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政策评论 >> 乡土评论 >>
  • 余彪:农业生产应该发挥“老人农业”潜力
  •  2015-09-28 16:22:23   作者:余彪   来源:snzg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农业生产应该发挥“老人农业”潜力

    余彪

    中国农业现状是什么样呢?在农村调查就会发现,当前农村种田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妇女,青壮年人基本上没有。农村中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的平均年龄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逐渐演变为所谓的“老人农业”。老人农业有前途吗,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农业很不错,比如说粮食的自给率很高,各种农副产品供给充足而且价格低廉,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也很低廉,因此可以说中国农业现在的这套生产体系还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应该保持这种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在他们看来,老人农业就是很有效率的,并且是可以持续的。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是一种半工半耕的结构,即中老年父母在家种地获得务农收入,青壮年轻人在外打工获得务工收入,两块收入同时存在才能维持农村家庭的再生产。老人在家务农没有机会成本也不计劳动力的投入,同时土地的产量也不会低,由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大幅提高,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并不辛苦,因此老年人完全可以在七十多岁还把地种好。因此,所谓的未来中国谁来种地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而也有研究者对中国农业的处境表示担忧,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兼业化现象越来也明显,而且是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户日益普遍化,这种兼业户由于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很低而不重视农业,因而出现降低土地复种指数甚至出现撂荒的现象,长期下去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所谓老人农业,其实就是农业兼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老人从事生产并不重视产出,只要能够满足自身的口粮即可,甚至说直接把农业生产当作一种休闲娱乐来对待,那么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至于新农业技术和品种的推广都不可能,那么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较以上两种观点的话,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们认为,这种差别可以看作是农民问题与农业问题的争论。

    从前者来讲,它重点考虑的是农业收入之于农村家庭再生产的作用,虽然老人农业没有办法搞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但是却使得农村家庭中的劳动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效用,这样就使得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成为可能。农村的老年人不可能进入劳务市场,其机会成本就是零,他们要是放在城市就只能是养老,而在农村他们竟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对家庭以至于整个社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这不就说明老人农业很有效率吗?这本质上是一个农民问题。

    从后者来看,它考虑的重点则是中国农业本身。农业虽然在现代国家的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很小,但是鉴于其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各国又很重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农业首先是要能够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从这个角度就要求农村的耕地保持较高的生产率,也就不能随便地让农民降低复种指数或者是撂荒。同时为了增强农业的发展潜力,还必须要培育一个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群体。从这个角度看,老人农业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农业的发展要求。

    概而言之,如果是从农业本身来看的话,那么很自然的就会问“谁来种田”的问题,而从农民角度来看,则倾向于认为老人农业在当前的中国存在相当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应该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这两个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农业担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这就要求要有一群兢兢业业从事农业的农民,他们能够珍惜土地培植地力专心生产,为国家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同时自身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囿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进城农民都无法在短期时期内真正在城市安身,他们还需要在农村完成自身的家庭再生产,家庭中中老年人的种田收入依然还很重要,因而,“老人农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对于农民家庭来说起码还是很有效率的。况且,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老人从事农业变成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情。

    因此,农业和农民对于中国都是相当重要,两者之间既相互矛盾也相互依赖。具体到政策领域,首选应该尽可能发挥老人农业的生存潜力,也就是说如何更好地方便老人种田,如何减少成本增加收入。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