我一直觉得它说的很好。我想,我们现在就是在积极地调整风向,为了使自己在以后没有遗憾,我们在积极地调整风向,积极地把握当下,认真的过好当下,我相信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








李永萍2012年3月读书汇报(3月13日——4月25日)
一、阅读书目:《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至910页)    卡尔•马克思
          《大众哲学》  艾思奇  人民出版社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三联出版社
二、阅读感想
    这个月主要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卷,外加两本闲书,读完之后,感觉很是厚重,似乎自己是读懂了,但是真要总结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资本论》体系太庞杂,包罗万象,很难用一个体系或者从一个方面加以概括。在读过之后,我觉得自己对剩余价值这一方面有些感触,所以我就主要对剩余价值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主要从它的含义、本质、种类、分配以及如何被掩盖几个方面来说)
    马克思主要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谈到了剩余价值,其实剩余价值是贯穿在整个《资本论》三卷当中的,也是它的一个核心。何为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其实我觉得剩余价值并不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才存在,每一种社会类型里都存在剩余价值。比如,在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价值就已存在,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在封建社会里,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以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里剩余价值的存在更是显而易见,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社会主义社会里也同样存在剩余价值,如果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展开,社会将处于一种瘫痪状态。
      还想提到一点,即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马克思讲到: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就是一回事,是一个东西,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是一回事,剩余价值率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率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既然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一回事,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又要反复提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呢?我觉得在这里,马克思就揭示出了资本家是怎样用利润率来掩盖剩余价值的源泉了。剩余价值的实质是来源于可变资本(即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家却用利润掩盖之。因为利润率是相对于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所以资本家可以堂而皇之的说他所获得的一切利润都是来自于他当初的投资,而并不是对劳动者的榨取。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这也是资本家用以掩盖其对劳动者的剥削的一种手段,他可以把他实际获得的利润掩盖到很小的程度。
      接着谈一下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多种资本家,多种剥削集团,而并非只有唯一一种资本家的存在。这就引起了“剩余价值”在众多资本家中如何分配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里主要存在着这样几种剥削资本家的: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信贷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与此相应,剩余价值则分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产业剩余价值),这个很好理解,产业资本家通过对工人的剥削,获得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从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是来自于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商业利润是来自于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似乎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事实上,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再讲到借贷资本获得的利息,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利润是由放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形成的(马克思在书里也大力抨击了银行及银行业者的食利行为);最后,大地主所有者分得剩余价值的表现是“地租”的获得,它由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此外,我还想谈到一个小知识点,以前学习马克思的时候一直没有完全搞懂,这一次终于看明白了,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区分。首先,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从价值增殖的角度来讲的,不变资本指转化为生产手段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例如原料、厂房、机械等等;而可变资本是指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价值量的变化,即会发生价值增殖,这也就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其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从流通的角度、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讲的,简言之,固定资本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一次投入、价值渐次转移到产品中、并渐次回收的资本,例如劳动手段(厂房、机械、作为劳动手段的牲畜等);而流动资本是指在流通过程中资本一次投入、一次转移到产品中、价值一次回收的资本,例如劳动力、原料、补助材料、作为原料加盖的牲畜等。

    最后,简单谈谈我的读书感受。其实这个月状态不算很好,由于自己身体方面的原因、以及很多杂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看书时间算起来并不是很多,以致这个月书单很少。当然,我知道我不应该为自己找这些借口,就像同学所说的,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排除万难的去做,所以,我想,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过去了的就不要再去想了,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但我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








李永萍2012年2月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  吴毅            《小镇喧嚣》
            马克斯•韦伯      《宗教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马克斯•韦伯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马克斯•韦伯      《支配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苏国勋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二、小结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个月,感觉自己这个月读书状态还是不错,虽然有时会去纠结一些以后的问题,但是只是偶尔想一想,看书的时候还是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一个好的状态,继续静心阅读!

    这个月主要看了韦伯宗教社会学和支配社会学方面的几本书,我主要就从这两个方面对自己本月的读书情况做一个小结。
(一)    宗教社会学方面
      我觉得韦伯所有关于宗教方面的著作都在于阐释清楚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出现了,而在亚洲(比如中国和印度)却不见其发展?简言之,就是要论述资本主义在西方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问题。
      这首先得谈到韦伯关于宗教的研究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涂尔干、弗雷泽等)的宗教研究之间的不同之处。韦伯没有对世界上的每一种宗教都逐一进行考察,反之,他是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诸多宗教进行分类,从而进行类型化的研究与比较。首先他根据宗教起源的先知类型(伦理先知和模范先知),把宗教分为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两大类型,然后再根据其救赎方式将其分为入世和出世的,从而推衍出四种宗教类型,即:入世禁欲主义(如基督新教)、出世禁欲主义(如犹太教)、入世神秘主义(如儒教)、出世神秘主义(如佛教)。在每一种类型中,他都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级宗教进行具体研究,而对原始社会中的、处于初级状态的宗教则不做具体分析。同时,韦伯是想要通过宗教研究社会,从特定的宗教角度探讨宗教怎样通过伦理决定人们的社会行动,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代笔性的就是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对地,与韦伯同时代的一些学者,如弗雷泽的《金枝》、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原始部落上,关注的焦点是这些原始宗教的风俗、习惯、禁忌、占卜、祭礼等方面的内容。他们都把考察的重点仅仅局限于对象的心理领域,而往往把心理活动与特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割裂开来。这是与韦伯相比很大的一个不同点。
    在谈到“资本主义为什么唯独在西方产生”这个问题时,韦伯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从宗教的角度言之。韦伯认为,正是西方基督新教所具有的一些伦理观念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迎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要求。新教伦理的“预定论“、“天职观”、与“禁欲主义”,一方面,鼓励人们把劳动作为天职,作为被上帝恩宠的标志,荣耀上帝的标志,因此为了证明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恩宠对象,人们要不断地辛勤劳动;另一方面,只是劳动还不能证明自己已被上帝选中,需要将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财富作为一种标志,因此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就必须要禁止现世的享乐。这两方面的结合无疑会促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相对地,在亚洲,不管是中国的儒教、道教,还是印度的佛教、印度教,都主张一种传统主义。对于世界是一种适应的态度,而非改造,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是无益的。
      其次,韦伯还从其他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言之,即韦伯所说的“合理性”在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出现。在经济上是“正确描述贷方关系与借方关系的复式簿记(会计制度)”的出现;政治上是官僚制的盛行;法律上是推崇形式主义原则;此外,还有西方国家城市的出现,以及西方人的“团体性格”。而相对地,反观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实体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与各种伦理、道德混同在一起,对于纠纷的解决不是依靠统一的法律,而是依靠传统的氏族来解决;“团体性格”在中国也是不存在的,具有团体性格的西方人懂得如何在一个团队当中合作,而中国,取而代之的是氏族的存在,在氏族内部人际关系和谐,而与氏族外的人则缺乏一种合作的精神,这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提到的中国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的对比。中国人的“对内道德”与“对外道德”是不一样的,对自己的氏族或亲属团体很有感情,讲究道德;而对外则不一定,这种不一致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就会引发“信用问题”,而讲求信用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必备因素。
(二)    政治社会学
      韦伯政治社会学的核心即三种支配类型:法理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和卡理斯玛型支配。我觉得把握这三种支配类型的核心在于把握三者各自的合法性基础。卡理斯玛型支配的合法性根据是卡理斯玛人物所具有的把一些人吸引在其周围成为其追随者、信徒的能力,以及后者看待具有这些性质的领袖人物的赤诚态度;传统型支配的合法性基础是来自自称的、同时也为他人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和权力;法理型支配的合法性根据是来自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韦伯所讲的这三种纯粹类型的支配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一个组织、团体或国家是单纯的属于某一种支配类型,它必然是几种类型的混合,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在其中孰轻孰重的问题。比如在一个法理型支配的国家里,仍然会具有卡里斯马与传统型的因素,否则,单靠法理来支配,是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的。正如韦伯所言,“法理型的官僚统治是否稳定和有力,取决于是否有‘卡里斯马’式的人物在高层领导占据位置。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为整个组织制定目标和策略,然后交由政党机器灌输给群众,最后才由行政僚属去管理实施”。
      在韦伯看来,法理型支配是最符合理性的行政管理类型,这里的理性是指工具合理性。官僚制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的形式主义,它是非个人的、普遍的,行政人员扮演的是一种无恶无好的情感中立态度,这就保证了每个人在法律、法规、制度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官僚制的这种形式主义的非个人性完全符合资本主义市场交换的纯工具性和货币合同、契约的非个人性。其次,官僚制的合理性还在于其效率问题。官僚制内部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在效率、功能等方面远胜过卡里斯马和传统型支配。当然,韦伯也提到了官僚制的一些非理性成分,如:人际关系的冷漠、任何事情的层层上传和下达可能反而降低了行政效率、明确的分工可能导致对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漠不关心等。但是综合来看,韦伯还是认为“官僚制”比较适合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李永萍2011年12月读书汇报
一、    书目:《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现代性与大屠杀》  齐格蒙特•鲍曼
        《废弃的生命》      齐格蒙特•鲍曼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未完)
二、读书汇报
  这个月读的书比较散,不成系统,原本是打算读韦伯的书的,但是有一次和杜鹏交流时,他建议我这个月先不读韦伯。因为这是本学期最后一个月,各种作业和杂事都比较多,而且时间也不充足,想在这个月读完韦伯是不可能的,加之我觉得自己上个月读齐美尔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把这个月作为一个缓冲,先好好消化一下,因此选择了几本历史方面的书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

