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三农之外 >> 社会热点 >>
  • 李昌金:整治“非农化”“非粮化”一刀切之害——我在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四)
  •  2022-01-24 18:29:06   作者:李昌金   来源:   点击:   评论:0
  •  【字号:
  •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
     
     
    2022年1月23日,转发《“滚!”西安一女子到社区咨询离市政策疑被骂,涉事主任被停职评论:
     
    继河北平山政法书用一个“滚”字打发群众,又来一个西安街道主任步其后尘。相当一部分官员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不是“公仆意识”,而是“官本位意识”,就是当官做老爷意识,就是人分三六九等、为官者高人一等的意识。
    网友跟评:纵有千般无奈万般苦楚,面对群众要明确勤务员地位,因为普通群众更难。
     
    2022年1月15日,转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缘何“失效”?评论:
     
    口号农业、口号乡村振兴,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唱衰农业、唱衰乡村……过去新农村建设13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多数中国农村大踏步走向衰败的13年……
    每天大量与乡村振兴毫无关系的人、不懂国情农情人的人……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社交媒体发了大量有关乡村振兴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振兴娱乐化,或娱乐化乡村振兴,就是当游戏玩,其中包括不少官员和专家……
    一位大学教授跟评:至今记得2004年参加一个会议,郭书田老师在会议上狠狠批评了“三口农业(口粮农业、口头农业、口号农业)”,但遗憾的是至今改变不大!
    一位央媒记者跟评:  毛当年内部说过,撤掉农口机构,问题就解决了。
     
    2022年1月13日,转《学习时报:农田必须是良田评论:
     
    实施了二十多年的“土地增减挂”和“占补平衡”政策把无数良田变成劣地,进而变成荒地……
    近期在农村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整治“非农化”“非粮化”一刀切十分严重,这跟前些“禁养令”一样,变成实实在在的折腾,这无疑将损害部分农民群众的利益。比如,广东珠三角农村,经过多年努力,外向型现代农业已成气候,相关产业包括苗木花卉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现在中央提出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些地方政府便不顾当地实际,层层下达粮食种植面积,而且层层加码。因为这个原因,广东珠三角农村经济社土地租期到期后就租不出去了,因为政策变了,投资人不敢租基本农田进行非粮生产,有些经济社或联合社土地招租信息在交易平台挂了一年,土地还是租不出去。要知道珠三角农村土地租金多在每亩800---2000元,养鱼的则高达一万多元。
    犹记上世纪末,我在乡政府工作,又是分管农业,那时与现在情况正好相反,由于粮价偏低,农民收入上不去,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地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农民自主生产经营活动,要求农民将粮食作物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包括挖塘养鱼、造林种果等。……类似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政策转型还有不少。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我们在农村办任何事情、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承认和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而不能侵犯、更不能剥夺农民的自主权,否则农村发展就会受影响。
    珠三角脱离农村实际的“一刀切”式的“非农化”“非粮化”,如不调整很可能重创珠三角现代农业体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湾区的建设成效。
    不折腾、不搞一刀切,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我国建国七十多年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网友跟评:除了折腾,不知道该怎么干了!
    网友跟评:还是人在作怪,理解作怪,上面左一点下面就越左认为只有这样才是一伙的
     
    2022年1月10日,转发《李昌金: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六问评析评论:
     
