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5-6月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5-6月读书报告

  这两个月没怎么看书,也没什么体会,所以累积到一块写。
  清点了一下,5月份看的书有:《中国大历史》,《街角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历史的脸谱》;6月份看的书有:《中国人的性格》,《礼物的流动》,《社会学家茶座集》,《社会学主要思潮》的几章。下面选几本比较有感觉的说说。
  先说《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再说中反复强调中华文明缺乏数字化管理,“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大概是书中出现最多的句子。黄称他不是从道德的角度去检讨历史,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历史。在我的印象中,前者往往借助空洞的概念,而后者依据的是数字化的资料。看来黄是个实证主义者。我将二者做比较,只是想表明哪种方式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性质。
  由此联想到余秋雨在《历史的脸谱》中写到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中国古代从朝廷到文人,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不是数字化的实证资料,而是完全无法实证的道德礼仪和兴亡高调。这种不好的习惯来自于一种逻辑思维,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逻辑思维,结果轻实证、无力辨伪,成了中华文化的一大缺点。不禁怀疑:难道中华文明缺乏实证的土壤?
  至于黄的大历史观,认识不深。就目前的理解,觉得包括两个特点:一是以小见大;二是采用归纳法。
  我看《街角社会》时,关注的是这个贫民社区成员间的社会互动,即在各种社会网络和非正式领导的基础上,群体成员之间及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这本书也使我对实地研究法有了一些了解,知道要做好研究确实不容易,所以在实践时要加倍努力学习!
  《中国人的性格》是一本研究民族性的书。这本书使我对中国人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应该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吧。看了一下书中的分类,研究民族性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一种是心理学的方式,对个人做人格测验,以问卷或测验获取资料,这种方法着重对个人人格的了解;二是从文化设置即文化的外在表现,例如文化行为或文化材料,来验证民族性,但由于文化成因的复杂性,这种方法的解释性就不是很强了;三是从儿童养育的方式来看民族性,这种纵向研究也不好把握。
  《礼物的流动》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它的副标题中得知: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我觉得这也在间接研究民族性,采取的方法是上面的第二种,即通过研究礼物交换这种文化行为来反映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作者认为,礼物交换,作为一种具体的、确切的研究对象,对于把握流动的人际关系和非制度化的农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他在做研究时很关注文化规则与运作逻辑,力图将错综复杂的中国关系结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在读的时候也确实感觉到了这种复杂性。
    《社会学主要思潮》是找师兄借的,还没看完。我把这本书当作指导性的教材,准备暑假时再系统地看一遍。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09-07-03 17:00 | [楼 主]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还是很不错的  继续努力!!
Posted: 2009-07-10 08:12 | 1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加油!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09-08-09 12:03 | 2 楼
林辉煌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6
威望: 156 点
金钱: 1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6
最后登录:2019-09-09

 

长期努力,寻求突破!
Posted: 2009-09-04 11:02 | 3 楼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多读书,尤其是经典,还要带好身边的同学啊。。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09-09-08 20:51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53635(s) query 4, Time now is:04-20 09:1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