1、《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采用的是传记体的铺叙方式,讲述了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看似平常的一年里所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主人翁从皇帝、大臣,到将军,直至哲学家。其围绕的一个核心意在说明:中国古代以道德代替法律,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所以当权者可以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念”来理解所谓的道德,由此引发了各种权力的斗争和冤假错案,这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同时,当时普遍存在一种重文轻武的状况,文官实为国家的主人,而武官只是一种技术人员,难以位居主人之列。因此一项政策能否实施或者实施的效果怎样,全看是否“投文官所好”,而当时的文官大多数是深居宫廷,对于国家的实际情况根本不了解,这是当时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

2、《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的著作均以其“大历史观”著称,《万历十五年》是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而《中国大历史》则是以“大历史观”分析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作者将浩瀚如烟的中国几千年历史高度压缩,又与欧美史进行纵向比较,指出了传统社会不易产生现代经济体制的原因,即作者所谓的“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数目字管理”。
    《中国大历史》全书采用章节体勾画了从夏代至今五千年历史的轮廓,着重探讨了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和朝代的兴衰更迭两大问题,作者依据经济赋税体制的不同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帝国时期,即秦汉帝国、唐宋帝国、明清帝国。三大帝国是统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分裂只是暂时的。
      令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地理条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以往的学者有所不同。作者认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风,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作者指出,由于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来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治理;而“十五英寸等雨量线”的存在,把中国分为农业和游牧两个部分,在干旱之际,游牧民族会南下侵扰,这时,也需要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来一致对付塞外游牧民族。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历史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出现。关于朝代的兴衰更迭问题,作者主要是从赋税、吏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中国文化要义》
      读了《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感觉很有收获,至少是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中国文化要义》主要是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论述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中国人的特点。
作者提到,中西文化的分水岭是宗教问题。西洋有基督教,有其固定的教会、组织,把教徒固定在一个组织里,形成了一个团体,而有团体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纪律。于是团体的法律得以产生,从而形成了以“宗教和法律”为特征的西洋文化。反之,中国无统一的宗教,虽然有道教、儒教、佛教的存在,但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是信这些宗教里的“理”,而非把这些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既无信仰也就不可能有像西方那样严密的教会组织,所以中国人不是生活在这种团体里,而是代之以生活在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关系里,由此也形成了以“道德和礼俗”为特征的中国文化。此外,本书还讲到了许多中国文化较西方文化所独有的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4、《现代性与大屠杀》
      一说起历史上犹太人所遭受到的大屠杀,人们大都会认为这是由当时普遍存在的强烈的“反犹主义”情绪所导致的,同时,人们也都认为实施大屠杀的迫害者肯定是变态的、精神有问题的人。而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向我们澄清了这些问题,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大屠杀。
      从鲍曼的分析中,我们可知,实施大屠杀的人并非精神不正常者,大屠杀本身也并非一个反常的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所固有的可能。劳动分工、官僚体系的存在、科学的理性算计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正是现代性所具有的这些本质要素,使得大屠杀成为设计者(纳粹当局)、执行者(纳粹官员及犹太官员)和受害者(犹太人)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同时,作者也提到,从大屠杀中我们得到的教训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个体只有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才会使像大屠杀这样的惨剧有可能得到扼制。
5、《废弃的生命》
    《废弃的生命》也是一本涉及现代性(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著作。对“人类废品”的制造,即对移民、难民无家可归者等“废弃生命”的制造,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结果。
      作者提到,“对秩序的追求”和“经济进步”是现代性的特点,而正是这两点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废弃的人口”。因为“每一种秩序都会使现存人口的某些部分成为‘不适合的’、‘不合格的’或者‘不被人需要的’”,这是秩序建构所造成的“废弃的人口”;而“经济的进步必须要贬低一些曾经有效的‘生存’方式,因此也一定会剥夺倚靠这些方式生存的人的谋生手段”,由此也会产生“废弃的人口”。
      同时,作者提到,在以前,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理所当然的成为发达国家转移“过剩人口”的地区,然而,现代化已经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地区,包括这些欠发达国家,由此它们本身也会产生“过剩人口”问题,所以不能再成为发达国家转移“过剩人口”的地点。由此便出现了新的对于“移民”和“避难寻求着”的焦虑,由这些问题带来的安全恐慌也对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永萍2011年11月读书汇报
一、书目: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齐美尔——《货币哲学》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
二、读书感想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齐美尔的作品,或许是由于其哲学出身的缘故,我觉得他的作品都比较晦涩难懂,并且视角多元化,思维跳跃特别快,阅读过程中一不留神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了。
齐美尔学术道路坎坷,在垂暮之年才获得了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教授职称,在其有生之年,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受到主流学术界的承认,有学者将其称为“学院里的局外人”。我觉得他在学术界的边缘地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致:一是其犹太人的身份;二是不少学术界的同事忌恨其“多产性”与声望;再者是由于当时德国并没有社会学的教席。
    齐美尔研究兴趣广泛,并且关注的点经常都是别的社会学家“不屑于”研究的领域,例如:女性文化、卖淫、性等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以短小犀利的学术小品文著称,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缺乏系统性,不易把握。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货币哲学》是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也是他的著作中结构性最为完整的一本,声誉也最高。因此我就主要谈谈对《货币哲学》一书的理解。
    《货币哲学》包括分析卷和综合卷,“分析卷”从社会生活入手剖析货币的本质、剖析产生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所满足的需求,“综合卷”则主要考察了货币对整体的人类生活以及人的内在世界的影响。“分析卷”中,齐美尔把“价值”作为探讨的逻辑起点,分析了“何为价值”、以及“如何体现价值”。齐美尔认为价值产生于交换之中,放在商店橱窗中的待售商品不具有价值,而只有在交易中的商品才具有价值。接着齐美尔分析了货币的本质,他认为货币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它只是人们追求最终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却把货币作为一种最终目的来追求,对个人的内在价值不再关注。在“综合卷”中,齐美尔主要探讨了货币对现代生活,尤其是个人内在生活方面的影响。我觉得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本作为“一种手段”的货币在现代社会中被很多人视为人生的“最终目的”,人们的一切行为围绕着“货币”转,认为得到了货币就是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金钱成为了现代人最直接视的生活目标,为了获得金钱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最终导致了生命价值的丧失。第二,货币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严格的人身依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以前,由于“实物地租”的存在,个人被紧紧的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而“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后,人们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选择的自由。但是,齐美尔同时谈到,这种“自由”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空虚、变化无常的状态,“农民确实得到了自由,但只是不做某事的自由,而非做什么事的自由”,人们失去了个人生活所倚靠的对象。并且,在“货币地租”中,奴隶与统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不复存在,无感情可言(在“实物地租”中,农民在交租时地主一般还会给一些礼物作为回赠)。第三,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拉平化”(或“夷平化”)的悲剧。“货币具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它能把最高的和最低的价值都同等地化约为一种价值形式,并因此而把它们都置于同一水平之上”。货币是一种最没有个性的等价物,可以和一切东西交换,包括那些最具个性化的东西,如人的生命、女性的身体等等。因此,货币使得最为“高贵”和最为“低俗”的东西处于同一平面,由此产生了一种“拉平化”的悲剧。
    总的来说,我觉得齐美尔的著作都比较抽象,看起来比较吃力,自己理解的并不是很深刻,感觉只是蜻蜓点水般掠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以后自己多积累一些知识、以及听大家探讨他的作品之后,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他的思想。
三、个人感受
    这个月的读书状态感觉没有上个月好,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由于齐美尔的作品对我来说有点难、太抽象了,不是很系统,并且其中还有两本书比较厚,所以看到纯理论的地方就会经常走神。看《货币哲学》时我觉得状态是最好的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可以保持最佳的读书状态!