    最近又有人在极力吹捧瑞安三位一体综合农协模式其实,从公开资料考证,瑞安三位一体综合农协模式当年根本就没有建起来,一切始于设想也止于设想,但宣传为成功或者说瑞安进行了一种模拟演练并没有实际落地瑞安三位一体合作社模式注定在中国永远无法实现,因为它源于计划经济思维尽管它本意是想模仿东亚日韩台农协模式……有些人出于某目的,片面理解、夸大甚至曲解习总书记有关三位一体合作社的讲话,试图以此为他们不成功的改革进行背书。
    文摘:记者向陈林副市长提问:瑞安“三位一体”农协早已名声在外,但我们也听到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这种模式是依靠您个人和特定条件建立的,对它能走多远表示怀疑。
    陈林副市长回答:这样一个事业,涉及很多部门,不仅包括农口多个部门,也包括金融口、科技口、商贸流通口等很多部门。现在的问题是“政出多门”,不仅扭曲中央政策的效应,也分化了农村合作的力量,这需要高层作出政治决断……从根本上说,农口体制,包括农办、农业局、供销社、信用社乃至县乡农经、农技事业单位等等,要进行大范围改革重组。行政权力的运行逻辑总是趋向于自我封闭、相互分割,因此,纵使合并而成一个“超级部门”也难免出现反反复复,更不解决农民主体地位的问题。
    陈林副市长说:瑞安农协只是一个先导的标本,你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农协或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整体构造。农协在瑞安确实也面临着问题,在收缩和调整。坦率地说,农协的真正现场不在瑞安,而是在北京。农口利益集团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
    陈林副市长继续说:有必要把“三位一体”的结构与路径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此我们正在推动《浙江省农村合作协会条例》的立法工作,这样大面积的推广才比较可能。此外,我们也提出了农口大部门体制以及“农政部”的构想,并且通过2008年的全国“两会”提交了“三位一体”农村合作协会的立法建议。
    从2006年3月25日成立,到 2008年12月陈林副市长接受记者专访,瑞安农协成立不过两年多时间,作为主导这项改革的瑞安市副市长和首任会长,为什么会有如此悲观和消极的看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瑞安农协“确实也面临着问题,在收缩和调整”?陈林副市长所他说的:“农协的真正现场不在瑞安,而是在北京”是指什么?是顶层设计有问题吗?
    瑞安农协开局不利是不是与20073月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易人有关?陈林博士在一次论坛演讲时曾说:遗憾的是,现场会开完没几个月,习近平同志就调走了。他还说,2009年4月,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基层调研时说:我在浙江任上的时候,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在瑞安挂职副市长,搞了“三位一体”试验。当时领导上有的赞成,有的有不同意见,我是支持的。我去瑞安开了现场会……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会议上说:我在浙江,搞了个三位一体。我走了以后,还不知道他们搞得怎样?……
    从陈林博士上面这些话可以看出,当时浙江省领导层对瑞安搞"三位一体"农协也是有不同意见的。还有就是习近平同志也担心他走后瑞安试验是否还能推进下去。
    陈林博士上面提到的推动出台《浙江省农村合作协会条例》和建议全国人大对“三位一体”农村合作协会进行立法等,至今也不见没有任何动静。
     
    2022年1月18日,转发《贺雪峰: 东部农村并 非中国农村未来, 片面推广将误入歧途 评论:
     
    贺雪峰教授始终保持发现和研究农村真问题,所写文章没有高大上洋,但篇篇皆接地气。在高层涉农部委办和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如果持贺雪峰研究态度和观点的官员和专家学者能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有理由相信,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三农发展史或将改写,三农发展现状也极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2年1月17日,转发《徐祥临 | 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评论:
     
    北京工商大学一教授评:  党校的徐祥临教授没在农村呆过吧,特别是没在人民公社状态下的农村生活过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集体经济伴随着我童年和青年的记忆,共同贫穷,饥饿,劳动效率低下,人民公社社员散漫,偷懒,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是我青少年时的基本记忆,  不用太多的理论推导,其实我们也知道,集体经济,一大二公,有利于集体领导,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对农民进行控制,有利于对农民进行盘剥,但千有利于万有利于,只是有一点不利于,就是不利于广大老百姓,不利于广大基层农民,不利于广大最底层的中国人群,不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请徐教授去农村问问农民,他们怎么想?理论上的推导真是误国误民。
    熟优熟劣,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已经进行了检验,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些人怎么还执迷不悟。
    从托马斯.摩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乌托邦,人类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探索了几百年,中国人民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为什么还是有些人执迷不悟?要在这条虚无的道路上苦苦探索,目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没有一国能证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发达国家农业的所谓集体化道路,是在私人产权,私人所有权明确清晰基础上的互助组织,行业协会。只是这些协会,这些互助组织,有的关系紧密,有的松弛而已,但没有哪一个国家重新走所谓的集体主义乌托邦的这条道路,我们其实既没必要,也没可能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从我国的实践看,1960年,全面实行人民公社,那一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开始,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几乎是当年,有的是第二年粮食产量成倍增长,历史已经用活生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无需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行所谓的探索。
    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改革开放这40年,很多人就把以前的事忘记了,我们记性太差了。
    本人评论:对上面两位教授的观点,我总体上都接受和认可。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这两种观点都要注意和吸收,防止偏向一边,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这是正道。
    苏大教授:这位点评教授自己没有搞懂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的区别,人民公社时期是土地集体经营才出现的问题,承包制以后为什么农民积极性就不一样了呢?土地还是集体所有制啊!土地私有制中国实行的时间还短吗?怎么解决不了农民吃饭问题呢?
    苏大庄教授跟评:   这次苏南调研,对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就会是一句空话。这方面一个村庄一年需要花几十万投入,集体没有钱哪里来村庄环境干净?
    苏大庄教授跟评:   我在农村调研经常会问农民对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意见,不赞成或者说认为不公平的十之八九。提及这个问题,农民一脸无奈。
    乡建专家跟评:以四川绵阳市某村流转农民土地搞合作社为例。首先,土地本身就是集体所有,不能把集中经营和所有权来混淆提;其次,就项目地实践来看,在集中经营前不解决好经营的领头人、钱(初时资金来源,单靠政府补贴的现状,不行)、物(设施设备)和农户与土地之间的直接密切的关系,集中经营搞不走。农业企业下乡的局面就是简单粗暴集中的结果。好在合作社发现苗头不对可以马上将土地返回农户,农户继续耕种,不大会撂荒。
    网友跟评:  对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这个评深有感慨,当前学术上只要配合政府政策需要喊喊口号,无论名教授还是一般知识分子,己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学问,求真,求是,求善!就像集体经济领域,明明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且低效的又具有寻租特征的特殊制度,产生巨大制度成本,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讲穿了无非有特殊人员可以获得特权利益。
     
