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
今年春节,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篇回乡笔记在微信上刷屏,乡愁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话题,这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中国现代化一直在快速推进。建国前期选择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决定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城市化率还只有30%,农村人口远多于城市人口。2000年以后,城市化明显加速,大量农村人通过考学、务工进城,被统计为城市人口。大量农村人进城,中国农村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普遍性的人口急速减少,农村基本社会结构难以维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面临调整。
城乡二元结构既是中国快速稳定发展的奥秘,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而让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受阻。对农村来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有对其不利之处。对个体农民而言,这也兼具机遇与风险,要么成功融入城市,要么进城失败。
最先也是最有真切体会的就是像王磊光这样考学进城的白领。这个群体拥有2000年前农村生活的经历,通过考大学进城后面临着巨大城市生活压力,尚未在城市体面安居,又不可能再回农村。这样一个群体在返乡时,面对已完全不同于2000年前的家乡,很容易被这种巨变所触动,并在回乡笔记中成为乡愁。他们的乡愁既深切地关注自己的家乡,又浓厚地表达了个人的境遇,很多相同处境的人在王磊光的乡愁中找到了共鸣,这就是今年春节乡愁微信疯转的原因。
不过说到底,这样一种乡愁是新城市人的,是其回不去农村而又在融入城市时遭遇困难后,将个人境遇借家乡巨变生发出来的情绪投射,因此充满无力与无奈。但对农民工来讲,变化的家乡并未带来完全不适应,他们还有可以返回的家乡。每年一度的春节返乡和进城失败后返乡的权利,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现代化和城市化是我们的宿命,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其实也就发生在最近十多年。这种急速城市化造成农村巨变,必然引发各种不适应,引发各种情绪性反应。同样是家乡,对于一部分预期必须进城的人来说,带来的是返乡时的焦虑。可对农民工而言,返乡并不是最坏的选择。
当前中国已进入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我们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其中最关键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
若从这一点出发,那些还没表达出来的农民工群体的乡愁也值得关注。如何通过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数以亿计农民的基本生存依托,如何为可能进城失败人口提供返乡机会,对中国现代化能否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在当前中国无法为所有人提供同等进城机会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先进城(比如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并将农村建设好以为另外一部分人保留返乡退路,是化解乡愁最实际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愁不仅是“情怯”,也要是建设性的。▲(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