李永萍2011年十月读书汇报
一、    阅读书目
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爱弥儿•涂尔干      《道德教育》
爱弥儿•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
爱弥儿•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埃米尔•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论宗教》
爱弥儿•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爱弥儿•涂尔干      《孟德斯鸠与卢梭》
马克斯•韦伯        《学术与政治》
二、    读书小结
1、    关于涂尔干的小结
    涂尔干思想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的理解和有效的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社会危机。贯穿其思想始终的,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核心词汇:“集体意识”、“社会失范”、“职业团体”……涂尔干研究的范围是相对比较狭窄的,他不像韦伯、齐美尔或马克思一样,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我觉得这一点是和他整个学术旨趣有关的,涂尔干研究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学正名”,即把社会学建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因此他的目标是比较简单的,所以“野心”似乎就没有那么大。
    “集体意识”是其整个思想的一个核心,我们在涂尔干的每一部著作中几乎都能窥见其影子,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给集体意识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因此,他指出不管是在机械团结的社会还是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集体意识都同样存在,只不过程度各异。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里,集体意识驾驭着大部分个人意识,反之,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里,集体意识的驾驭能力有所减弱,因此此时个人意识越来越强。在《自杀论》中,涂尔干在排除了国家、家庭以及宗教对有效预防自杀所具有的作用之后,提出了建立一种职业团体(行会)可以有效预防自杀,而建立一种职业团体,即使个人融合在集体之中,发挥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有效作用。在涂尔干的两部教育学著作——《道德教育》、《教育思想的演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集体意识的观点。涂尔干认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目的在于对个人进行社会教育,教育就是迫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或几个集体的成员,他提出了三种道德教育:纪律教育、自制教育、知性教育。前两种教育可以看作是对集体意识的一种遵从,而知性教育则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自主性,可见,在现代教育中,对集体意识的权威的遵从还是很重要的。
  “社会失范”这个词在涂尔干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见,因为他整个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和解决“失范”问题。涂尔干多次提到了职业团体(行会),在他看来这是治疗失范社会的有效途径,因为职业团体不仅加深了人们之间工作之间的一种联系,同时也使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很好的找到一种归宿感,这可以与他的“集体意识”联系起来看,可以看到个人从内心里对这一团体的一种信任与依赖,所以对于解决社会失范问题以及一些病态行为都很有效。
谈到涂尔干,不得不谈到他的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即《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学术界都公认这标志着他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并没有体会到作者思想的转型,后来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大概体会到了:涂尔干早期的作品都关注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强制性、外在性,很排斥诸如心理学、遗传、生物学、宗教之类的东西,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一本书中,涂尔干开始强调一种道德力,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由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转向个人内在的强制力(道德的力量),我想,这大概就是其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吧。(不知道我的体会是否正确呢?)
    看了涂尔干的书后,也体会到了他自己的思想的一些来源,也就是他对一些学者、思想家的继承与发展。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孟德斯鸠,一个是库利彻。涂尔干对孟德斯鸠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划分社会类型的原理(类型的观点);(2)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比较法、归纳法。他对库利彻思想的继承是很小一个观点,在《孟德斯鸠与卢梭》中,有一篇书评为“库利彻《刑法研究》”,其中,库利彻提出一个观点:“惩罚并非起源于复仇,而是起源于群体对其成员的反应。”涂尔干在文中就表明赞成这个观点。我觉得涂尔干后来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到的“压制性制裁”是收到了前者的影响,“压制性制裁”指出,惩罚的作用在于使共同意识得到满足,因为共同意识为集体的一个成员的犯罪行为所伤害,它要求补偿,对罪犯的惩罚就是对成员的感情给予补偿。
    归根到底,我觉得涂尔干的所有这些思想都源于其“社会唯实论”的主张。他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认识社会中的个人就必须先认识社会,即社会第一性、个人第二性,正是因为他坚持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第一性,所以才会如此强调“集体意识”,强调通过建立具有“集体意识”的“职业团体”来解决“社会失范”与混乱的问题,同时也更加强调个人内在的一种道德力对个人的约束作用。