    2021年12月27日,转发《山东平度女镇书记王丽说,有一百种方法让上访者儿子被刑事,能不能说一下都用的哪些办法?》评论:
     
    昨天批平度女书记,今天倒要为她辩护几句,就信访工作而言,冷静想她也是被逼无奈,说“逼良为娼”也不为过。这方面的情况由来已久,上头只顾做好人没重视这个问题。大概五六年前,江西某县政法委书记专门找到我,希望我写一篇有关基层信访工作的深度调查报告,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忙没有写。今天早上又一位江西某县政法委书记在微信跟我聊起平度女书记的事,以下是他的原话:
    那位王丽书记,已经成了制度缺陷的牺牲品。恶意重复登记,已经是新的闹访缠访手段,属地干部苦不堪言。她的语言听上去觉得过激,后面估计也有很多无奈。我给省市信访部门的领导都反应过,他们都很无奈。按照信访条例,有三个月的回复期,可有些信访对象一年能在国家信访局登记十多次,这样属地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些人的信访事项,基本都是无理的。这个漏洞应该可以填补,只可惜国家信访局没有重视。希望这次事件能促使他们重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求信访积案要全部化解,这也是过于理想化。事实上,有些所谓的“刁民”就是体制问题培养出来的。
     
    2021年12月21日,转发《40多年前恢复高考前,工农兵学员是如何推荐出来的?》评论:
     
    那个年代工农兵大学生指标几乎百分之百都是被县公社大队干部拿走,给了他们的子女或亲戚,真正普通工农后代门都摸不到。这是个年代诸多弊政之一,如果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真正普通贫下中农子女永无出头之日。
     
    2021年12月17日,任剑涛:挽政治学于颓势的重要壮举丨华南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政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南粤政治学论坛”评论:
     
    实践中的政治学,应当指出政治实践当中具有的缺陷,而不仅仅是根据现实来赞美既有的政治实践。
    文摘:  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避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自说自话。自划界限,就会使我们再次走向封闭,进入一种政治学的自美、自夸的洋洋得意窘境。
     
    2021年12月15日,转发《广州保住榕树:荣耀归于市民,羞愧归于媒体 》评论:
     
    广州砍树,凸显城市管理者的对生态文明缺乏敬畏之心。城市每一颗树,每一处有文脉的建筑、遗址都谨慎对待。有人认为,媒体完全成为了政府的传话筒是新闻界最大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为什么原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农业部长,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均反对瑞安三位一体农协?那么在浙江的中下层干部又有多少人反对瑞安三位一体农协?这个恐怕需要博主反思,把责任推到被打倒的人身上意欲何为
     
    2021年11月23日,转发《为何北方很少见祠堂,而南方几乎每个姓氏都有祠堂?评论:
     
    祠堂,代表着农耕文明的一种荣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急速发展的当代,传统农耕文明式微是不可阻挡的。南方很多地方大兴祠堂,其实也主要是符号或象征意义,已不可能恢复过去的功能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要注重精神实质,而不是追求建祠堂这种形式。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2021年11月23日,转发《贺雪峰|发展集体经济不能想当然评论:
     
    要警惕把发展集体经济变成又一场政绩运动和形式主义运动。据了解,江西一些地方市县组织部每个行政村拨五万块钱,要求村里不能动,要动可以但必须保证不亏本。如此每年上面检查集体经济,帐面都有五万块钱,集体经济收入达标,皆大欢喜。
     
     
    2021年11月15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城乡融合,再造一个新广东评论:
     
    记者把广东三农成绩拔得太高了,这个恐怕得不到广东各界的认同,遑论得到全国的认同。离开广东农村研究院两年多了,感觉广东三农工作顶层设计比较落后广东三农工作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