2、    各本书的大概内容
(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本书里,涂尔干详细的论述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社会学的方法论准则。在该书中,他首先给社会学确立了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涂尔干特别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与强制性。
      明确了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后,涂尔干顺理成章的谈到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与“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3个);而社会事实(社会现象)有正常与病态之分,因此涂尔干也谈到了如何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即看这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而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必须回归到具体的社会种(社会类型)里进行区分,因此涂尔干也谈到了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最后,涂尔干谈到了社会学的方法论问题,指出社会学的求证方法主要是比较法和间接的实验法。
(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道德的要素和怎样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涂尔干指出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纪律教育、自制教育和知性教育(对知性教育至今有点不理解?)。在论述了道德教育三要素之后,涂尔干接着论述了如何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他提到了学校环境在道德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谈及学校中惩罚与奖励的使用对道德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同时还谈到了几个学科(科学、审美、历史教学)在培育儿童道德诸要素上的作用。
(3)、《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考察了法国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我觉得这本书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按照时间进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法国整个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我觉得可以把这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起源阶段,也就是作者所谓的加洛林时代,这个时期的教育体系包括三个层次,而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七艺”(三科、四艺);第二阶段,及经院哲学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辩证法的运用,同时在这一阶段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术语”,如:大学、学院、学位、考试、院系,这些东西一直延续至今;第三个阶段,即人文主义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作者主要探讨了这一时期的两种教育思潮,即以拉伯雷为代表的“博学派运动”和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运动”。前者主张“对知识的无限性需求”、“厌憎一切意味着管制和纪律的东西”,而后者则主张“对学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认为并不一定要了解所有方面的知识;第四个阶段,及现实主义时期,以夸美纽斯为代表,主张教育的目标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教育不能丧失对世俗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关注。
(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一生中最精湛的作品,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及先导问题,在这个部分里作者通过对以往理论的批判确立了宗教的定义,宗教包含的关键词主要是信仰、仪式和教会;第二部分,即基本信仰,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各个氏族的别具特色的图腾、不同种类的图腾信仰(如个体图腾、性别图腾) 、以及这些信仰的起源等;第三部分,即主要仪式态度,主要包括以禁忌为特征的消极膜拜和以各种仪式为特征的积极膜拜,作者提到不管这些仪式的形式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和维持一种传统的道德力,使参与者在仪式之后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第四部分,即结论部分,作者探讨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逻辑思维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形成等问题,但我觉得这部分比较抽象难懂,不能很好的领会作者思想,因此不知从何谈起。
  学术界都公认《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标志着涂尔干晚年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说实在话自己看的时候没有怎么体会到作者思想的转变,后来与同学交流过后,大概懂了。涂尔干早期的作品都关注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强制性、外在性,很排斥诸如心理学、遗传、生物学、宗教之类的东西,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一本书中,涂尔干开始强调一种道德力,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由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转向个人内在的强制力(道德的力量),我想,这大概就是其思想的重大转变吧。
(5)、《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我感觉这本书比较难懂,主要由于它没有一个核心的讨论问题,比如像《自杀论》《社会分工论》那样,它就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阐述,就很好把握。而这一本书就相对比较散,所以觉得抓不住中心。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大的部分,及“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以及若干书评,个人觉得核心部分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职业伦理、公民道德、财产权与契约权,其中作者在讲职业伦理时,是从法团演进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谈到了在经济领域需要职业伦理,提出了建构法团的重要性。在“公民道德”的部分,作者从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形式的特殊关联,尤其讲到了职业团体在协调这些关系时的作用。最后,涂尔干有关财产权与契约权的讨论,也让人耳目一新,他把财产权和契约权与其宗教思想联系起来,探讨了这些权利的神圣起源,我觉得很有启发性。
      关于“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和“书评与讨论”部分,我觉得自己没有怎么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我个人觉得贯穿真本书的一个核心词汇就是“集体力”,或者叫做“道德力”,因为无论从他研究法团,还是职业群体,都可以管窥到涂尔干对于一种集体的“道德力”的推崇,主张通过法团或职业团体来建构社会。这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不知正确与否?
(6)《孟德斯鸠与卢梭》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孟德斯鸠与卢梭对社会学的贡献,我觉得在二者中,孟德斯鸠对社会学的贡献更大:首次确立了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参与塑造了两个概念——类型的观念与法的观念,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对孟德斯鸠思想的继承(类型的观点、社会学的主要方法)。第二部分题为“社会主义与圣西门”,核心主题就是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额度区别,二者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社会主义将经济活动与国家联系起来,共产主义则将经济活动排斥在国家之外。这一区别对我个人的冲击比较大,因为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把共产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高级阶段来看待,换言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在发展的程度上不同而已,但是涂尔干却把二者划分为完全对立的两种社会类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过若干年发展之后的今天的社会主义与其起源时时有多么的不同。第三部分是降一些书评和讨论。
    《学术与政治》在感受里谈。关于《迪尔凯姆论宗教》,我觉得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之间有很多重合之处,所以不单独写了。
 
三、    一些感受
    我想用韦伯《学术与政治》里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一句话来谈谈我的感受。读了《学术与政治》,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时,非常有感触,觉得有了共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不是饱含热情去做的话,那么总会有一种被动感,觉得是外界压力或者别人逼着你去做,会觉得很反感、枯燥、乏味,没有兴趣。然而,当我们是怀着热情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主动,思维也会变得异常的活跃,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我觉得我们读书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要老把它当作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任务,而应该是从心底里认同它,把读书当作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这样的话,我们读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对读书就充满兴趣、满怀热情,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放弃读书,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感兴趣的事;另一种就是慢慢培养对读书的兴趣。前一种做法似乎显得比较“人性化”,因为是跟着个人的心理感受走,后一种做法似乎就不那么“人性化”了,因为我们要人为的培养对读书的兴趣。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都知道读书对我们是必须的、是有益的,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价值的,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培养起对读书的兴趣。
    因此,怀着热情去做一件事情,并且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我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处!










李永萍2011年九月份读书报告
一、阅读书目:《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西方社会学理论》  张小山  黎民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的邀请》    乔恩•威特
    《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玛格丽特•米德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原始分类》      爱弥儿•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爱弥儿•涂尔干
二、读书感想
      这是组成“正规军”的第一个月,对我而言,既有期待、欣喜,又有紧张、压力。期待的是我们大家终于组成了一个正规的团队,团队的影响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读书帮助是很大的;而同时我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压力,一是由于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二是由于我们这个团队高手云集,所以难免会让我有种压力感。但是,总的说来,我对自己第一个月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虽然与其他同学相比,我的读书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可能都不算太好,但我自己感受到了收获,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一直记得师姐们给我的“忠告”:只和自己比!只要自己每一次都能或多或少的进步,我想我就算是成功了!
      由于是开学第一个月,也算是自己真正读书的开始,所以难免会有许多疑惑与不足,比如在如何做笔记、如何选择书目等等方面,自己还显得不是很成熟,所以第一个月的读书感觉有点杂,也没有什么条理。我选择这些书目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首先,我觉得自己以前不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刚开始读书时有必要读几本教材,以使自己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科体系;其次,刚开始读书,我想最主要的是训练自己的毅力,也就是让自己在图书馆能够安静的坐下来,所以我给自己也挑了几本相对比较简单、自己也比较感兴趣的书来读。由于这个月读书比较杂,所以我就单独的把每一本的读书感受都谈一下,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    几本教材:《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主要思潮》
《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主要思潮》这两本书都挺好,很适合像我这样的入门学生阅读,作者的思路和条理很清晰,用词也不晦涩,读起来比较容易。读完之后确实对社会学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我觉得我们以后平时在读到某一位大家或者某种思想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把这些教材作为一种参考和辅助资料,这样对我们把握某位大家的思想会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这本书我觉得对于入门学生而言太难了,比较抽象难懂,我看完一遍没什么感觉,很多地方都理解不了。我想等以后自己看书到了一定程度上再来重新读一次,那样可能收获会更大一些。关于这几本教材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2、《社会学的邀请》是一本社会学入门书籍,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它又不是那种纯粹口语化的文章,在其中渗透了许多社会学的观点、视角和方法,读初学者而言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作者先是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社会学视角,我想就正如作者所说:社会学通过鼓励我们既要后退一步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完整地审视我们所想所做的模式,又要走近一步察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从而使我们得以了解全局。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也是一种整合的视角,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角度有所不同。在第二部分,作者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简单介绍了“三大家”的思想,虽然不是很系统,但对初学者而言很有帮助。在第三、四部分,作者结合我们生活的世界,具体分析了社会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3、《萨摩亚人的成年》
    一直以来对文化人类学都比较感兴趣,因为它涉及许多经验研究,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觉得很有趣。《萨摩亚人的成年》同样是一本很经典的人类学著作,通过在萨摩亚的田野之行,作者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使我们的青少年骚动不宁的青春期危机究竟归咎于青春期本身的特性,还是归咎于我们西方的文明?
    通过田野调查,作者发现那些存在于西方世界里青春期孩子中的各种问题,在萨摩亚青春期的孩子中不存在,或者说只有一些特例存在。我知道自己在刚开始读书时不应该读这种经验研究的书籍,但是刚开始纯粹看理论书籍觉得有点枯燥,所以还是选择了一些经验书籍作为一种调节。

4、《娱乐至死》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人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作者把以前印刷机所统治的时代与现在电视机所统治的时代做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电视机给人类带来的堕落。林肯和道格拉斯的公开辩论尽管内容晦涩难懂、语法复杂,但在印刷机所统治的时代却是如此的受公众欢迎,而且公众都能很好的理解他们辩论的内容。而如果在今天,在电视统治的今天,有谁还会去听这种枯燥无味的辩论,我相信就算有人姑且愿意去听,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听懂,因为电视机已经让我们的思考能力大大下降。“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电视节目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的预言将变为现实,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5、《原始分类》
    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种和类,使之都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在澳洲等原始民族,图腾呈现了最原始的分类模式。
    在《原始分类》这本书里,涂尔干仍旧坚持他的原始分析方法,即:从最简单、最原始的事物那里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本书里,他选取澳洲的原始族群为例进行分析,整个澳洲的族群的分类体系为:部落—胞族—氏族—图腾,各级群体的数量随着等级的下降而有所增加。这本书是涂尔干的作品中最接近传统人类学的著作,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跨材料基础上的总结的研究模式,他通过参考了很多澳大利亚、北美洲以及中国关于原始部落、神话故事的材料,进而进行总结,得出最后结论。

6、《社会分工论》
以前读过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但总觉得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这一次趁着张老师让我们讲课的机会,再次认真读了一遍。这一次读完后感觉收获不小,虽然仍有一些地方有待理解、思考,但总的说来收获很大。
这本书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也是其第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体现了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要兴趣: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秩序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讲述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以及与其相应的法律特征;其次讲述了社会分工的原因。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化是社会量与社会物质密度和社会精神密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向我们解释了这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引起社会分化的;最后,涂尔干描述了几种反常的分工形式,即:失范的分工、强制性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作者提到,“在任何时候,病理学都是生理学的出色助手”,因此,研究分工的这些反常形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正常的分工。










李永萍2011年8月份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目: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兰德尔•柯林斯  迈克尔•马科夫斯基  《发现社会之旅》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重读)

二、读书感想:
这个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是暑假里最后一个月在家读书,感觉时间真的过的很快。马上开学了,很是期待,因为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读书。以下是我这个月的读书感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包括三个大的部分,即“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书评与讨论”,本书的主题就是道德社会学。
作者系统地考察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从而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时,还从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的特殊关系。接着,作者追溯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演变,进而批驳了长久以来人们推崇的天赋人权的观点。在论述“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作者坚持一贯的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因此作者在探讨伦理学的时候并不仅仅局限于纯粹伦理理论的探讨,从而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社会学视角。本书的第三部分,即“书评与讨论”,通过展现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冲突和撞击,澄清了作者在相关问题上的主张。
我觉得这本书思辨性比较强,词汇也比较晦涩,读起来感觉有些吃力。特别是其中涉及众多其他派别的观点、主张,以及一些其它学科的命题,由于自己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一次我坚持读完了一遍,但是理解不深刻,以后有机会还会重新再认真读一次。




《发现社会之旅》也可谓是一本社会学的经典入门书籍,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这本著作是以社会学领域的学术人物为脉络,结合各个思想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评述了19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学发展史。
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它将各个社会学思想家的思想体系表述的言简意赅,使我对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前读过的一些社会学家的名著,苦于用词比较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读过这本书后,以前有些没有弄清楚的地方现在明白了,我觉得这就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当然,这本书只是简要的介绍各个社会学领域学术人物的思想,不够深入,因此要想系统深入地了解某位思想家的思想,只阅读这本书是不够的。



之前曾经读过《菊与刀》这本书,但是当时读的比较浅显,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本尼迪克特仅仅使用二手资料就将日本的国民性揣摩的如此到位,此书不愧为人类学的经典之著。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美国军方服务的,“二战”后美国在“如何处理战败日本”的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因为作为西方文化的美国并不了解作为东方文化的日本),于是委托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国民性及其文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战败日本的策略。作者通过分析日本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由此入手,得出日本人具有矛盾的双重性格这一结论(如爱美与黩武,尚礼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对于一个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有些日本历史学者不赞成本书观点,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历史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全部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也有非历史性和超阶级性的缺点,但是本书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在人来学界也是一本名著,值得仔细研读!







李永萍2011年七月份读书报告
一、书目:彼得•伯格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韦伯          《儒家与道教》
          顾忠华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二、读书感想:
    一个月很快就结束了,不得不承认,在家里看书比起在学校而言状态差很多,感觉缺少一种看书的氛围,而且能够获得的书也是很有限的(不像在学校可以随便在图书馆借阅)。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坚持把每个月的读书任务完成,再困难也得坚持下去。现在很期待开学,期待开学后和大家一起读书,享受那种团队的氛围。这个月读了以下几本书,对每一本我简单的做了一个小结,知道自己做的不是很好,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之前在论坛上看到有同学推荐《与社会学同游》这本书很好,于是就去找来品读了一番。这的确是一本好书,不失为经典,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学入门书籍。
    在本书中,作者带着我们去神游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精神世界。全书共分为八章,在第一二章里,作者向我们讲述了社会学家的形象以及社会学究竟是什么(社会学意识的四大母题)。第三章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看到了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及其世界观的。接着,在第四、五、六章里,作者与我们一起分析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先在第四章里讲到社会怎样把人控制在一个如同“监狱”的囚笼里,接着在第五章里继续讲到我们个人是如何与社会一道打造“监狱”这个囚笼的,最后作者在第六章里向我们呈现了几条逃生之道——变革、超然、巧妙的利用。最后,在第七八章里,作者又带领我们回到社会学的层面上,用人文主义视角去解读社会学,使我们看到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与独特的人文价值。
    在这样一趟旅程中,作者用简单、平实、但不失睿智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对社会学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2、《儒教与道教》
刚看到书名时,我以为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儒教与道教思想的书,直到把此书看完,我才知道自己在之前走入了一个误区。作者在本书中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中国社会结构与总体条件导致了与其相应的宗教特征,而这些东西又反过来阻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
全书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社会学基础”、“正统”、“道教”。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分章论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并指出这些制度中存在的许多不利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第二部分“正统”里,作者分章论述了作为中国正统的社会价值——儒教。第三部分则是论述了在中国被视为异端的——道教。在论述中,作者又不时将正统与异端、以及东西方宗教做对比,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进一步证明了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观点,即宗教伦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本书中,作者论证了儒教伦理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只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这两本书对比起来看效果更佳。
 


3、《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前读过两次,印象还算比较深刻,无意中看到顾忠华的这本《导读》,比较感兴趣,看到书也不厚,薄薄的一本,于是就想再次回味一下这本经典。
该书作者通过对韦伯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主要观点的层层解读,给我们清晰地展示出了全书的主题思想及其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现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读过这本《导读》之后,对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了更好的理解,更加清晰地看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契合型,看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
看来对于一本经典的阅读,不仅要阅读作者所写的原滋原味的内容,同时对于一些导读、评论之类的文章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会给予我们一个认识经典的全新的视角。
 



4、《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阅读此书,最初是由于对其书名感兴趣开始。《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涂尔干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在本书中都已露出端倪了。本书总共有六篇,第一篇名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这是本书的核心议题。本书后几篇编排了涂尔干有关宗教研究的其他主要文献,其中包括一些文章、笔记、书评和讨论。这些文献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干有关原始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在绝大多数社会中,乱伦都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加以禁止。但是,涂尔干认为,人们“在当前的个人生活状况或社会生活状况中去寻找决定谴责乱伦的原因”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的”。“要想深刻地理解一种规矩或一种制度,一种法律准则或一种道德准则,就必须尽可能地揭示出它的最初起源;因为在其现实和过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时,在本书中,作者也提到,“外婚制法则”就是对乱伦进行压制的最原始形式。









李永萍2011年六月份读书报告
一、    书目: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费孝通《乡土中国》
二、    读书感想:
这是第二次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感觉比第一次读的更系统,理解的也更深刻一些。所以我觉得经典是值得反复去研读的,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并不会收获太多。
全书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论述,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契合型。要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以及什么是“新教伦理”。文章中,韦伯通过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将资本主义精神概括为:以惜时、守信、谦恭、勤劳、节俭等态度和方式尽量赚钱,同时抑制本能的享受,即把理性的追求利润、增加自己的资本作为人生目的和道义上的责任。同时,韦伯指出新教伦理的教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天职观、预定论与禁欲主义。天职观,即把劳动作为一种天职;预定论,即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和“不断创造财富”来证明自己是上帝恩宠的对象;禁欲主义,则削弱了个人与宗教团体的联系,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的这三个教义正好达到了“资本的积累”这一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新教伦理是如何促进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以及二者之间的一种“契合型”。
刚开始读韦伯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一观点出发,西欧的宗教改革应该是西欧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韦伯的观点却与之有很大不同,韦伯从文化角度来解释经济方面的问题,阐述了新教伦理是如何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读过之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生前完成的最后一本著作,同时也是其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同早期的两部代表作《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相比,作者的研究重心从物质性的社会事实转移到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即宗教上来。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主要运用了人类学家对于一些原始部落所作田野研究的资料,虽然并不是作者亲自去收集的一些资料,但涂尔干对二手资料能够分析的如此透彻,同样令人折服。
全书处开篇的导言和最后的结论以外,一共分为三卷,即先导问题、基本信仰和主要仪式态度。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以前的几本著作差不多,首先是对所研究的对象下定义,然后批驳前人的有关解释,接着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起源、性质和功能,最后再对所研究的现象作一番真正的社会学的解释,比较有逻辑性。
考研之前曾经粗略的翻过一遍这本书,当时的感觉就是“多”、“杂”,这一次再次系统的读,教第一次而言感觉好些,但是文章好多地方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感觉很晦涩、难懂,加之文章的篇幅较长,所以还有很多值得再次推敲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我想再重新读一次,争取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


《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在大一进校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起过,当时觉得它的名字很奇特、很有吸引力,一直都想借来读一下,但之前在图书馆找了很多次都无果,这一次终于找到了。之前听别人说这是社会学的入门书籍,当时我想那应该比较简单易懂吧,但真正读起来才感觉原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觉得这本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读的时候一定要精力高度集中,前后相连,环环相扣才容易理解,否则会感觉很吃力的。
本书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的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大意义。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值得一读,因为我们需要有一种社会学的思维,需要有一种异乎常人的想象力,我觉得这也是自己现在所欠缺的,所以我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研究的是根植于中国农村的乡下人。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乡土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传统的符号,在这个思想激荡的时代里,备受人们青睐。
本书从乡土本色,谈到了乡下人的人情关系格局、家族观念、礼治秩序、以及乡土中的法律等等。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是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土”分不开的,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的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也就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种缺少流动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相当熟悉的,由此形成了许多在乡土中国中独特的现象。
我觉得费孝通先生分析乡土社会的各种特点都分析的很到位,很具有乡土“特色”。同时,我更加佩服费老先生运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乡土社会分析的如此透彻,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读了这本书,会使读者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永萍2011年5月份读书报告
一、    书目:涂尔干——《社会学方法准则》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自杀论》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二、    读书报告:
这个月主要是读了涂尔干的一些书,读书状态总体而言比上个月好很多,但是后面半个月由于一些其他事情的影响,读书状态欠佳。以后会继续努力的,请老师以及各位师兄师姐、战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社会学方法准则》是涂尔干的又一著作,他将抽象的理论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描绘,使得读者很容易理解,读起来也比较容易。本书一共包括六章,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事实”、“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求证的准则”。
作者首先对“社会事实”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接着重点讲了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和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涂尔干指出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而不应该把观念当作社会事实。他以孔德、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中和当前的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中的事实说明社会学研究仍然停留在“观念”阶段,从而指出社会学要超越这一阶段,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指出具体应该如何操作(三条亚定理)。涂尔干指出了解释社会事实的几条准则:对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要加以区分、对一种社会事实的原因解释应该到先于它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社会现象的原因存在于社会内部。在本书中,涂尔干还特别提到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准则,这与一般人所认为的相差比较大。人们通常会认为只要是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或者违反常规的,均是“病态”的,如自杀、犯罪在一般人眼里均是病态的。而涂尔干却指出自杀、犯罪都是社会的常态,因为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准则是是否具有普遍性。由于犯罪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和普遍存在的,因此它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社会学入门的人而言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它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学的一般认知。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总共分为三卷,这本书是他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也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的开山之作。在第一卷中,涂尔干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功能,他从批判古典经济学家将分工研究完全建立在“私利”与“公益”出发,提出分工最大的功能是带来了人们之间的团结,并以婚姻中的男女分工为例加以例证。接着,涂尔干顺理成章的介绍了“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和“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有机团结”,并且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团结在日渐式微,而有机团结逐渐产生,并日益取代前者。
在第二卷中,涂尔干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原因和条件。他指出,社会容量、社会密度的增加与扩大是导致社会分工的直接原因。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如果人们之间不发生劳动分工,则会产生许多人共同去争夺同一种职业的现象,这就必然导致人们之间的对立、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劳动分工的产生则是一种必然。同时,涂尔干也谈到了影响劳动分工的次要因素,即遗传因素和集体意识的弱化。
在第三卷中,涂尔干探讨了劳动分工的几种反常形式,虽然这不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但是对反常形式的探讨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劳动分工的正常形式。正如涂尔干所言,“病理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理学”。
这本书读下来感觉不是很费劲,基本框架与大概思想都还能把握,但是对于其中有些思想的理解还有待推敲。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又一著作,在大一时曾经粗略的看过一次,最近又把它找出来细细的品读了一番,确实比大一那一次收获更多。《自杀论》全书分为三编,分别为:非社会因素、社会原因与社会类型、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我觉得全书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自杀的定义、自杀的原因、自杀的类型、以及如何防范自杀。涂尔干先是在文章开始给自杀下了一个定义,接着,作者探讨了自杀的原因。他先是讲到了非社会因素(心理状态、种族、自然因素等)对自杀的影响,继而讲了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在论述自杀的原因的过程中,作者采用的都是这样一种形式:先假设自杀与某个因素有关,然后在用资料来进行例证,最后再得出结论。
涂尔干指出自杀有四种类型,即利己主义的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反常的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并且指出了每一种自杀类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哪些群体中最容易发生。在文章最后,涂尔干论述了应如何防范自杀这种现象,在论述了政治团体、宗教、家庭对于防范自杀现象的作用在不断减少后,他进一步指出消除自杀的一个可行方法是:建立职业团体或行会!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即“两个原理”、“两个级数”、“两种抑制”。他的两个原理是: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根据这两个基本原理,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长是呈几何增长的趋势,而食物供应是呈算术增长的趋势,因此他得出结论:人口的增长趋势会大大超过食物的增加,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同时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即“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
在本书中,作者阐述了人口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我个人对这一部分也比较感兴趣。人口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人口增长—劳动力数量变多、而生活资料的需求变大—劳动力的价格下跌、而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穷人的境地变得更为悲惨—不结婚或晚婚或少生子女—人口变少—维持生活而勤劳工作—生活变好—早婚、多生—人口增加。从这个循环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口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当前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永萍2011年4月读书报告
一、    书目:韦伯 《学术与政治》 
          费孝通《生育制度》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怀特《街角社会》
二、    关于读书的一些体会
这是正式开始读书的第一个月,感觉到有些吃力,很多太专业的东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我想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会坚持下去,相信以后会慢慢地“摸清门路”。以下是我这个月读书的一些体会,请各位老师、师兄师姐以及同学们多加指点。
《学术与政治》这本书在这个月里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我读的很快,也没怎么看懂,于是静下心来重新读了一遍。第二遍之后,虽然还是存在许多疑惑(主要是在“以政治为业”这一篇中),但比起第一遍而言,收获颇多。
《学术与政治》是由韦伯非常著名的两篇演讲稿组成的,分别是“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在“以学术为业”一篇中,韦伯从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学者个人的机遇与灵感,谈到了科学应该具有什么意义,同时也谈到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在课堂上政治应该被置于什么位置……在这一篇中,韦伯谈到以学术为业是需要勇气的,要能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以学术为业必须跻身专业的圈子中;以学术为业是需要热情的,正如韦伯所言“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以学术为业是需要灵感的;以学术为业是需要人格条件的,学术并非是为了在舞台上的“表演”,而应是一个学者一生致力于的事业……在这一篇中,韦伯谈到教师不应当是领袖,他不应该“卖给学生有关行为准则的‘世界观’”,相反,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一个清明的头脑,使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些所谓的“准则”,这才是科学的意义所在。同时,韦伯指出,科学是一件无止境的事,会被不断的超越,科学“需要被超越,需要相形见绌”,这一点我比较赞同。一个科学成果的获得与进步,并不是结束,而应当被视作一个新的起点,并且要随时做好被超越的准备,这样科学才会不断的进步。
在“以政治为业”一篇中,韦伯首先从政治的定义入手,进而谈到三种支配权的类型,再描述了西方现代政治的沿革,比较了英、美、德三国的政治制度,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韦伯对政治家提出的三条基本素质:激情、责任感、恰如其分的判断力,同时也指出了政治家的两个致命罪过:即缺乏客观性与无责任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韦伯对政治家是否“具有责任感”很看重,这一点确实很重要,一个政治家如果缺乏责任感,对于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而言其破坏性是致命的!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著作,这本书看起来通俗易懂,没有什么很晦涩的东西。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看懂了,而且也比较赞同其中的一些观点,但现在让我写点读书笔记我却不知道怎样下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当初看了《乡土中国》之后一样的感受,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读了这本书后,更新了我许多以前的观念,比如,费老在书中提到“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从婚姻里结成的夫妇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上发生的,”刚开始看到此处时,我觉得恨不能理解,人们明明是先结婚、后生育,也就是说是先有夫妇关系,后有亲子关系的,可为什么要说“夫妇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上发生的”呢?读了《生育制度》之后,我逐渐明白,要维持和保证对儿女的长期的抚育作用,就有必要防止发生破坏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因素,因此,婚姻里结成的夫妇关系要得到保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可以看出“从婚姻里结成的夫妇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上发生的”。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看似是一本很小、很薄、很好读的书,但真正读过之后我才知道要理解其中的观点并非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很多晦涩的术语,不易理解。特别是“方法论的基础”那一节,我觉得特别难懂。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读过之后的一些体会吧。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经济社会学》一书的第一章,全书共分十七个条目,包括了方法论上的推演、社会行动类型的建构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形成的概念定义与说明,系统地展示了韦伯本人对“理解社会学”研究典范的思想。在本书开头,韦伯提到,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从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行动”是贯穿韦伯社会学的一个核心词汇,他清楚地建构出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和传统性行动,用以指出社会行动在不同情境下的取向。
这本书我觉得对于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必读的,而且应该深刻的去理解才行。这次读后我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我想找机会再重新读一次。





《街角社会》研究的是波士顿市一个意大利裔贫民区,作者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的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相对于正文而言,我个人对书中名为“成书过程”的附录更感兴趣,因为在读到前面正文时,我有很多疑惑,比如作者是如何进入该社区的,这些疑惑在附录部分我都找到了答案。作者在“成书过程”中描述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包括自己是如何进入这个社区,如何认识一个街角帮的领头人物多克,如何逐步参与到这些小伙子的活动中,如何进入到当地的政治组织中……这个过程既有艰难,也包含有各种错误和失败。作者坦诚记录了自己在实地研究中所经历的各种窘迫与错误,比如如何试图在酒店结交女孩子,结果是自己最后狼狈逃窜;如何试图说一些粗话以期进一步融入街角帮,但结果却遭到了多克的批评;甚至坦白了自己为了能更深入的参与某个政治群体,在一次市长选举中违法的多次投票……作者坦诚的记录自己的这些经历,对于后来做实地研究的学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是实地研究的经典之著,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地研究的独特经验,比如:在与被研究者相处过程中,不要与人争论或从道德上对别人品头论足;要避免就一些敏感问题进行表态;在与被研究者相处过程中要学会在什么时候应该提问以及哪些问题是可以问;同时还要注意完全的“入乡随俗”并不一定就是最好……
读了本书后,我也有一些疑惑,比如:作为实地研究者,在向被研究群体解释自己的研究时,应该怎样解释?解释到何种程度?是全部如实说,还是只说一个大概?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5-14 19:31 | [楼 主]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上个月的读书报告,一直忘了发在论坛上了,呵呵。请各位多多指教哦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5-14 19:32 | 1 楼
郑涛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7
威望: 127 点
金钱: 12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9-11-14

 

经典书目,学习过。
书到用时方恨少!
Posted: 2011-05-14 23:19 | 2 楼
燕红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4
最后登录:2014-06-06

 

有读书,也有自己的思考,比我当初强得多。读不懂不要紧(其实也没多少能读懂的),慢慢进入状态就好了。
Posted: 2011-05-15 11:11 | 3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呵呵,谢谢师兄师姐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呵呵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5-16 20:48 | 4 楼
燕红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4
最后登录:2014-06-06

 

你读的其他书我没有读过,我们的重合性只在于韦伯的书,现在我还忘了,但是感觉还有。我感觉你读书很有自己的主体性,有自己的看法。读过之后,能合上书写出一两千字来,这很了不起。加油!
Posted: 2011-05-28 11:34 | 5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呵呵,谢谢师兄的鼓励!我会继续加油的哈,呵呵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5-28 18:21 | 6 楼
韩庆龄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7
威望: 157 点
金钱: 157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9
最后登录:2012-08-11

 

  加油!!刚性的经典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努力积蓄鹤立鸡群的资本,方能做到卓尔不群
Posted: 2011-05-29 11:29 | 7 楼
岑家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6
威望: 56 点
金钱: 560 RMB
注册时间:2010-10-12
最后登录:2022-04-27

 

万事开头难,你刚开始读的那么好,很不错了,加油
Posted: 2011-05-29 13:22 | 8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谢谢各位的鼓励,我会坚持下去的!面临毕业,看到身边的人都有些浮躁的情绪,但自己还得在众人的不解中坚持下去,读书需要一种“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5-31 18:50 | 9 楼
徐加玉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16
威望: 216 点
金钱: 216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9-13

 

主要内容总结的简约利落,永萍继续加油!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Posted: 2011-05-31 21:23 | 10 楼
郑涛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7
威望: 127 点
金钱: 12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9-11-1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
书到用时方恨少!
Posted: 2011-05-31 22:21 | 11 楼
郭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86
威望: 186 点
金钱: 186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6-28

 

读过社会分工论,总结的很好。
读书 思考 人生
Posted: 2011-06-01 17:37 | 12 楼
来友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10-01-02
最后登录:2012-10-27

 

共同努力,呵呵。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Posted: 2011-06-01 20:27 | 13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潜心读书,共勉!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6-01 21:10 | 14 楼
陈高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11-05-06
最后登录:2012-01-13

 

继续努力,坚持下去!
Posted: 2011-06-01 21:30 | 15 楼
石磊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9
威望: 89 点
金钱: 890 RMB
注册时间:2011-03-31
最后登录:2012-06-04

 

一起努力啊!
Posted: 2011-06-01 22:18 | 16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厉害。读了你的读书笔记,感觉你读得很扎实。读后很有收获!
干脆把涂尔干的读完,《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等等都不错。共勉!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6-01 22:30 | 17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Quote:
引用第9楼李永萍于2011-05-31 18:50发表的  :
谢谢各位的鼓励,我会坚持下去的!面临毕业,看到身边的人都有些浮躁的情绪,但自己还得在众人的不解中坚持下去,读书需要一种“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说得好!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6-01 22:31 | 18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谢谢各位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读好书的,一起加油,呵呵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6-02 20:26 | 19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渐入佳境,Very good !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1-06-02 21:56 | 20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非常不错!在毕业的浮躁氛围中读书更显得悲壮,这或许是本科阶段的黄金读书时间。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06-06 19:18 | 21 楼
刘茜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9
威望: 39 点
金钱: 3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1-11-12

 

笔记写的很不错。借鉴了哈。共同努力!
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
Posted: 2011-06-07 09:07 | 22 楼
徐加玉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16
威望: 216 点
金钱: 216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9-13

 

咱们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努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Posted: 2011-06-09 16:32 | 23 楼
葛佳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9
威望: 129 点
金钱: 12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8
最后登录:2013-06-03

 

一起努力啊
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Posted: 2011-06-10 16:38 | 24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呵呵,谢谢各位的鼓励啦!一起努力!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1-06-10 20:02 | 25 楼
曾凡木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6
威望: 156 点
金钱: 156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7
最后登录:2019-04-10

 

看了这些对涂尔干早期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了,刚开始读书就很领会到如此,很棒啊
率性而行乃真丈夫也!
Posted: 2011-06-11 22:31 | 26 楼
陈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2
威望: 122 点
金钱: 1220 RMB
注册时间:2008-10-14
最后登录:2015-12-19

 

读书笔记做的很好,如果书目再丰厚一点就更完美了
欲速则不达,读书如是
Posted: 2011-06-13 11:16 | 27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不错,加油
Posted: 2011-06-13 23:13 | 28 楼
蔡山彤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9
威望: 99 点
金钱: 9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6-04-10

 

你很厉害啊,毕业那么多事还能坚持,很不错了。加油哈。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Posted: 2011-06-13 23:22 | 29 楼
« 1 2345» Pages: ( 1/11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21070(s) query 4, Time now is:04-19 01:3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